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机构合并组建吉林农商银行后不久,吉林农信改革又有新的落地形式。据湘财Plus不完全统计,农业银行已接收长春发展农商银行、延边农商银行、敦化农商银行、龙井农商银行、白山江源农商银行、乾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梅河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7家农商银行、农信社,及集安惠鑫村镇银行、通化融达村镇银行、通化二道江瑞丰村镇银行3家村镇银行。
农业银行接收7家农商行、农信社及3家村镇银行
据吉林金融监管局官网公布的批复文件,9月底至今,吉林省多家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已变更为农业银行旗下分支机构并开业。据湘财Plus不完全统计,其中:
吉林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朝阳支行等57家机构变更为农业银行长春德惠路支行等名称;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57家机构等更名为农业银行支行。
延边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延边农商银行新桥分理处等102家变更为农业银行延吉前进路分理处等名称;
松原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延边农商银行松原分行等19家营业机构变更名称,变更为农业银行松原铂金支行等名称;
白山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白山江源农商银行金鼎支行等12家机构变更名称,变更为农业银行白山金鼎支行等名称;
通化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通化二道江瑞丰村镇银行滨江支行变更为农业银行通化滨江西路支行;同意集安惠鑫村镇银行清河支行变更为农业银行集安清河大街支行;
同时,同意农业银行集安云水路支行开业,营业场所原为集安惠鑫村镇银行;同意农业银行通化县新风路支行开业,营业场所原为通化融达村镇银行;同意农业银行通化钢城路支行开业,营业场所原为通化二道江瑞丰村镇银行;同意农业银行乾安宇宙大路支行开业,营业场所原为乾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同意农业银行梅河口新合支行开业,营业场所原为梅河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延边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农业银行敦化沿江路支行开业,营业场所为吉林省敦化市丹江街江滨社区沿江路1555号,该场所原为敦化农商银行;同意农业银行龙井龙门街支行开业,营业场所为吉林省延边州龙井市龙门街,该场所原为吉林龙井农商银行。
从已公布的批复文件来看,农业银行已接收吉林省内长春发展农商银行、延边农商银行、敦化农商银行、龙井农商银行、白山江源农商银行、乾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梅河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7家农商银行、农信社,及集安惠鑫村镇银行、通化融达村镇银行、通化二道江瑞丰村镇银行3家村镇银行。
13家机构合并组建吉林农商银行 为省级法人机构
上述变化也意味着农信系统改革有了新的形式。此前8月,吉林农商银行获批成立并开业,系吉林省级法人金融机构,由长春农商银行和四平城区联社、宁江区联社等13家法人机构新设合并组建而成,再逐步吸收合并其他农商银行及发起设立的省内村镇银行,最终实现全省统一法人。
△新组建的吉林农商银行。
公开资料显示,吉林农信系统下辖52家法人机构,包括39家农村商业银行和13家农村信用联社。此外,农商系统还发起设立了51家村镇银行。湘财Plus此前文章提到,部分原有机构不会并入吉林农商银行,而是有其他改革形式。如今,监管机构的批复文件首次确认被农行接收的改革形式已然落地。
据官网介绍,吉林农商银行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永吉县西阳信用社,是省内成立最早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先后由供销社、人民公社、农业银行、人民银行等管理。
截至2024年末,吉林农信全系统资产规模1.1万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约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四分之一。
农信社曾隶属农行管理 1996年行社脱钩
1979年,农信社被划归中国农业银行领导管理。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信社脱离中国农业银行隶属管理关系,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县联社负责监管,农信社成为独立法人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史称“行社脱钩”。
△农业银行。
公开资料显示,农业银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自1979年2月恢复成立以来,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年1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此前,农业银行继8月6日A股流通市值登顶后,9月4日A+H总市值达到约2.55万亿元,又是首次超过工商银行,夺得总市值桂冠。
截至2025年上半年,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2914个,包括总行本部、总行营业部、4个总行专营机构、4个研修院、37个一级分行、410个二级分行、3313个一级支行、19102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42个其他机构;境外分支机构包括13家境外分行和4家境外代表处;控股子公司主要包括综合化经营子公司、村镇银行、境外子行等。
另据半年报披露,农业银行总资产46.86万亿元,在职员工445110人,其中境外分子行及代表处836人,综合化经营子公司及村镇银行7145人。
统筹/新湘财撰文/湘财Plus
*重要说明:湘财Plus所有文章引述的数据或信息均来源于文中所提及公司的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官方发布及媒体报道等公开渠道,并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经得起验证,信息经得起查证。如存在可能的错漏,请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