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雨辰
“人形机器人行业已正式步入黄金发展期。”近日,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在接受时代周报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当前,智元机器人已凭借领先的产品技术与生态体系,成为全球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与商业化落地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1月,其第 1000 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标志着行业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量产落地与商业化实践:从管控破局到全球布局
谈及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核心挑战,王闯首先点出其与消费电子行业的本质差异:消费电子行业成熟度高,供应商体系完善,从零部件到加工的良率可控,且运动部件少、故障概率低。“但人形机器人完全是另一番场景,问题点多到难以溯源。”
“机器人有几十个自由度,每个都要标定、测试——比如发‘标准站立’指令,得保证每台机器人姿势完全一致。”王闯坦言,若管控不到位,指令相同却可能出现“有的立正、有的手朝前”的混乱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智元机器人在过去一年内投入大量精力搭建管控体系——九十余个工站、上千个参数全部纳入管控,保证每台机器人下线标准一致。
量产的突破也为商业化推进奠定基础。在王闯看来,智元机器人的发展节奏清晰:2024年是量产元年,2025年是商业化元年。当被问及远征系列当前的出货量与规划时,王闯表示:“目前整个系列产量大概1000台左右,明年计划做到几千台。”
营收方面,他透露,今年增长势头远超预期。“智元机器人作为头部企业,现在是指数级发展,不是简单的倍数增长。”
在商业化布局中,海外市场是智元机器人后续核心发力点之一。“我们Q4才重点出海,未来希望提升海外占比。”王闯举例,像沃尔玛、亚马逊等线下与线上渠道,都将是其触达全球用户的重要抓手。
同时,智元机器人也有开源计划。“最领先的技术会先和合作伙伴落地应用,上一代技术则会开源促进行业发展——我们是商业公司,要平衡技术领先性与行业责任感。”王闯如是说。
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养老行业也是智元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王闯将养老机器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且当前正从第一阶段切入。“养老不是只有‘卧床看护’,从退休到临终关怀分多阶段。第一阶段是退休后行动能力尚好时,老人需要陪伴、情感慰藉,让生活更有趣——这也是我们现在主攻的方向。” 王闯表示,目前,公司的机器人已进驻上海某养老院,用说相声、跳舞、文艺表演等方式服务老人。
技术现状、行业格局与发展机遇:从短板突破到黄金期
谈及硬件研发,王闯指出,智元机器人致力于将机器人逐步演进,从“拟人”到“类人”,最终达到“超人”水平。
他坦言,目前,机器人正处于“拟人”阶段,其跳舞表现已无明显违和感。然而,要迈向“类人”阶段,仍存在显著差距。“尤其是在灵巧手和负载能力方面。人的手有二十几个自由度,能提几十公斤重物,但现在机器人灵巧手负载大多在1公斤左右,重一点就容易坏。”
不过,对于未来机器人的进化,王闯仍充满信心:“人类身体只用碳、氢、氧等有限元素,但机器人能用到元素周期表所有材料,未来完全有可能造出比人类身体能力更强的产品。”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王闯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最终会比汽车产业更大,且不会被一两家龙头垄断。“产业规模大,细分领域需求就多,每家公司都有擅长的点;而且全球不同区域有差异化需求,专注某一领域的公司可能比头部大公司做得更好。”
他以手机行业为例:“传音在非洲卖得好,就是因为先解决了黑人自拍的问题;汽车行业里,坦克300在越野车赛道也很突出。”在他看来,机器人行业比车辆产业更复杂,需求更为多样。因此,其产业规模与丰富度将更大。
谈及行业发展节奏,王闯坦言最初的预期与现实差异显著:“刚跨界入行时,我以为可能要等三五年后才谈得上实际应用。但现在机器人行业每周都有新变化、新进展。”
对于未来,王闯持有乐观态度,“机器人技术正迎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般的突破,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式步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