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人人艳羡的“御用包工头”,到如今负债累累、股权尽数划归国资的“老赖”,黄裕辉的人生过山车充满了精彩。
曾经,他执掌的南通三建,不仅是江苏省建筑行业的领头羊,更在全球承包商中名列前茅;而他本人,也曾意气风发地喊出“打造百年企业”的豪言壮语。
然而,他跟错了许家印,恒大的崩塌,让他一夜从云端坠入谷底,将半生积累摧毁殆尽,连最后的家底被彻底掏空。
近日,上市公司精艺股份公告,实控人股权的司法拍卖尘埃落定,四川眉山国资接手,精艺股份的股权就是黄裕辉的最后家底。
黄裕辉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商业天才。公开资料对他早年经历的记载寥寥,只知道他从1999年开始担任南通三建北京直属分公司的总经理。
这家老牌建筑企业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远比黄裕辉本人年长。但他能力出众,凭借在北京市场打拼的业绩,逐渐在集团内部崭露头角。
在北京期间,黄裕辉带领团队承建了腾达大厦、时代广场、华彬国际大厦等多个地标性项目。能在京城做出如此成绩,其能力和手腕可见一斑。
这也为他赢得了声誉和话语权。2003年,他甚至接受了建筑领域权威期刊的专访,彼时虽仅为分公司经理,却已展现出超越其职位的格局与野心,大谈企业文化建设与百年企业的蓝图。
这份不甘人下的野心,驱动着他在南通三建后续的改制过程中积极运作,最终于2012年登上集团总经理的宝座,成为这家建筑巨轮的实际掌舵人之一。
执掌权柄后,黄裕辉展现了他的商业魄力和抓风口的能力。他的崛起,主要借了两股强大的“东风”。
第一股是“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黄裕辉敏锐地抓住机遇,带领南通三建扬帆出海,在非洲的安哥拉、赞比亚,东欧的塞尔维亚,中东的也门等地承接了大量工程项目,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全球。
第二股,也是彻底改变他和他企业命运的一股“东风”,那就是登上了恒大的船。
2013年,许家印为恒大集团制定了新一轮的激进扩张目标,同时对战略合作伙伴体系进行扩容。黄裕辉看准时机,成功挤进了这个被外界视为“点石成金”的圈子。
恒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卓越计划”始于2007年,本质上是许家印为了支撑其高速扩张而构建的一个庞大供应链金融体系。
供应商、承包商们通过垫资施工,换取与巨头共同成长的机会。每年举办的战略合作伙伴表彰大会,更是许家印亲手打造的一场盛大仪式,既是论功行赏,也是吸引更多“伙伴”入局的华丽广告。
在这样背景下,黄裕辉与许家印在2013年正式牵手。此后六年,黄裕辉及其麾下的南通三建,成为了许家印最为倚重的“御用包工头”之一。
之所以称黄裕辉为“御用包工头”,要归功于许家印的另一个亲密伙伴王文银,王文银直接书面称许家印为“许帝”。
当然,在那段日子里,许家印也确实是“许帝”,让谁挣钱,不让谁挣钱,他一句话就是圣旨,而对于黄裕辉和南通三建,许家印也确实特别照顾,恒大的项目源源不断地交给南通三建,账面上的营收和利润数字自然也水涨船高。
在那段“蜜月期”里,黄裕辉每年都会亲自出席恒大的盛典,从许家印手中接过“卓越伙伴”的奖杯,每一年都喜不自胜。
然而,表面的繁荣之下,危机早已悄然滋生。
2019年,恒大突然对其合作伙伴的付款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按项目进度付款,改为项目完全结束后才付款。
这一变化,便面上只是加增加了作伙伴的资金垫付压力和回款周期,但实际是恒大资金链断裂的信号。
黄裕辉和多数老板一样,虽然都感受到了,但为时已晚了,即使他当即踩下刹车,停止了承接新的恒大项目,但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
2021年,恒大债务危机彻底摆到了桌面上,黄裕辉一算账,南通三建被拖欠的款项竟高达惊人的360多亿元!
就是这笔天文数字般的坏账,压垮了黄裕辉和南通三建,南通三建2022年就开始进入破产债务重组。
黄裕辉本人则从2022年起迅速沦为被执行人。截至目前,他名下仍有超过10亿元的执行金额未清偿,而限制消费令更是累计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800条。
南通三建崩塌后,本以为精艺股份能侥幸保全,如今随着拍卖的落槌,黄裕辉的家底被彻底清空。
还记得2018年许家印在恒大战略伙伴大会上给与会者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了很多感谢的话,那煽情场景一度把黄裕辉感动得不行。
如今往回看,那时的许家印就已经做好了打算,一个鞠躬,一句感谢,抵偿所有合作伙伴的欠款。
黄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