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21日电 (周奕航)近日,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创证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中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本次H股发行所募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投资银行类业务以及财富管理类业务,加强IT、科技投资,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
招股书显示,首创证券成立于2000年。2022年,首创证券登陆上交所主板;今年7月26日,该公司首次发布公告宣布启动H股上市计划,并于10月16日递表港交所。
从业绩来看,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首创证券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总额分别为25.36亿元、29.79亿元、36.02亿元,近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9.2%。
2025年上半年,首创证券的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总额为18.55亿元,同比增速为0.7%。据招股书,2025年上半年,首创证券资产管理类业务实现收入4.02亿元,同比减少45.38%,占公司收入总额的比重下降至21.7%。
关于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的原因,首创证券2025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处于牛市,10年期国债价格较当年初大幅上涨,公司资管产品超额业绩报酬收入贡献突出;2025年同期,债市开年进入低利率水平后呈现宽幅震荡,受上述债券市场行情影响,公司资管产品超额业绩报酬大幅缩减。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以及2025年6月30日,首创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在管规模分别为1073亿元、1303亿元、1439亿元及1655亿元,分别对应529项、630项、759项及842项资产管理类业务的资产管理计划。
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首创证券的投资类业务实现收入9.6亿元,占公司收入总额的比重为51.8%,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报告期内首创证券各业务条线产生的收入 来源:招股书
净利润方面,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首创证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亿元、7.01亿元、9.85亿元和4.90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根据中国会计准则,首创证券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1.7%及2.2%,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4%、5.7%及7.6%。
据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中国会计准则下,2022年至2024年,首创证券的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中国42家A股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五及第十。2024年,根据中国会计准则,首创证券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及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上述A股已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七。
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共有42家上市券商,其中有13家实现了“A+H”上市,分别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证券、中原证券、国联民生证券、招商证券。
从股权结构来看,招股书显示,首创证券在香港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北京市国资委旗下的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创集团),持股56.77%,为第一大股东;北京市国资委旗下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京投公司)、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京能集团)分别持股17.31%、8.31%;其他A股股东共持股17.62%。
10月15日,首创证券发布公告称,首创集团拟通过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方式将其持有的首创证券3.56%股权划转给京投公司。首创证券称,无偿划转完成后,京投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公司的业务支持,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本次划转完成后,首创集团将直接持有首创证券53.20%股权,仍为首创证券控股股东;京投公司将直接持有首创证券20.87%股权,仍为首创证券第二大股东。
关于本次划转的交易背景和目的,首创证券在公告中表示,旨在“为进一步深化与京投公司的战略合作,为首创证券发展赋能,优化首创证券股东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无偿划转完成后,首创集团仍保持控股地位,公司控股权不变,不涉及要约收购。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周奕航:zhouyi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