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在东北广袤的田野间,数百马力的凯斯纽荷兰拖拉机、收割机轰鸣驶过,勾勒出鲜活的现代农业图景。同时,一个更深刻的议题正等待解答:在土地碎片化、补贴政策倾向普惠产品的中国市场,跨国农业机械巨头如何找到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在10月14日凯斯纽荷兰的田间日活动中,凯斯纽荷兰高管团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中国中高端市场在持续发展,为我们业务的增长创造了充分的机会,我们预期其会持续增长。”
凯斯纽荷兰高管团队接受媒体采访。(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在普惠市场中锚定“价值同盟”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始终绕不开“大国小农”这一基本国情。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全国小农户数量约占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98%以上,其经营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这意味着,约2亿小农户构成了中国农业的生产主体。
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以下简称凯斯纽荷兰)是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之一,1915年首次将拖拉机引入中国。凯斯纽荷兰亚太区总裁卢卡·马纳蒂(Luca Mainardi)表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在这里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当然,我们会继续深耕高端市场。对于一些小型或结构简单的机械设备,我们的竞争力可能相对有限。但我们会持续投入,与合作伙伴一起拓展产品覆盖范围,逐步满足中等需求的农户。我认为这个市场足够大,对希望有所作为的企业来说有足够的增长机会。”
中国农机行业正呈现“整体稳中有升、内部加速分化”的态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传统农机市场承压,而新兴领域爆发。在大中拖市场中,25—100马力中拖销量同比大幅下滑15.53%,而100马力以上大拖销量却同比增长1.57%,这意味着,市场“去低端化”趋势明显。
“国内‘大国小农’的现状也有了一些变化。”凯斯纽荷兰中国及蒙古国总裁李康表示,“从目前我们国内土地改革的情况来看,土地流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小地块汇集成大地块,一些大型的合作社已经出现了积极变化。”
李康补充说:“从补贴政策这几年的趋势变化来看,对于高效大型设备的支持有明显的倾向性,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积极影响。”
中国智能化根基给予跨国企业信心
在活动现场,凯斯纽荷兰也展示了14款面向中国市场的核心产品,涵盖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喷药机等多个系列,其中也有在“中国首秀”的产品,比如目前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CR8.90联合收割机,这台机器能通过智能感应系统与双轴流滚筒脱粒技术,实现脱粒、清选等环节的全程自动调控。
卢卡·马纳蒂表示:“我们今后会继续深耕比较擅长的领域,并引入一些更加适合中国农业需求、农业发展的设计。同时,我们也会依托中国的供应链优势,进一步扩大国产化的比例,来降低我们产品生产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凯斯纽荷兰也正通过“农机云”智能数据管理系统构建差异化优势。凯斯纽荷兰拖拉机产品经理蔚文刚表示,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登录“农机云智能生态平台”,监控所有农机设备,精准掌握地块及作业情况。
李康表示:“中国市场的智能化基础非常扎实,与全球智能化水平领先的国家相比毫不逊色,这让我们在设备研发方面更加坚定了走智能化发展道路的信心。智能化应用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而非单一设备的升级,它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从耕种、田间管理到收割,每个环节都有智能化的需求。未来,我们更希望实现农业生产全链条各环节的智能化贯通。”
李康补充说:“当前,国内农业机械化正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向真正注重质量提升的阶段。这一转变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未来中国市场的潜力十分广阔。”
上一篇:A股三大指数午后再度翻绿 A股三大指数午后触底回升 A股三大指数午后跳水
下一篇:曹操专车司机不让乘客喝车内矿泉水,“专车福利竟然是司机自己掏钱买的?” 曹操专车乘客不付钱司机自己承担 曹操专车司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