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近日,A股15家调味品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

依据中信证券行业分类标准,A股现有15家调味品上市公司。Wind截图
海天味业贡献行业超五成营收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216.28亿元,贡献了A股调味品行业超五成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2亿元,贡献了行业近七成净利润,营收、净利均断崖式领先。
按产品分项,2025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酱油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1.56亿元,同比增长7.91%;海天味业蚝油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6.29亿元,同比增长5.89%;海天味业调味酱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29亿元,同比增长9.57%;海天味业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5.91亿元,同比增长13.44%。
按此计算,酱油、蚝油、调味酱和其他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54.14%、17.61%、10.82%、17.43%。

海天味业公告截图
同期,海天味业线下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93.60亿元,同比增长7.42%;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32.11%。
海天味业曾在2025年半年报中写道,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新零售等线上渠道迅速发展,消费者的触达场景已高度碎片化,全渠道交付模式变得立体多元。这要求企业加快重构供应与销售体系,积极推进数字化营销能力建设,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但另一方面,新渠道的发展也为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展销售地域、密切与消费者互动提供了机遇。
中炬高新营收降两成
中炬高新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56亿元,位列第二;莲花控股、天味食品、宝立食品营收均超20亿元,分别为24.91亿元、24.11亿元、21.33亿元;此外,涪陵榨菜、千禾味业、恒顺醋业、ST加加营收均超过10亿元。
对比2024年同期,9家调味品公司营收正增长,6家负增长。其中,莲花控股营收大涨28.74%,领跑板块;盖世食品、日辰股份、宝立食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6.28%、15.69%、10.50%;中炬高新、千禾味业营收同比分别下滑20.01%、13.17%。
中炬高新披露,公司总部1-9月实现营业收入3445.87万元,同比减少44.62%,主要是商品房销售收入及征地收入减少影响;美味鲜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31.07亿元,同比减少18.40%,主要是公司坚持推动经销商库存优化及夯实市场基础体系,调味品销售下降影响;中汇合创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9.57万元,同比减少94.80%,主要是征地收入及商品房销售收入减少影响。
9月29日,中炬高新曾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8月份成立主销区经销商价格联盟委员会,各区域价格逐步恢复稳定,渠道库存在年底前回到健康水平”。
同时,中炬高新提到,“公司坚持南派酱油天然晒制工艺,因工艺的差异会影响存货周转的时间。我们的存货周期少于90天,在市场上是合理的。”
ST加加亏损收窄73%
净利润方面,除ST加加续亏外,其余14家上市公司均盈利。不过,对比2024年同期,ST加加亏损已大幅收窄73.34%,主要系采购材料成本降低,广告投放费用减少以及计提存货减值损失减少。
同期,莲花控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09%。莲花控股解释,销售规模上涨,推动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成本控制及规模效应,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导致本期利润总额增加。
此外,日辰股份、恒顺醋业、盖世食品、宝立食品、海天味业净利均增超一成;安记食品、仲景食品、涪陵榨菜净利实现正增长。
中炬高新净利同比下滑34.07%,该公司解释,主要是销售收入下降致销售毛利减少,销售费用增加、其他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
佳隆股份、千禾味业净利降近三成,降幅分别为29.92%、26.13%。
佳隆股份在三季报中解释,主要是本期(指2025年第三季度)新品酱油处于市场培育期(市场投入较多、销售暂未达预期、产能未完全释放致成本居高),叠加其他产品销售有所下降,共同影响所致。(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