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ESG国际博览会现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明会 北京摄影报道
比普通玻璃瓶更轻便的轻量化啤酒玻璃瓶,只需轻推两侧就能快速收起的“折纸”帐篷,还有通过钢渣捕集钢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作而成的“渣鹅”摆件……这不是什么遥远的未来生活,而是首届ESG国际博览会现场展出的创意低碳产品,它们通过“小而美”的创新,让“低碳”从抽象概念落地为可触摸、可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而这些产品背后,更藏着企业对ESG理念的深度思考与扎实践行。
近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下称:中企研),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遭遇逆风,而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推动ESG从“合规要求”升级为“发展引擎”,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协同”。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链主企业牵头构建ESG产业生态,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资源互通,带动中小企业突破绿色转型瓶颈;《供应商ESG评价指南》等团体标准的落地,更让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有了明确参考。”彭华岗如是说。
从“附加题”到“必答题”

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
经过20多年的发展,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早已从抽象概念转化为驱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言,ESG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题”,而是必须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发布的《2025年度ESG行动报告》显示,中国上市公司ESG 发展水平比肩国际,领先区占比达32.4%。“先锋100”企业ESG亮点突出:环境方面,93家企业已经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量化目标;社会方面,入选企业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超七成打造了乡村振兴特色品牌项目;治理方面,有两成企业编制发布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专项报告。
“受ESG政策监管的积极引导,中国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整体趋势。”责任云集团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责任云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闽湘表示,截至2025年8月末,252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披露率再创新高,达到46.8%。
值得一提的是,谈到绿色变革的未来,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智民表示,能源的绿色变革是绿色变革未来的根本。
“回顾过去20年,我国新能源装机从82万千瓦增长到超过16亿千瓦,在电力装机的比重从20年前的0.2%增长到去年年底的42%。从全球的比例看,我们从全球新能源占比的1%到了去年底超过40%,基本上是全球新能源的半壁江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钱智民表示,面向未来,唯有全链创新领航。
“首先,是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其次,是应用智能技术调节负荷侧和发电侧的优化平衡,大力扩大新能源的应用。第三,是积极推进新能源在绿色燃料和绿色化工原料领域规模化发展。相信在全链创新领航的未来,2035年36亿新能源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钱智民如是说。
链主企业牵头构建ESG产业生态
今年是ESG中国·创新年会举办的第三年。
对比前两届年会,彭华岗表示,今年创新年会的主题是“全链创新领航,绿色变革未来”,强调、呼吁ESG从单一企业的内部治理转向覆盖产业链的全链条、网络化价值创造,通过激发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共同塑造一个绿色可持续的ESG生态系统。
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现场,参展机构众多,既有中央企业、地方国企,还有多家民营企业和在华外企,充分体现出ESG生态建设的多元性。
作为国企改革进程中首批设立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一直以来,华润始终将社会责任和ESG工作作为职责所在,并将其作为集团参与全球竞争、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锚点。

目前已在啤酒行业内推广使用的轻量瓶
例如,在啤酒产品制造端,华润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啤酒持续推进绿色包装与材料创新,如通过轻量化玻璃瓶项目实现年减少CO₂排放约29550吨。在产业供应链协同方面,华润啤酒创新构建配套建厂与JIT供应模式,如与安徽宝钢共建的740米易拉罐JIT连廊,应用RGV技术实现产线直连,缩短运输距离80%,年减碳2000吨。
值得一提的是,玻璃产品轻量化也在推动产业全链条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多家国内外啤酒企业正逐步推广使用轻量化玻璃瓶,降碳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其应用场景也在向白酒、调味品、医药等领域拓展。
作为北京市属重点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首钢集团在积极推动ESG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同时,担当链主职责,深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联动。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赵民革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首钢集团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动近百家企业在河北地区聚集,营造区域发展新生态,协同首都科创资源,重点突破建工钢材料制备与工程应用技术难题,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此外,截至目前,该集团搭建的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累计完成26个产品碳足迹认证,发布11款产品EPD报告,以低碳产品引领下游行业绿色升级,围绕可再生能源制引系统用钢技术等方向开展技术研发,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会上的“折纸”帐篷
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现场,《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有许多前沿科技已经落地应用。
例如,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展厅,一个展开能容纳成年人的“折纸”帐篷吸引了观众的视线。虽然是“折”出来的,但这个帐篷可不是普通的折纸,而是一种折纸可展结构技术。收纳这样一个“折纸”帐篷也非常方便,只需轻推两侧,就能将整个帐篷快速收起,折成便携的薄薄一片。利用其便利性,该帐篷的应用场景包括户外运动、抗震救灾等,可在地震后快速制造、快速投送、快速部署、在第一时间为灾区提供可靠的临时住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市场对于ESG人才的需求量较大,ESG相关知识的学习也成为实体经济与金融从业者可持续能力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博览会现场,CFA协会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为满足市场需求,该协会在2025年7月推出中文版可持续投资基础证书考试,而这也是该协会推出的第一款全中文资格考试。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