估值40亿美元!博裕接手星巴克中国业务,最多持股60% 博裕资本并购 博裕资本收购金科服务
创始人
2025-11-04 09:32:24
0

星巴克中国业务“下家”敲定。

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中国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根据协议,博裕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基于约40亿美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博裕将获得其相应权益。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11月3日,星巴克总市值为920亿美元。

星巴克于1999年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门店,目前中国是星巴克全球最重要、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公告显示,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总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向博裕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资企业中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

据悉,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提升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顾客体验,加速饮品及数字化创新,拓展新的城市和区域市场,并通过更深入的本土化融合,加深与顾客的情感联结。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双方将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公告指出,预计将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完成合资企业的组建,前提是完成必要的监管审批。

星巴克中国营收连续四个季度增长

星巴克成立于自1971年起,当前在世界各地拥有超四万家门店。博裕投资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深耕中国市场、布局全球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在香港、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设有办公室,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构建了涵盖私募股权、公开市场、基础设施及创业投资的多元化投资管理平台。

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

博裕投资合伙人黄宇铮表示:“26年来,星巴克在中国成功塑造了标杆性的高端品牌形象,与中国顾客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我们既认同这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也看到了为中国顾客带来更创新、更本土化体验的巨大机遇。基于这一共同的信念,我们将与星巴克精诚协作,融合星巴克在全球咖啡行业的领导力与博裕深度的本地市场洞察,致力于加速增长,为更广大的中国消费者缔造卓越的咖啡体验。”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表示:“在星巴克中国当前健康的发展势头下,与博裕的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助力我们充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更多中国顾客带来卓越的高端咖啡体验,为我们的绿围裙伙伴们创造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遇,并推动中国精品咖啡行业的进一步升级与发展。此次合作彰显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新阶段发展的坚定承诺。”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竞争加剧,星巴克在中国的销售额大幅下滑。竞争对手瑞幸咖啡目前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并以更低的价格赢得了更多顾客。

不过,星巴克中国市场在重振增长的轨道上保持良好势头。10月30日,星巴克(Nasdaq:SBUX)发布截至2025年9月28日的2025财年第四财季及全财年业绩报告。中国市场方面,第四财季净收入达8.32亿元,同比增长6%,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连续第二个季度正增长。同店交易同比提升9%,上年同期为-8%;平均店单价同比下滑7%。门店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在健康的两位数水平,经营利润与利润率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环比提升。2025财年,中国市场收入达到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1%,主要原因是平均客单价下降5%,部分被同店交易量增长4%所抵消。

财报指出,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和同店交易量持续的增长势头得益于非咖饮品创新与价格调整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快速增长的专星送业务需求。第四财季专星送业务创新高,受益于外卖行业补贴效应以及自身数字化能力建设,单日、单周、单月及当季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电话会上,星巴克管理层也多次提及中国市场,称国际市场为第四财季强劲的销售业绩做出了贡献。其中,中国、日本、英国和墨西哥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继续增长并提高盈利能力。

门店方面,中国市场第四财季新开出183家门店,新进入47个县级市场。2025财年全年累计净新增门店达415家。截至2025财年末,星巴克在全国1091个县级城市开出了8011家门店。据悉,新店保持了高效的盈利水平,两年内的新开门店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

全球业绩来看,“重返星巴克”战略已实施一年,星巴克的转型也正在取得成效。其全球季度同店销售额近两年来首次恢复增长,但整体利润仍承压。2025财年全年总净收入为37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实现营业利润29.37亿美元,同比下滑45.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8.56亿美元,同比下滑50.6%。

外资消费品牌在华的本土化“进阶路”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家外资消费品牌,均出售部分中国业务股权,交由中国资本“打理”,进一步加码本土化,同时引入中国投资者也有利于分散风险。

2017年8月,麦当劳中国完成股权转型,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推动业务发展,正式步入“金拱门”时代。目前,中信资本联合体是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八年来,“金拱门”以“全球品牌+本地运营”的模式,实现在中国市场加速发展。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今年8月在采访中指出,“进入金拱门时代的麦当劳中国,已成为全球麦当劳门店数量第二多的市场,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全球新开的麦当劳餐厅约有一半在中国。”

2016年,百胜中国分拆独立上市前,也引入了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两家中国股东。百胜中国是中国最大的餐饮公司,于2016年11月1日独立在纽交所上市,并于2020年9月10日在港交所上市。百胜中国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小肥羊和黄记煌连锁餐厅品牌,也和Lavazza合作,在中国探索和发展Lavazza咖啡店。

汉堡王中国也正在积极寻求新的特许经营商,以加速在华增长。今年2月,汉堡王品牌母公司餐饮品牌国际集团RBI宣布与原汉堡王在华主特许经营商完成交易,完成对汉堡王中国的近100%控股。同时,RBI也正在物色新的本地合作伙伴来投资和运营汉堡王中国。此前,澎湃新闻了解到,遵循全球特许经营模式,RBI集团正与摩根士丹利合作,以期为汉堡王中国物色具备本土洞察、雄厚资本实力与卓越运营能力的长期合作伙伴,以驱动下一阶段的增长。

体育运动领域方面,今年4月底,法国运动品牌Decathlon(迪卡侬)就传出启动出售其中国业务约30%股份的程序,该交易对中国业务的潜在估值约为10亿美元或更高。据外媒此前报道,迪卡侬正与一家顾问公司合作,并已吸引到潜在投资者的初步意向。迪卡侬也可能不出售业务或考虑其他方案,以帮助其拓展中国市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爆火走红!实探西北首家饭菜一体... 10月底,西北首家社区“餐超”店亮相西安,引发行业强烈关注。《零售圈》了解到,新开的门店位于西安市长...
抢占AI新高地,当虹科技能否如... 进攻、防守、抢断……从全民热议的“苏超”,到火力全开的“浙BA”,一场场精彩直播背后,都闪现着一个共...
A股收评:创业板指跌1.96%... 市场全天缩量调整,创业板指跌近2%。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下跌。截至收盘,...
【收盘】A股尾盘反抽,跌幅明显... A股三大股指11月4日集体低开后,呈现震荡走低的态势,创指午后更是很快跌超2%。尾盘出现的反抽,两市...
收盘丨A股三大指数缩量调整,全... 11月4日,A股三大指数缩量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41%,深成指跌1.71%,创业板指跌1.96...
V观财报|*ST高鸿将终止上市...   中新经纬11月4日电 (周艺伟)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高鸿”)11月3日发布公告...
星巴克中国,还是卖了 星巴克在... 一次关于估值、治理与“本土化回归”的深度解读。星巴克中国易主了。讨论了大半年的星巴克中国出售事宜终于...
30周年之际股价跌停,达实智能... 11月4日,智能物联网企业达实智能(002421.SZ)迎来成立30周年后的“危机时刻”。今日开盘后...
禾迈谋变:结构性扩张划出新增长... 在周期交替、行业变革不断的新能源领域,企业始终面临着全球市场起伏与营商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如何在变局...
威马的好事儿,近了? 威马汽车... 文丨泰罗11月3日,威马汽车发布一条微博“好事将近,敬请期待”。今年9月,威马汽车发布《关于“新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