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压力下的“韧性增长”:苏州银行2025年三季报释放高质量发展信号 银行息差压力影响 银行息差压力分析
创始人
2025-10-31 18:02:28
0

银行业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持续传导,不少机构盈利增速放缓。近期,上市银行集中披露2025年三季报,苏州银行也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数据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4.77亿元,同比增长7.12%,增速环比半年度提升0.97个百分点。更难得的是“量质齐增”——在存贷款规模保持两位数扩张的同时,该行风险防控丝毫未松,其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83%的低位,拨备覆盖率达420.59%,既守住了风险底线,又稳住了盈利增长,彰显出区域性上市城商行的强劲发展韧性。

经营稳健可控:存贷稳增筑底 风险防线坚实

面对行业净息差收窄的阶段性压力,苏州银行以稳健的规模扩张策略积极应对,存贷款业务的稳步增长为经营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三季报数据显示,该行盈利表现环比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收入94.77亿元,同比增加1.88亿元,增幅2.02%,增速环比半年度提升0.21个百分点。该行存款总额较年初新增超500亿元,负债结构持续优化;贷款端投放节奏平稳,业务结构保持均衡,契合区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前三季度较年初增长10.56%。成本管控成效同样显著,9月末成本收入比较上年同期下降3.67个百分点,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规模平稳扩张的背后,是扎实的资产质量管控作为保障。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与年初持平于0.83%,显著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420.59%,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巩固。这一表现得益于该行构建的“全口径、全覆盖、全流程、全周期”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上线新综合信贷系统、升级大数据预警模型、建设知识图谱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实现风险识别与管控的精准化。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苏州银行凭借存贷款规模的稳健增长,有效对冲了息差收窄的阶段性影响,叠加扎实的资产质量管控,为经营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耕实体赛道:科创金融赋能 精准滴灌企业发展

作为扎根苏州、积极融入长三角的法人银行,苏州银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身之本。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较年初增长10.56%,其中制造业、科创企业及绿色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大,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升级需求。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苏州银行于2025年9月发布《苏州银行科创金融白皮书》,系统梳理了该行在科创金融领域的服务体系、实践路径与未来规划,彰显了其深耕科创赛道的决心与专业能力。该白皮书立足苏州“科创之城”的产业定位,构建了“全周期陪伴、全产品覆盖、全生态服务”的科创金融服务框架,从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提供阶梯式金融支持。为精准服务硬科技企业,该行依托白皮书提出的“投贷联动”模式,联合合作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债权+股权”综合服务,不仅发放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还通过股权赋能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帮助企业成功突破关键材料国产化瓶颈,充分展现了城商行服务科创企业从技术攻关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能力。

针对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战略需求,苏州银行快速推出“五个一批”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从支持新兴产业、参与重大项目、服务目标客户等五个维度发布12条具体举措,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大信贷投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科技驱动变革:数字化转型多维提升服务质效

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布局,成为苏州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三季报背后,是该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持续落地:对外发布“苏心生活”小程序,构建一体化权益服务平台;上线新综合信贷系统,实现信贷业务的一体化、集中化、标准化管理;迭代升级手机银行App7.0版,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线上服务;对内打造“苏智心”管理驾驶舱,构建多维经营分析体系,实现管理决策的精准化。

数字化转型的成效直接体现在业务增长上。苏州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领跑2.5层银行机构,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行累计绑定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超18万个,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2.64万个,累计交易金额超1.22万亿元。通过国结系统迭代升级,该行已构建起灵活多元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了长三角外向型经济的金融需求。

战略锚定长远:区域深耕打开成长空间

从区域布局来看,苏州银行已在江苏省内开设12家分行和186家网点,形成了“立足苏州、深耕江苏、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完善服务网络。这种深耕区域的战略定位,使其能够精准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在服务区域重大战略中实现自身规模扩张。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已攀升至7760.40亿元,增幅11.87%;同时营收结构也有所优化,前三季度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5.08亿元,同比增长8.9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5.42个百分点;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0.50%,较上年同期相较增速由负转正,全行盈利稳定性有所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苏州银行的三季报表现,印证了区域性城商行“深耕本土、特色化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在资产规模稳健增长、资产质量优异的基础上,该行通过科创赋能、数字化转型和区域深耕,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提速,扎根区域、服务实体的苏州银行,有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实现更大突破。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季报丰收伴管理层大换血,洛阳... 图源:企业财报本报记者 张蓓 见习记者 黄指南 深圳报道10月24日晚,洛阳钼业(603993)发布...
储能与新能源车驱动锂需求 钴受... 自2025年6月下旬碳酸锂期货价格触及2023年7月以来最低点,随着国内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与新能源汽...
天价索赔两诉两败,寒武纪前高管... 10月31日,寒武纪发布了关于涉及劳动争议诉讼的公告,对此前备受关注的梁军诉寒武纪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
曾一年卖出上千万支的神经生长因...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特...
周大福、周大生们迎零售大变局 ... 记者丨张晓慧编辑丨孙超逸金价屡攀新高、高位振荡之际,黄金业务公司交出一幅冷热不均的答卷。近日,六福集...
硅烷科技更新三季报,今年前三季...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10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即“硅烷科技...
丰光精密:目前日本子公司已按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10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即“丰光精密...
鼎智科技:对智元机器人、脉塔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10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江苏鼎智智能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鼎智...
“全球第一”光环下的焦虑:富瀚...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赵奕 上海报道近日,专注于视觉智能技术的芯片厂商富瀚微...
年度最大“超级月亮”,要来了! 11月5日(下周三) 将迎来本年度最大的“超级月亮” 11月5日21点19分前后 月亮将呈现出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