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娃哈哈帝国走向崩溃,还是重获新生? 郑志刚彻底退出新世界吗 郑志刚彻底退出新世界了吗
创始人
2025-10-20 17:35:13
0



本文转自公号:《FT中文》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 郑志刚

国庆长假刚刚结束,随即曝光的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事件引发媒体和公众的热烈关注。宗馥莉一时之间遭到各种口诛笔伐。一些学者称“辞职是宗馥莉最好的选择”,她的叔叔宗泽后则质疑,“(宗馥莉)德也没修成,艺也没学成,如何能承担大任”。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目前娃哈哈陷入的困局和深处漩涡中心的宗馥莉也许用传统和世俗眼光看待和解读并不适合。

用传统眼光解读宗馥莉并不合适

首先,我们不能用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成熟资本市场的股权逻辑来解读娃哈哈在特定历史阶段和特殊制度背景下形成的复杂股权关系。从表面的股权结构看,杭州娃哈哈集团股东中,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是妥妥的第一大股东,宗馥莉和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持有24.6%在员工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争议,宗馥莉持股仅占29.4%。那么,我们能否简单地把宗馥莉从2025年年初推出的“娃小宗”这一新的品牌的行为是在挖娃哈哈集团企业的墙角,甚至不可避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呢?

如果熟悉娃哈哈的发展历史,相信很多读者并不会这样简单认为。试想如果没有宗庆后当初的努力和付出,会有娃哈哈的今天吗?不要告诉我在娃哈哈如日中天之际宗庆后也不是第一大股东。历史上,国资投资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多年前,在国企改革政策导向中,我们一度鼓励国资退出类似于饮用水和饮料这样竞争激烈、亏损风险严重的所谓商业二类领域。如果今天我们关注的娃哈哈不是尚且盈利,按照娃哈哈国资最初的投资规模投资回报不知翻了多少番,而是像同样国资是第一大股东的万科那样负债累累,我们还会那样理直气壮地指责娃哈哈国有资产流失吗?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如果娃哈哈是一个正常的民营企业,上一代宗庆后把事业传给经过长期历练,证明堪以大任的下一代宗馥莉,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

概括而言,娃哈哈的第一大股东是基于历史特殊原因形成的国资,而且是一个所有者缺位的国资。就像当年的万科,如果王石接受股份他也许就是万科的主要股东,但他明智地选择放弃。用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成熟资本市场逻辑去解读中国特定制度背景下的股权关系,这是很多学者的谬误之处。

在这一问题上,我认同宗馥莉叔叔宗泽后的说法,“娃哈哈不是哪一个股东的”。我们更不能因为国资现在是大股东,就一定认为上述行为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也许在宗馥莉的眼中,整个娃哈哈都应该属于宗家,她只不过是以通过重新注册新商标这一合法的方式把原本属于她的重新和部分拿回来而已。



宗馥莉继承了宗庆后的股份

第二,我们不能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下主体企业和代工工厂之间的“代工”关系错误理解娃哈哈集团和它的众多合作企业之间的松散品牌协议使用关系。提到代工,很多读者自然想到苹果手机和其代工工厂富士康的关系。很多读者也会本能地认同负责代工生产苹果手机的富士康绝不可以把自己生产出来的手机以苹果手机的名义直接卖出去的道理。毕竟研发和销售渠道都是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控制重点所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娃哈哈为了当年适应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采用了十分松散的品牌管理政策。除了统一合同使用娃哈哈的品牌,很多娃哈哈的长期合作企业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销售,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

大股东国资对此我理解是长期默许的。直到2024年底,国资股东以公司章程和《公司法》第43条为依据,否决了宗馥莉授权宏胜系使用“娃哈哈”商标的提议。娃哈哈的相关合作企业由此才开始明确,“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这事实上是主要合作企业以各种“娃小X”或“X小娃”在上述商标禁用令出现后纷纷登场背后的原因,因为这些合作企业并非娃哈哈的全资子公司,长期以来都是在所划分的势力范围内自成体系各自为战,谁都离得开谁,除了协议使用娃哈哈的品牌这一相同之处。这其中包括宗馥莉从2003年开始创办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宏盛系,推出的“沪小娃”的由宗馥莉堂弟宗伟实控的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以及新近推出的“娃小智”的宗馥莉叔叔宗泽后控制的产业链。正如“娃小智”在招商时宣称的一样,“配方与娃哈哈一模一样,但定价更低”。

这种在不同“势力范围”以协议使用娃哈哈品牌,但研发生产销售自成体系的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出于宗庆后当时对企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诉求的权宜回应,另一方面也是对家族利益的平衡和兼顾。而在内心深处这或许也体现了宗庆后早期对自己并非娃哈哈集团第一大股东的担心和可能应对。我理解,如果娃哈哈集团从一开始宗庆后就是最大股东,甚至全资大股东,它在品牌管理上一定会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

这客观上造成了今天各种“娃小X”或“X小娃”短时间内出现的局面。容易理解,娃哈哈集团经营的毕竟是饮用水和饮料,它的生产工艺,原料供应和销售渠道要求并非像智能手机那样复杂,技术含量高和容易控制。

要知道富士康不仅无法违反代工协议推出自己的手机,而且即使它卖手机也不会被顾客认为那就是苹果。而把娃哈哈与其合作企业的关系理解为苹果与其代工工厂富士康的关系同样是很多学者错误解读宗馥莉辞职事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与其深陷家族纷争,不如另起炉灶

第三,我们不能用衡量一个道德完人的标准来评价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企业家。我理解很多人对宗馥莉的批评并非宗馥莉没有很好履行一个企业家,甚至职业经理人应尽的职责,而是她的道德存在瑕疵。在很多人的眼中,继承父业的宗馥莉在一年多的任期内至少违反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看重的三种禁忌。

其一,挑战名门正统的国资,可以视为“不忠”。在很多人看来,国资是第一大股东,侵吞国有资产就是损害每一个人的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罪不容诛。

其二,冒犯长辈,不念及姐弟情义,可以视为“不孝”。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多次公开批评她,而她的同父异母弟妹则和她直接对簿公堂。

其三,辞退一些企业元老,解除很多长期合作的合作商户的合作关系,和关闭一些企业,引发老员工和合作商户的不满,可以视为“不义”。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忠”“不孝”“不义”之人自然会引来各种口诛笔伐,这似乎天经地义,批评者则显得大义凛然。事实上,在宗馥莉掌管娃哈哈集团不到一年时间的2024年,娃哈哈业绩规模回升至700亿元区间,创10年来新高。而2024年生产端和销售端一线员工人均工资分别增长了23%和31%。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不同于很多学者,我倒是对处于各种口诛笔伐的宗馥莉抱有深深的同情。我在想,如果我们处于她的地位,有一个在现实世界不得不把自己精心伪装的父亲,不得不面对现实动辄资产流失罪不容诛的舆论环境,民众长期以来被灌输的资本逐利的本性认识,各位读者能比她做得更好吗?我对此表示怀疑。从她的身上,也许我们能看到的是企业家二代普遍的困惑。

即使我们出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看不到这些,但一个不容改变的基本事实是,宗馥莉确实和很多企业家二代不同。她没有选择躺平,更没有选择摆烂,而是试图做些什么,尽管她的一些做法值得商榷。

辞职专心经营全新的品牌对于宗馥莉而言也许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证明自己不需要父亲羽翼的庇护独自单飞的机会,在如今竞争十分惨烈的饮用水和饮料行业。这事实上也是对她的父亲宗庆后开创的事业最好的传承。

客观而言,宗馥莉的这次退出也为继续拥有娃哈哈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国资证明自己是好的管理者,可以像宗庆后那样为社会创造价值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因而,我倒并不认为这次宗馥莉辞职事件是导致娃哈哈帝国走向崩溃的开始。恰恰相反,也许我们并不能排除辉煌一时的娃哈哈帝国由此重获新生的可能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M龙头大动作!士兰微拟2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管越国内半导体IDM龙头士兰微(600460.SH)再启大额投资。10月1...
“露骨女主播招聘海报”引热议,...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江西某211高校招聘现场现露骨女主播招聘海报。在其拍摄的照片中,展位号后带有南昌...
歌尔股份百亿并购折戟,“山东富... “山东前首富”在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棋子”?作者 | 于婞编辑丨高岩来源 | 野马财经“果链龙头”歌尔...
从“国民神车”到6年亏250亿... 曾以“一万八,奥拓开回家”走进千家万户的众泰汽车,如今正面临生存考验。昔日的“国民神车”企业众泰汽车...
V观财报|五方光电第三季度净利... 【V观财报|五方光电第三季度净利降超六成】五方光电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
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矢志强军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953年,伴随着抗美援朝的烽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简...
V观财报|3天2板安通控股:主... 【V观财报|3天2板安通控股: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3天2板安通控股公告,经自查,截至目前公司的主营业...
“宁王”,净利185亿元 宁王... 10月20日,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V观财报|万达轴承实控人徐飞配...   中新经纬10月20日电 因违规减持,江苏万达特种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轴承”)实际控制...
余粮告急!中海44.65亿上海... 上海城市界面(孙婉秋 摄)徐汇滨江的楼板价又创下了新高。10月20日,上海第八次土拍收官,上架的6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