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茅台共同主办的“天地位育”2025赤水河论坛上,各大酒企、产业专家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白酒未来发展。中泰金融国际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本轮白酒的收缩和经济正处在房地产下行周期有很大相关性,也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李迅雷还在谈及中国酒业未来发展趋势时,给出了三个大趋势。
首先,是量增到质增的改变。在他看来,当下目前中国白酒行业仍处于去库存调整阶段,酒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经营策略,整体来看多数酒企的战略基调凸显“稳字当头、质效为先”的务实导向。“目前白酒产业处于‘优质产能稀缺,整体产能过剩’的阶段,通过深耕产品品质、创新消费场景、挖掘文化内涵,让产业增长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这既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白酒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
其次,行业重心由酒厂向消费者进行转变。李迅雷指出,近年来,白酒的主力消费人群减少了2800万。所谓的主力消费人群就是30岁到55岁,这个人群是减少了2800万,可能接下来人口老龄化加速,这方面可能还会再进一步减少。面对消费群体的变化,以及消费新趋势,酒企要构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模式,通过举办各类消费者互动活动,让消费者感受到酿造工艺与品牌文化内涵,增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感与忠诚度,实现由渠道驱动到消费者驱动的营销模式转变。
第三,产业链利润向下游共享。数据显示,目前白酒经销商的平均毛利已从2019年的20%~23%降至2024年的15%~17%左右,而平均净利润已经从2019年的8%降至3%~5%左右。李迅雷认为,面对利润的变化和酒企面临的价格倒挂等压力,酒企可以开发新的产品、品类,让价格更接近市场、接近年轻人。
记者|温梦华
编辑|程鹏 赵云 杜波
校对|段炼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