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10月14日,光伏板块迎来大涨。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日98只光伏产业成分股中,9只个股创下年内股价新高,包括组件企业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爱旭股份(600732.SH)、横店东磁(002056.SZ)、中来股份(300393.SZ),硅片企业TCL中环(002129.SZ),以及硅料企业特变电工(600089.SH)等。
消息层面上,关于光伏行业是否将迎来新一轮产能调控的关注度日趋高涨。
今年夏季,工信部在7月和8月连续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会议在规格、范围以及内容上均有所“升级”。
其中8月19日召开的座谈会除工信部外另有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位居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核心”位置,承担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责任;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对央企的监管职责;国家能源局是我国能源领域的“大管家”,深刻影响能源行业发展运行;市场监管总局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机构,负责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等工作。
在参会成员的构成上,今年7月的参会者均为光伏企业人士,8月座谈会的参会者扩大到了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发电企业与组织座谈会的国务院国资委相结合,可以猜测有电力央企参与了此次座谈会,而作为大型光伏项目的投资方,电力央企在项目招标环节如改变低价中标的倾向,将对整体市场竞争产生显著影响。
两次座谈会间隙,多项反内卷政策工具出台。
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共10条,聚焦完善政府定价、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等关键领域,剑指“内卷式”竞争。
8月1日,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对41家硅料企业启动节能监察。
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增长”已成为行业共识。
9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主要预期目标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