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A股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沪指盘中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最高触及4010.73点,是自2015年8月19日以来,时隔2474个交易日再度突破4000点。
尽管午后市场冲高回落,沪指收盘微跌0.22%报3988.22点,但A股全天成交额仍达2.16万亿元,连续127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市场交投活跃。截至目前,沪指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8.99%,深证成指涨幅达28.95%,科创5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48.82%、50.8%。
估值仍具潜力
尽管点位重回10年前,但各主要指数长期估值仍有上升潜力。据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统计,截至10月28日,上证指数市盈率(PE-TTM)为17倍,虽位于近十年99.96%分位点(即比近十年来0.04%的时间都低),但上市以来分位点仅为44.03%(即比上市以来55.97%的时间都低),其长期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深证成指市盈率30.96倍,位于近十年分位点83%,市净率(PB-LF)近十年分位点仅49.88%,估值压力有限。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估值同样较为稳健,其市盈率14.62倍,处指数上市以来分位点69.48%,显著低于历史高点。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沪深300等核心指数估值水平远低于2015年高点,部分指数甚至处于历史均值附近,说明市场仍处于牛市上半场。
成交活跃杠杆可控
从成交额来看,当前市场活跃度仍持续攀升。今年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额已超过1.6万亿,为历年新高。而截至10月28日,A股市场成交额已连续127个交易日高于1万亿元,其中,今年8月13日至10月15日,A股成交额更是连续40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续创历史纪录,期间共有4次单日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2025年以来,A股日成交额长期高于1万亿元
然而杠杆资金占比并未失控。截至10月27日最新数据,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2.51%,远低于2015年7月3日4.72%的历史峰值,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12.18%,亦低于2015年2月25日19.26%的历史极值。同时,“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83.29%,远高140%警戒线,存量杠杆安全边际充足。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记者表示,本轮行情与2015年不同。2015年,A股市场的驱动逻辑是“杠杆牛”,主要由场外配资、融资融券规模的快速膨胀推动,当年市场情绪狂热,估值泡沫化严重。而当前的驱动逻辑主要是“硬科技驱动”,整体估值更为理性,同时结构性分化明显。
科技主线凸显
事实上,与十年前的领涨板块相比,本轮行情呈现显著科技特征。
以申万一级行业划分,2014年12月8日至2015年4月8日,沪指从3000点涨至4000点,期间建筑装饰行业以110.27%的涨幅领涨市场。
而2024年9月26日至2025年10月28日,沪指从3000点起步涨至4000点,期间电子、通信行业累计涨幅分别达191.89%和124.61%,位居涨幅榜前列。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电子行业市盈率为66.88倍,计算机行业为56.62倍,分别位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第二和第三位,反映出资金对科技板块的高度青睐。
不过,当前电子行业的市盈率位于上市以来分位点97.03%,且市净率为5.34倍,位于上市以来分位点93.28%,估值已处在历史高位。

杨德龙表示,科技创新行业表现欣欣向荣,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入,这意味着本轮科技股行情并不是短期行情,而是有望贯穿整个牛市。“沪指在突破4000点之后,有望继续向上拓展空间,4000点可能成为新一轮的行情的起点。”
但信达证券提醒,牛市震荡期之后风格也容易发生变化。牛市中震荡之后,大小盘风格有很大的概率会变化,成长价值风格转变概率没有明确的规律,即使成长价值风格不变,领涨板块往往也会出现些变化。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