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牧业拟控股中国圣牧,蒙牛出手整合牧业板块 现代牧业中标公告 现代牧业成立
创始人
2025-11-03 20:52:41
0

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现代牧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现代牧业”)近日宣布,已订立一系列购股协议,旨在实现对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圣牧”)的战略性控股。此举被视为继奶粉、奶酪板块之后,蒙牛在牧业板块的又一次业务整合之举。

现代牧业拟控股中国圣牧

根据协议,现代牧业已有条件同意收购中国圣牧约1.28%的股份,并获得其控股股东蒙牛集团全资子公司Start Great所持有的中国圣牧约24.90%股份的不可撤销表决代理权。

此交易完成后,现代牧业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总投票权将超过30%,从而触发香港《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回购守则》下的强制有条件现金要约,拟以每股0.35港元的价格收购中国圣牧余下全部已发行股份。要约价格较中国圣牧最后交易日的收市价(0.305港元/股)溢价约14.75%。

公开资料显示,现代牧业成立于2005年9月,2010年11月登陆港交所主板,是国内头部奶牛运营商和原料奶生产商之一。截至2025年6月底,现代牧业共在13个省份运营47座牧场,拥有乳牛约47.2万头,年产奶量达300万吨以上。2017年,蒙牛增持现代牧业成为控股股东。截至公告日,蒙牛合计持有现代牧业约56.36%的已发行股份。

中国圣牧由蒙牛前执行董事姚同山于2009年10月创办,以沙漠全程有机产业体系为特色,2014年登陆港交所,号称“中国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截至2025年6月,中国圣牧拥有34座牧场,奶牛存栏量14.4万头,日产鲜奶约2169吨,年产有机原奶60万吨。2020年7月,蒙牛成为中国圣牧单一最大股东。截至此次收购前,蒙牛透过子公司Start Great持有现代牧业29.99%的股份。

现代牧业表示,两家公司合并后的畜牧群规模将超过61万头,预计特色奶(包括有机牛奶、DHA奶、有机A2奶等)在总产量中的合并比例将从目前的8%增加到20%以上。规模扩大后,现代牧业能够利用产量优势,在饲料等大宗材料采购中获得更优惠的价格,从而进一步实现规模经济并降低单位成本;此次收购还将扩大现代牧业的业务规模及资产基础,巩固在原料奶市场的领先地位。整合中国圣牧集团领先的有机奶业务,将提升现代牧业特色奶的比例,提升现代牧业原料奶整体售价和资产整体质量及价值。

由于中国圣牧股票流动性较低,现代牧业认为此次要约收购将为中国圣牧股东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价值变现机会”。对于中国圣牧而言,现代牧业的运营管理知识将协助中国圣牧提升牧场管理能力与生产效率,改善饲料成本及运营开支。双方将在技术、数字化及智慧化管理、养殖、专业饲料配方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蒙牛又一次业务整合

对于旗下两大牧业集团即将并购,蒙牛方面回复“以公告为准”。在业内看来,这是继奶粉、奶酪板块之后,蒙牛在牧业板块的又一次业务整合之举。

2017年至2021年,蒙牛借助投资并购进入业务扩张期,先后将牧业集团现代牧业、中国圣牧,以及“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纳入麾下。海外市场则战略性收购了澳大利亚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机婴幼儿奶粉与食品品牌贝拉米、印尼第一大冰淇淋品牌艾雪等。

蒙牛第一次大规模业务整合,发生在奶粉板块。2016年5月,蒙牛附属婴幼儿奶粉公司雅士利完成对多美滋中国的收购,形成由雅士利、瑞哺恩、多美滋、Arla、恩施等品牌组成的婴幼儿奶粉品牌矩阵。2022年,蒙牛与法国乳业巨头达能“分手”,达能收购雅士利旗下多美滋中国100%股权,而雅士利全部股权得以回归蒙牛并完成私有化。蒙牛当时称,雅士利私有化有助于消除蒙牛与雅士利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的潜在竞争,降低双方的合规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

财报显示,蒙牛奶粉业务2024年收入为33.205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3.7%。其国内婴配粉业务聚焦“瑞哺恩”品牌,海外品牌贝拉米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而雅士利自2023完成私有化后,在蒙牛财报中已很少被提及。2025年8月,雅士利旗下新西兰奶粉工厂宣布出售给新西兰a2牛奶公司。蒙牛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雅士利并非蒙牛奶粉业务运营平台,主体是蒙牛奶粉事业部进行操盘。

在奶酪板块,蒙牛2021年认购妙可蓝多1.01亿股,成为后者控股股东,并承诺将以妙可蓝多作为奶酪业务的运营平台,自2021年7月9日起两年内将蒙牛奶酪及相关原材料贸易在内的奶酪业务注入妙可蓝多。2024年6月,妙可蓝多宣布以4.48亿元的价格收购内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至此,蒙牛奶酪业务整合完毕。

以妙可蓝多的发展路径来看,现代牧业极有可能成为蒙牛牧业板块的运营平台。在现代牧业看来,此次整合中国圣牧的意义远超业务规模的简单叠加,而是旨在打造一个在规模、效率、原奶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牧业集团。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0年原料奶产量计,中国前十大奶牛牧场运营商占总体市场份额的21%。其中,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分别位列第一、二、四位。截至2025年6月,优然牧业奶牛存栏量约62.3万头,现代牧业与中国圣牧奶牛数量之和约61.6万头。尽管奶牛数量接近,但优然牧业整体营收规模仍大于整合后的现代牧业。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现代牧业与中国圣牧在蒙牛内部都属于养殖板块,整合在一起可以提升管理效率、降本增效、提振资本信心。从奶粉、奶酪到牧业板块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蒙牛在全面梳理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调整资产结构。随着明年奶价回温,预计整合后的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将迎来业绩与股价双升。

奶价释放止跌企稳信号

谈及牧业并购策略,蒙牛乳业前总裁卢敏放曾对新京报记者称,2018年蒙牛布局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时,国内原奶情况是供大于求。基于对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判断,蒙牛对这两家上游乳企进行了投资,“假如今天(指2020年)才去收购,至少要再多花一倍的代价才能做到。”

我国奶牛养殖业自2018年触底反弹,奶价上行周期一直持续到2021年。当时的奶价上行给奶牛养殖企业带来乐观长期前景,导致2020年至2022年大型牧场集中建设浪潮出现。在此期间,现代牧业、中国圣牧也在蒙牛控股的协同效应下进入业绩上升期,一举摆脱并购前的亏损状态。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的牧场投产,奶源供给过剩情况愈发严重,我国奶牛养殖业自2022年起再次进入下行周期,奶价持续低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在今年7月召开的奶业大会上表示,2018年-2022年,行业增加了100多万头奶牛,产能扩张过快,加上消费下行,目前奶源依然供大于求。2023年-2025年,我国奶牛养殖业收入损失累计达700亿元,行业生鲜乳喷粉产生的亏损达200亿元。

在此背景下,依托于龙头乳企的大型牧业集团也未能幸免。2022年-2024年,现代牧业营收分别为122.95亿元、134.58亿元、132.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2亿元、1.75亿元、-14.17亿元。同期,中国圣牧营收分别为31.76亿元、33.84亿元、31.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6亿元、8607.6万元、-6549.5万元。

如今,我国奶牛养殖业已进入加速变革期,核心特征就是产能去化。2024年,我国原料奶产量4079万吨,出现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牧场产能出清节奏明显加快。据李胜利估算,按每公斤奶亏损0.4元、每头牛日产奶量35千克计算,一个1000头牛场每年对现金流的消耗达到240万元。在调整期,预计小牛场将出现30%以上的退出,部分大型牧场发生重组和并购。而龙头乳企可根据2025年-2026年市场需求,推动2025年奶源基地成母牛的去产能工作,并引导自有奶源加大去产能力度。

现代牧业总裁孙玉刚曾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国内原奶产能降幅提速,跌幅超过5%。从2025年1-2月份市场情况看,国内奶牛产能正在加速调整,随着中小牧场加速退出以及刺激消费政策提振,市场供需平衡有望在三季度出现。

国盛证券最新研报显示,原奶价格经过4年下行周期后,近期迎来阶段性稳定,全国主产区原奶均价从8月的3.02元/kg陆续提升至9月末的3.04元/kg。这一变化,一方面源于中秋、国庆礼赠需求带动,另一方面则是7-9月奶牛处于“热应激”阶段,供给量自然下降。

天风证券指出,9月以来,尽管双节前备货启动及学生奶生产需求带动部分区域散奶价格出现反弹,但主产区奶价整体仍保持稳定。目前奶价仍处于成本线以下,行业亏损与青贮带来的资金压力持续存在,产能去化继续演绎,9月奶牛存栏量环比下降0.18%,累计去化幅度已达约8%。目前产能去化或已接近尾声,奶价周期拐点值得期待。

奶业上游杂志《荷斯坦》主编豆明分析称,目前原奶市场基本达到供需平衡点,一个显著特征是奶农不再倒奶,且国庆节前散奶价格上涨,说明奶源不像以前那样过剩,但还不能说明奶价回升,只能说已经止跌。从季节性来看,目前奶价仍不稳定,还存在局部性、季节性的过剩。随着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乳品深加工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原奶将解决长期供需平衡问题,奶价逐渐趋于平稳。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连破六个“千亿”!债券ETF规... 11月3日,债券ETF规模正式突破7000亿元,成为这类品种年内突破的第六个“千亿”关口。从券商中国...
平潭发展脱胎换骨 平潭发展脱胎... 富凯摘要:连亏5年之后,今年有望扭亏。作者|幕恩11月3日晚间,平潭发展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暨风...
亚马逊大涨5%,中概股多数下跌... 记者 | 金珊编辑 | 曾静娇11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后走低,截至北京时间23:15左右,道...
三季度扭亏为盈 这家光伏企业近... 中经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近日,弘元绿能(603185.SH)披露的业绩表现引发市场关注。公...
10天狂揽超760万,前券商大... 记者丨易妍君,见习记者刘夏菲编辑丨巫燕玲10天吸金超760万,昔日的券商首席也吃上了“流量红利”。“...
辞任香农芯创董事长,基石资本总... 出品|达摩财经存储芯片“牛股”香农芯创股价屡创新高之际,公司董事长、前证监会官员范永武突然辞任,引发...
杉杉债权人投下反对票,失去三公... 决定杉杉集团和杉杉股份前途命运的债权人会议结果终于姗姗来迟揭开了神秘面纱。结果是,重整方案未获表决通...
ST张家界: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3日,ST张家界公告,2025年11月3日,公司收到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
擘画新蓝图 投资新时代 擘画新...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A股市场提供新一轮的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全会勾勒的发展蓝图为市场行稳致远提供了...
1个月内7家退市公司接罚单 1... 记者丨崔文静编辑丨包芳鸣日前,退市公司泛海控股、青岛中程纷纷公告称,收到证监会或地方证监局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