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伴随大盘回调,银行股迎来久违大涨。中证银行指数全天上涨0.75%,浦发银行(600000.SH)以5.66%涨幅成为当天的板块龙头,渝农商行(601077.SH)、南京银行(601009.SH)涨幅分别超过4%和3%。
不同于此前动辄万亿盘子的大行领涨,银行股此番反弹呈现出新的特点。有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前银行股因为低估值和高股息率受到多路资金追捧,加上此前追求长期投资的配置盘筹码较为集中,国有大行带领行业走出了一波不错行情。但随着市场情绪明显回温,市场资金此番再追银行股更多可能是暂时避险,选择标的的风格已有明显不同,行情会否持续还要进一步观察。
浦发银行领涨
周一(10月13日)午后,银行股震荡走强,支撑沪指逐步止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0.19%报3889.5点,深证成指跌0.93%报13231.47点,创业板指跌1.11%报3078.76点,科创综指、科创50分别涨0.8%、1.4%。全天3600多只个股飘绿。
银行板块迎来久违上涨,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五位。其中,浦发银行涨5.66%,渝农商行涨4.16%,南京银行涨3.79%,重庆银行(601963.SH)、上海银行(601229.SH)、齐鲁银行(601665.SH)、成都银行(601838.SH)、沪农商行(601825.SH)涨幅也在2%以上。
在部分股份行和区域行获得资金追捧的同时,多数国有大行则持续回落,邮储银行(-0.88%)、中国银行(-0.57%)、工商银行(-0.55%)在42家上市银行中领跌,交通银行也跌了0.44%,建设银行收盘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仅农业银行上涨1.17%。
整体来看,当日股价上涨的26家上市银行中,包括1家国有大行、4家股份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其余21家均为城商行和农商行。
事实上,自7月以来,受到市场资金风险偏好回升等影响,银行板块陷入持续回调,指数累计跌幅达14%,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涨超11%、15%。从中证银行指数登顶8570.16点高位的7月10日算起,整个银行板块除农业银行外,其余个股均有不同程度回调。其中,光大银行跌幅最大,接近23%,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浙商银行跌幅超过20%。
同期,农业银行逆势上涨近14%,今天的新“领头羊”浦发银行跌超9%,渝农商行跌近10%,重庆银行、上海银行跌幅超过15%。
对于银行股的久违上涨,上述机构人士表示,市场风格已发生明显变化,或有公募基金避险资金推动,持续性还要观察。
从消息面来看,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
关税冲击如何影响银行股?机构人士普遍认为,从基本面角度看,银行所受影响整体可控;结构上,对外贸业务依赖度更高的沿海区域行冲击更为明显。
银河证券报告认为,关税冲击或再现,银行经营受影响整体可控,防御性配置需求提升。若本轮加征关税落地,一方面,银行受影响整体可控,部分出口导向型经济占比较高地区的区域性银行相关风险需进一步观察。
以全球化布局相对领先的五家国有大行为例,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营收平均占比约10.5%。分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口金额占GDP比重相对较高,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可能较大,出口相关产业链企业外需受冲击可能压制其融资需求,并影响地方就业与居民收入,为当地银行对公和零售信贷以及资产质量带来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关税不确定性加剧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催生防御性配置需求,带来银行配置机遇。银行板块分红稳定,且经过一段时期回调后股息率性价比回升,红利价值有望吸引避险资金流入。
贸易冲突影响怎么看
关税冲击对市场情绪进而资金偏好的干扰,是影响银行板块表现的重要因素。
银河证券报告认为,对A股市场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不过投资者应保持冷静,“A股的天塌不下来”,市场长期运行节奏虽有扰动但并未根本改变。一方面,A股市场目前来看仍处于牛市运行格局中,市场做多情绪依然较高,牛市过程中的急跌是风险也是机会。另一方面,二季度以来,中国版“平准基金”已起到了良好的稳市作用,面对突发大跌行情,稳市机制有望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视角来看,银行中期分红时间临近、银行业绩确定性较高,若年底市场风格趋于均衡,银行板块或有补涨机会。”国泰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婷婷认为,从交易指标来看,截至上周五,银行板块PB估值已回落至0.67倍,处于近五年73%分位数。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为4.11%,对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为2.26%,利差优势仍较为明显。部分业绩增速较高的城商行股息率在5.5%以上。
进入四季度,银行“资产荒”问题仍备受关注。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从对公信贷看,高频基建草根数据显示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恢复仍不明显,但9月末票据利率有所上行、高于去年同期,可能主要由于在央行“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引导下,银行季末大月贷款放量。
“预计9月对公贷款同比多增,票据贴现同比少增。向前看,9月末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始落地,四季度信贷‘资产荒’环境或将出现拐点。”林英奇判断,9月居民信贷也可能同比多增,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7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6万亿元。
马婷婷认为,从基本面展望,银行业绩波动较小,利润基本保持平稳正增长。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达0.8%,全年来看,业绩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另从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银行息差的同比降幅有望持续收窄,利好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