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正风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没有告别仪式、没有车队送行、更没有盛大的“送别宴”。10月12日,重庆市荣昌区委原书记高洪波静悄悄地结束了他在荣昌2112天的主政生涯。
当天清晨6点,他骑车单车,穿着骑行服,准备骑行100多公里到重庆主城区上任重庆政协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临走前,他站在荣昌区政府大楼前,扶着车说:“今天以这种独特的方式——骑自行车离开荣昌,开启我新的生活……适当时候,我也可以骑自行车再回到荣昌。永远祝福荣昌,祝荣昌的明天更加美好!”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哪怕只是一人一单车,本想悄悄离开的高洪波还是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
骑行途中他被市民们围观拍照;有人留言:“看他离开的时候眼泪在打转,怎么也止不住”;他一手扶持的“卤鹅哥”和“龙麻子”等网红更是挨个发视频哭着送别他;就连素未谋面的网友也纷纷表达了祝福,有人直言:“我叫不出自己城市书记的名字,但高洪波和耿彦波却耳熟能详”……
一个离任的区委书记,怎么就让人心心念念?当很多人不知道自家村长姓甚名谁时,他又凭什么让荣昌60余万百姓乃至诸多陌生网友记在了心里?
一番了解后,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慨是,在高洪波和荣昌百姓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
01
“带头下馆子”,意欲何为?
不得不说,很多人知悉高洪波,还要从前段时间他引起的那场不小的舆论风波说起。
今年6月,高洪波一条“带头下馆子”,自己买单请企业家吃饭的视频爆火。视频中,他和几位企业家来到一家人均50块的“苍蝇馆子”吃饭,并讲道:“今天我来买单,你们这些企业不要抢”“如果哪个抢单就不准吃饭”等等。

随后,他亮出自己的手机二维码预付2000元,最终实际消费1108元,老板抹了8元的零头,高洪波实付1100元。
有随行的企业家表示:“不是之前说好的,其实这家馆子不太知名,我没去过,但做得挺好,味道不错,都是一些荣昌特色菜。书记让放开吃,不要浪费。”
但殊不知,这次请客很快就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彼时,正值全国重点整治违规吃喝,上上下下对吃请真抓严控,没人敢顶风违纪。公务人员别说是商务宴请,就是正常下馆子的次数也大幅减少。
而高洪波在这样一个节点高调出现在镜头里,不免让人产生遐想,一时间,各种说法不一而足。有人称他是第一个敢带头下馆子的书记,勇气可嘉,也有人说他这是在作秀,是顶风作案。
对此,高洪波的回应很真诚,也很实在。
他说,有消费能力的人要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并直言:“我的工资就是纳税人给的,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不去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有收入。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在后续的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坚决反对公款吃喝,坚决反对大吃大喝,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坚决反对公款饮酒,但是我们要分清(消费)。”

必须要说的是,从官媒的表态来看,高洪波此举并无不妥。例如,新华时评在《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一文中就明确指出:
整治违规吃喝同进行正常消费、促进市场繁荣并行不悖,要注重治理的方式方法,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检查,不得影响餐饮行业正常经营和群众正常消费,不得违背政策搞一刀切、层层加码。

言下之意很明白,整治违规吃喝若是矫枉过正,搞“一刀切”,同样要不得。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请客吃饭,高洪波也向外界展示了其积极向上,容纳一切的胸怀。当别人连正常吃喝都不敢的时候,他吃得理直气壮,主政官员的这种担当意识,无疑是当地宝贵的一块招商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而今在荣昌的街头巷尾,那些高洪波曾经就餐、探访过的街边小店,纷纷推出了自家的“书记同款套餐”,一些小店更是摇身一变成了网红店,吸引了一波波游客前来打卡留念。
都说人走茶凉,而高洪波则留下了一片热腾腾的烟火气。
02
烟火气大可自由升腾
再往前看,高洪波所做的远不止于此,他被称为“网红书记”,也的确是名副其实。
今年3月,坐拥3700万粉丝的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开启了中国行,不仅创下单日直播近千万人次观看的纪录,更成为中西方民间文化交流的里程碑事件。
为了抓住这波流量,荣昌当地网红“卤鹅哥”林江,历时八天,跨越五城,一路追随甲亢哥,想方设法给他“投喂”荣昌的特产卤鹅。

卤鹅哥给甲亢哥“投喂”卤鹅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路“投喂”的背后,“卤鹅哥”也曾因路费犯了难,而力挺卤鹅哥,给予其最大支持的正是高洪波。
得知“卤鹅哥”的困难后,高洪波先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说不能让宣传家乡的人成了“负翁”,紧接着宣布给“卤鹅哥”报销路费,并给予其10万元奖励。

开文旅会的时候,他又把“卤鹅哥”请到了主席台,并让其坐在他的旁边。后来,他还和“卤鹅哥”一起开直播,带“卤鹅哥”去上海车展,为荣昌代言。
不得不说,各地的网红有很多,文旅博主也不少,粉丝规模和影响力比“卤鹅哥”大的比比皆是。但像高洪波这样放低身段,亲自为网红站台并深度互动的地方“一把手”却极为鲜见。
对此,高洪波毫不避讳对流量的追逐,他不止一次说,要想方设法接住“卤鹅哥”带来的泼天流量,要把流量变成“留量”。
除了支持网红,他本人的所作所为也是充满了网红特质:
都说为官要低调,可他却敢在10万人的直播间里放声歌唱,临了还不忘邀请网友们来荣昌做客;

龙舟赛上,当别的领导坐在台上看比赛时,他则敲起了大鼓,化身为选手亲自参赛,拼得满头是汗;

为了帮农户们把农产品卖出去,他还当起了“带货达人”,和三农主播们在果蔬大棚里进行助农直播,一遍遍推荐着荣昌当地土特产。
这还没完,最绝的是,为了把流量变为荣昌发展的燃料,高洪波一系列的“硬核操作”更是成了各大城市争相学习的样板。
今年五一,他对着镜头拍胸脯承诺全城免费停车、不贴罚单、公交免费坐、景区免门票,甚至直接把威严的政府大院改造成了市民客厅。推开大门就是便民通道,机关食堂人人可进,15元管饱,三荤两素,连办公楼都成了网红打卡地。

他说:“荣昌要火爆,游客要来,怎么办?那很简单,停车免费。交警不是来贴罚单的,城管也不是来掀地摊的,交警是维护交通秩序的、为人民服务的,城管是维护城市环境的。”
在他的带领下,威严的政府大楼前,市民能随意小坐休息,机关食堂的大门也能向百姓敞开,连肃穆的办公楼都成了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地标。
他说,只要不挡道,烟火气大可自由升腾。

高洪波的一系列“硬核操作”,很快就收到了正向回应。
今年五一,荣昌接待了200多万游客,同比增长157%,卖出了29万只卤鹅,同比增长752%,就连政府食堂都用掉了2万多斤肉。前不久的国庆假期,顺德、徐州、苏州、敦煌全跟着学,开放机关车位和食堂,荣昌的宠粉模式成了全国标配。
所以,为什么人们怀念高洪波?
因为在他主政荣昌的2112天里,没做过“纸面文章”,只干过“实在事”。
因为他不是机关大楼里正襟危坐的高书记,而是懂流量、会唱歌、能直播、吃路边摊的“荣昌老高”。
因为他是老百姓心里的那个接地气、有人味、知晓人间冷暖,和大家一样共同生活在这尘世中的人。
03
结语
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一个散发着讨论度,被广泛热议的官员,其评价必然褒贬不一。
据《南方周末》报道,高洪波在网上走红后,有区里老领导给他发消息“木秀于林”,刻意不提后半句“风必摧之”。
但高洪波并未因此改变什么,他还是大家身边和手机里真实可感的人,还是那个市井烟火中的“荣昌老高”。
而今高洪波走了,荣昌却彻底变了。
街上的游客多了,小店的灶火旺了,以前没人知道的荣昌卤鹅、荣昌陶荣、荣昌夏布也成了爆款。荣昌不再是小透明了,它被全国看见了,被世界记住了。
而高洪波此次单车告别,不仅意味着个人生涯的转身,其为官之道也必将久久回荡——官不必威,民不可轻;政不必繁,心不可远。
说到底,大家怀念的也从来不是高洪波个人的流量和热度,而是与他一起敲过的鼓、一起下过的馆子、一起唱过的歌,是那个把为官为民刻在行动里,把百姓放在心坎里的实在人。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最深的怀念,从来不是仪式上的挽留,而是心底里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褒奖。
最后,祝“荣昌老高”在新的岗位上一切顺利。亦如他骑行远去时所言:“永远祝福荣昌,祝荣昌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荣昌区委书记回应带头下馆子:我的工资是纳税人给的,我们不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收入!被请吃饭的企业家发声》,四川日报 红星新闻
[2].《网红书记,“骑”别荣昌》,南方周末
[3].《2025年操作“最野”的书记,卸任了》,智谷趋势
排版| 薯条
| 正风主编| 孙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