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万科董事长9个月,辛杰做了什么? 辛杰接任万科会发生哪些变化 万科集团董事长辛杰
创始人
2025-10-13 10:35:45
0

2025.10.13


本文字数:3622,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郑娜

正式担任万科掌舵者约9个月,辛杰宣布辞任。

10月13日早,万科(000002.SZ)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辛杰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与此同时,黄力平被选举为新任董事长。

据披露,黄力平出生于1968年出生,2021年2月至今,任深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2021年6月至今,任万科董事。

此前市场消息称,9月18日,辛杰在深圳参加一个会议后就一直未出现在深圳万科总部的岗位上。截至10月13日,已有25天未公开露面。

辛杰自今年1月起就全面主持万科集团工作,在深铁的支持下暂时保住了万科的信用,并推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减少管理层级,强化总部集权,不过,万科仍然未彻底走出困局。

深铁与万科

目前,在万科集团的官网上,辛杰依然位列管理团队之首。

根据介绍,辛杰于1966年出生,1988年获沈阳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为正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辛杰早年曾在深圳市外贸集团、深圳市长城物业管理公司工作,1998年8月起担任深圳市长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

次年,辛杰又担任了深圳圣廷苑酒店筹备组负责人,涉足酒店管理行业。此后,他历任深圳市圣廷苑酒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这一酒店是深圳早期少有的五星级酒店,也曾是深圳高端酒店的代名词,是华强北的地标。

此后,2004年至2009年,辛杰任深圳市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11月起,辛杰调任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任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党委书记。

辛杰还在在各大深圳国资企业辗转任职的同时,深铁集团也开始介入万科。2017年,在时任董事长林茂德的主导下,深铁集团共斥资超660亿元从华润、恒大手中收购了万科超29%的股权,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并一举结束了长达两年的“宝万之争”。

这之后不久,2017年9月,林茂德退休,辛杰从天健集团调任至深铁集团,接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职务。

2020年,辛杰以股东方代表的身份进入万科董事会,担任董事;2023年,任万科董事会副主席。事实上,自从深铁集团成为万科大股东以来,就有派驻管理层进入万科的惯例。此前,万科副主席一职曾由林茂德担任,直至2017年退休。

在这一时期,深铁集团并未参与万科的具体经营,而是始终延续着林茂德最初承诺的“不干预”原则,两家公司仅在房地产开发的业务上较多合作。

直至2023年10月,受到市场传言影响,万科股债大跌;在11月举行的说明会上,辛杰作为国资大股东代表出席,并明确表示了深铁集团对万科的支持,并提及有丰富的“工具箱”可予以支持。

此后,深铁集团对万科的支持走到台前,如认购中金印力公募基金29.75%的份额、受让万科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受让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49%投资收益权等,直至2025年1月全面接管万科,辛杰也正式接替郁亮,出任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万科自此进入“国资时代”。

向组织结构开刀

辛杰进驻万科的同时,还带来了一支国资背景的高管团队。

根据1月27日万科发布的公告,公司管理层的重大变动,郁亮、祝九胜、朱旭分别辞去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董事会秘书的职务,5名拥有深铁集团等国资背景人士进入管理层,除辛杰外,李锋、华翠、李刚担任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田钧任万科董事会秘书;其中,郁亮留任为执行副总裁。

2月5日,万科又迎来一批新的国资背景高管入驻,涉及战略投资、财务、法务等职能部门。同日,辛杰签署了一份明确管理团队人员职责分工的最新通知。

具体来看,在此轮变化中,辛杰主持集团全面工作;李锋负责开发经营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分管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华翠负责集团办公室事务、人力资源、法律事务等,分管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法务部等;李刚负责集团经营服务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分管物业事业集团、商业事业部等各事业部;田钧负责集团董事会日常运作、投资者关系等。

同时,还有7位万科原高管留任,其中郁亮负责协助董事会主席开展工作,负责战略和房地产宏观研究。

在执掌这家大型房企5个月之后,辛杰在6月末携新管理团队出席了万科股东大会,并表示将与郁亮等一起“并肩攻坚克难,改革化险”。他当时还提及,“我们的团队会越来越团结,越来越紧密,我们将实现1+1>2,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

不过,这个团队很快又发生了新的变化。7月下旬,辛杰正在主持万科新一轮组织架构变革的消息不胫而走,调整方向与招商、保利等央企一致,即减少组织架构层级,将区域权力加速收归集团。

调整后的组织架构

具体来看,在新的组织架构中,集团总部由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投资发展中心、审计监察中心等13个职能部门组成;事业部包含了物业、商业与酒店、长租公寓、物流等八大多元化业务。

最大的变化在于原本的区域层级全部取消,过去的开发经营本部取消,“5+2+2”架构(5大区域公司、2个总公司、2个直管公司)直接变为16个城市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打破了过去传统三级架构,转向两级管控,权限也被上收到总部。

在人员安排上,集团层面的高管如解冻、郁亮、李锋、华翠、韩慧华、田钧等人职务不变。部分万科老将的职务发生变动:原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张海,现任集团首席产品官、集团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原西南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总经理李嵬,现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华东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总经理吴镝,现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在16个城市公司层面上,仅北京公司的总经理由深铁背景的李刚兼任,其余15个城市公司总经理或为留任者,或为老万科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整后,万科总裁一职仍空缺。此次重大的组织变革在8月下旬时就已完成,但直至9月17日才体现在万科集团的官网上。

260亿真金白银托底

辛杰接下万科时,担子可谓沉重异常:2024年,这家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迎来上市34年以来首度亏损,亏损额度超490亿元。万科亦坦承“集团流动性遇到阶段性困难”。

在1月底官宣成为新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后,辛杰就曾表示,在各方及大股东强有力的支持下,新的管理团队将积极实施“一揽子”方案,有信心实现万科队伍稳定、财务稳定和生产经营稳定,并提及“已对今年一季度债务偿付做好了安排”。

此后,伴随着2月初国资背景人员的到位,深铁集团对万科的支援越发直接,从此前的接手项目转变为直接借款,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自2月10日首次提供借款至今,深铁集团已陆续向万科提供近260亿元股东借款,利率低至2.34%,用于支持万科偿还到期债务。

一笔笔借款支撑着万科挨过了上半年的偿债压力。据万科2025年半年报披露,截至8月下旬,该公司完成了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万科就此进入了安全区。从业绩上来看,万科上半年实现收入约1053.23亿元,同比下降26.23%,并且仍处于较为大额的亏损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9.47亿元。

在债务压力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万科短期借款为231.4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347.13亿元,合计约1578.59亿元;同期的货币资金约740亿元,较年初减少16.1%,资金缺口巨大。另据标普发布的报告称,万科在今年第四季度还将有98亿元境内债券到期。

在自身造血方面,受到销售持续低迷的影响,万科今年前9个月累计实现销售额1002.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仍下降超4成,每个月销售额仅在百亿元级别,回血力度较为有限。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流动性,万科一方面在积极处置各类资产,另一方面控制资金流出,基本从公开的土地市场隐身,仅保持小规模获取地块的动作。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万科仅获取6个新项目,总规划计容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权益地价约13.4亿元。这与过去的拿地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

实际上,万科当前的流动性压力仍旧突出,市场上有消息称,万科在与国内主要债权人商讨削减数百亿元私募债务的借贷成本,拟将票面利率从4.3%压至3%或更低。而这些工作,将落到辛杰的接任者黄力平手里。10月13日万科发布公告称,黄力平被选举为公司董事长,他亦是深铁背景。

据万科披露,黄力平1968年出生,1991年获同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4年8月-2018年8月,任深铁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18年8月-2021年2月,任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2021年2月至今,任深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2021年6月至今,任万科董事。

业内人士认为,新任董事长由原董事会成员担任,熟悉万科情况,有利于工作的延续和稳定。个别管理者的调整不会影响企业改革化险的进程。今年以来,在深圳市及有关部门、大股东地铁集团及金融机构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万科改革化险稳步推进,在多重挑战下实现了队伍稳定、财务稳定和生产经营稳定。

微信编辑 | 七三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专用邮箱: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

推荐阅读 得力集团辞退跛脚员工,CEO留言致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传奇对决!今晚利物浦传奇队挑战... 在这个足球迷翘首以盼的夜晚,利物浦传奇队与切尔西传奇队的对决即将上演!你准备好了吗?北京时间今晚9点...
如何判断调表车?改表车!如何在... 调表车是指里程数被人为篡改的车辆。识别这些车辆需要一些技巧和知识。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你识...
11只核聚变概念股年内翻倍,龙... 记者丨朱治宣编辑丨蒋韵国庆期间,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以...
外籍高管背后捅刀!中国企业遭“... 还能这么明着抢?手机贴牌企业转型做半导体,原本可以乘着芯片上涨的东风立稳脚跟,结果却在这个节骨眼,被...
新加坡商人吕文扬与雕刻艺术的不... 在世人眼中,新加坡商人吕文扬的形象往往与精明的商业头脑、果断的投资决策以及在国际贸易领域所取得的卓越...
藏格矿业:子公司恢复锂资源开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0月13日,藏格矿业公告,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1...
深夜,暴涨!芯片,重大利好! ... 美股芯片巨头突传重磅利好。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间,OpenAI宣布与美国芯片巨头博通达成战略合作,...
中国资产爆发,阿里巴巴涨近6%... 记者丨余纪昕编辑丨曾芳 刘雪莹今晚美股大涨,中国资产大爆发,黄金白银再创新高!北京时间10月13日,...
金桥信息: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0月13日,金桥信息公告,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
珀莱雅任命财务负责人,毕马威欧... 珀莱雅赴港上市进程加速。10月10日,珀莱雅发布关于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的公告,空缺良久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