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界面(孙婉秋 摄)
徐汇滨江的楼板价又创下了新高。
10月20日,上海第八次土拍收官,上架的6宗土地悉数出让,最终收金198.77亿元,较184.95亿元的起始总价溢价7.47%。
徐汇区WS5单元188N-1-21地块(下称“188N-1-21地块”)是本轮土拍的重点关注对象。该地块处在徐汇滨江核心区域,紧邻黄浦江。东侧紧邻云锦路,穿越后便是西岸数字谷、西岸传 媒港等高科技与文化聚集地;地块西侧则是两年前沪上“顶流红盘”云锦东方。
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体现在地价上。
188N-1-21地块的起拍价为40.59亿元,起始楼面价135000元/平方米,超过2024年8月徐汇滨江xh128D-07地块创下的成交楼面单价纪录。后者成交楼面价为13.1万元/平方米,曾刷新了当时全国住宅地块的最高单价。
根据公开信息,188N-1-21地块迎来三家竞买方——中海、保利发展、招商+西岸+滨江。甫一开始,中海便报出了44.65亿元的价格,对应溢价率10%,楼面价148503元/平方米,创下徐汇滨江成交楼面价的新高。
徐汇滨江(吴典 摄)
精准出击折射出中海在上海的补仓决心。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筑底,只有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楼价相对坚挺,因此也成为各大房企争相布局的重点。
比如今年9月,北京、上海新房价格环比分别涨0.2%、0.3%,上海更是实现同比5.6%的显著增长,核心区优质改善房源入市与外围限购放松成为关键支撑。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预计,四季度政策宽松将继续托底核心城市成交量,房价预期稳定的信心将进一步强化,但一二线城市非核心区、包括大量中小城市仍需通过“以价换量”来消化库存。
而于中海而言,其在上海布局已经明显掉队,面临着“余粮告急”的困境。
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克而瑞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海在上海的全口径销售额为137.78亿元,上年同期为267.2亿元,几近腰斩,排名也从去年同期的榜首滑落至第七。
另外,截至6月末,中海东部大区的总建筑面积为97.8万平方米,其中上海只有1.1万平方米,占比1.12%。该报告期内,中海来自东部大区的合约销售额为212.2亿元,占比17.7%,远不及上年同期的31%。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发现,目前中海在上海只有一个在售楼盘,即位于松江的泗泾绿中海,该项目曾在今年3月下调价格,售卖均价从44000元/平方米降至43000元/平方米。待售项目则只有中海云邸玖章,产品总价在千万元以上。
中海汇德里项目(左宇 摄)
下半年,中海明显加快了在上海的“补仓”节奏。
7月,上海第六批供地首日,中海斥资118.88亿元斩获静安、普陀两幅地块。其中静安区C050202单元053-b-地块以53.63亿元的总价竞得,溢价10.1%;普陀区W060401单元 A03D-01、A03D-03地块则溢价14.17%,总价65.25亿元。
9月,中海又联手招商、徐汇城投、中旅投资拿下了徐汇东安城市更新项目,总金额约440亿元。
只是,城市更新项目的业绩转化周期相对漫长,中海要想稳住业绩,恐怕更多要依靠公开市场的发力。
如今2025年已临近尾声,留给中海的时间不多了。
记者 吴典
编辑 孙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