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国股市”!多家中外机构发声 看好中国的股票华尔街 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票
创始人
2025-11-02 20:31:46
0


【导读】中外资机构:中国股市已具备明确中长期上行逻辑,美股、日股料将再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编者按】

中国基金报每月会邀请中外资金融机构的代表,分享他们对全球经济及重大事件的分析与评判。希望他们观点的碰撞,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本期受邀嘉宾是: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程实


德意志银行国际私人银行部新兴市场首席投资官 邓智杰


摩根资产管理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 蒋先威


贝莱德大中华区投资策略师 陆文杰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 朱超平

科技与消费将是“十五五”投资主线

中国基金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程实:《建议》两方面亮点突出。与“十四五”规划相比,现代化产业体系地位进一步提升。《建议》明确给出了行业分类,例如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属于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属于未来产业,值得高度关注。在此过程中,科技金融体制的完善将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动力。

在扩大内需方面,消费的定位从“关键环节”提升为“战略支点”,相关表述为“大力提振消费”,显示出消费在宏观调控与增长战略中的支点作用。

陆文杰:《建议》将“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和“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作为主要目标,同时提出“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这体现了决策层对当前宏观环境的客观判断。

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核心路径是AI赋能各行各业;居民消费率提升则需多政策协同。

因此,对投资而言,我们最关注两大方向:一是A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拉动效果,二是消费刺激政策的落地成效。

邓智杰:《建议》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包括绿色经济、科技自主、产业升级、数字经济等。在市场分化背景中,应关注具备自主创新、产业链升级的龙头企业,以及碳中和、智能制造、关键环节国产替代的机会。

蒋先威:此次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置于首位,表明未来将持续推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其中高新科技、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或是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自主可控题材或迎来较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股市已具备明确中长期上行逻辑

中国基金报:您是否看好港股及A股中长期走势?

程实:中国股市目前已具备明确的中长期上行逻辑。

一方面,中国经济呈现稳健复苏,在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

另一方面,制度改革构成了中国股市中期上行的制度保障,推动优质资产向上市权益类资产集中,推动中国股市的科技含量大幅提高。

最后,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直接推动资金回流,包括中国股市在内新兴市场,形成流动性改善带来的估值提升。

蒋先威:持续看好港股及A股中长期走势。在美国整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下,全球资金向非美市场的流动或持续。A股盈利基本面改善,市场流动性充裕,估值在全球横向比较具有吸引力,加上近期“十五五”规划公布增强市场信心,中美贸易关系出现明显进展,提振市场情绪,或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中美贸易局势下,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更为突显,包括信创、国产算力、服务器等细分领域值得留意。

处于高景气的锂电、风电、光伏设备、游戏等板块,如短期出现调整,估值将更为合理,或具交易价值。“反内卷”相关受益标的也值得关注。

港股拥有包括互联网龙头、创新药等A股稀缺标的,加上今年以来优质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提升港股吸引力,南向资金与外资涌入推动AH溢价率持续收窄,均有利港股中长期表现。

邓智杰:港股中,我们比较看好科技互联网、绿色产业、消费等板块。

A股中,设备制造、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等多政策利好板块值得关注,短期节奏与流动性相关。

美联储12月料将再降息

中国基金报:您对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作何预测?

程实:我们预测,12月或再降息25个基点,全年累计降息75个基点;2026年或续降50~75个基点,推动联邦基金利率趋近中性水平。此后美联储或进入观望期,以评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持续影响。

邓智杰:美联储后续操作将高度依赖经济数据。若就业或经济持续走弱,年内不排除继续降息,我们预期未来12个月美联储会继续降息3次,一共降息75个基点。

陆文杰:尽管美联储对12月份降息的表述较为模糊,但从当前宏观环境来看,后续再降息1~2次并无明显障碍。之后则难以预测: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趋弱;另一方面,通胀仍存上行压力。

金价或将再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黄金价格近期的下跌是短期波动还是趋势性拐点?

邓智杰:现货黄金跌破4000美元/盎司,主因是中美贸易缓和导致避险需求降温、技术性抛盘。全球央行购金、地缘风险等因素长期仍支撑金价。

朱超平:金价在短期涨幅巨大且创出历史新高后,面临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压力,尤其是部分机构可能在10月底全年结算前兑现利润。

长期看,美元面临的信用风险并未消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仍有可能为黄金价格提供支持。

在金价与长期均值偏离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仍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此前的涨幅。在短期波动风险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等待回撤后采取定投策略或有助于控制风险,或可关注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作为短期交易的指引。

陆文杰:市场对金价走势存在分歧,但共识是:今年夏天以来的金价上涨包含较多投机成分,传统定价模型已无法解释。短期看,金价涨跌仍会受情绪扰动,但大幅下跌风险较低;一旦AI、虚拟货币等资产被证实存在泡沫,引发避险需求,金价再创新高也并不意外。

美股、日股料将再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美国三大股指连创新高。其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涨势会否延续?

邓智杰:驱动因素有:科技巨头业绩亮眼、降息预期、中美和解、通胀降温、10年美债收益率回落等。当前新高以科技板块为主,周期股略滞后。主要推动力包括企业盈利韧性、AI需求、降息预期、政策和贸易缓和。持续性有赖于后续宏观数据和降息兑现,若企业盈利续增,美股有望高位震荡或继续上行。

陆文杰:我们对美股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AI是核心驱动。我们相信AI可望带领美国经济Grow out of the trouble(通过发展走出困境)——尽管美国财政的刚性支出难以缩减,而AI驱动的经济高增长与税源扩张,将缓解美国债务压力,支撑美国资产价格。

朱超平:近期的美股走势与科技股的基本面高度相关。投资者一方面需要看到科技巨头的盈利数据能够超过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也希望看到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方面保持投入,给出明确的增长指引。

中国基金报:日经指数突破5万点大关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涨势会否延续?

陆文杰:日本是除美国外我们也比较看好的市场,核心驱动有三:一是估值优势,二是通胀回暖带来的正向循环,三是国内资金支撑。日本“个人储蓄账户(NISA)”(免税养老金账户)规模快速扩张,推动居民资金持续流入股市,而分红随通胀上升的特性,也让日本股票成为抗通胀与养老配置的优质工具。

朱超平:在高市早苗获选为首相之后,日本政治不确定性已经消退,对进一步扩大财政政策的预期重新点燃,带动日经指数达到新高。高市早苗更加倾向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超长期利率的上升趋势或有所停滞。日本股市,尤其是部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这些因素有望继续支持资金流入,支持日本股市的表现。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前三季度大卖248亿美元,礼来... 红星资本局11月2日消息,随着减肥药赛道的竞争进入白热化,GLP-1领域明星产品替尔泊肽前三季度销售...
以行践言,以终为始,朱江明「没... 「核心提示」“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作者 |陈法善邢昀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道通科技无限续杯经济学:超越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惠州报道维修智能终端业务起家,光储充业务快速成长为第二增长曲线,道通科...
“帮顾客砍价订酒店”的生意来了... 红星资本局11月2日消息,号称国内首家C2B“用户定价”模式的酒店预订平台“惠选订房”推出了一种订房...
炒股赚翻!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 权益市场的“慢牛”行情让上市险企的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三季报数据发现,...
被安世风波卡了一整月“脖子”的...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赖镇桃全球车企的“缺芯”之痛,或将迎来部分缓解。据央视新闻报道,11月...
“看好中国股市”!多家中外机构... 【导读】中外资机构:中国股市已具备明确中长期上行逻辑,美股、日股料将再创新高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就等着东哥下场了 就等着东哥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上,作者:何简,编辑:王彬,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双十一启动快一个月,消费者疲了,...
国产GPU龙头燧原科技重启上市... 11月1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燧原科技)已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由...
赵伟:10月PMI——偏弱的“... 赵伟、屠强、耿佩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事件: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