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真正的较量,来了。
1
稀土反制升级
中国又出手了。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多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我看了一下,本次出口管制涉及中重稀土、稀土设备和原辅料、超硬材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尤其是自11月8日起,新增对钬、铒、铥、铕、镱五种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至此,所有中重稀土元素均已纳入中国出口管制范围内。
中国的稀土管制并非一时兴起,是有清晰脉络的。
早在2001年,相关稀土技术就已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2024年10月,中国开始实施《稀土管理条例》,将稀土全产业链纳入严格监管,从开采到进出口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
如今的管制,正是此前政策的延续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官媒的表述很有意思:
中国的稀土管制,目标始终是“规范出口”,而不是“禁止出口”。相关管制政策始终保持开放性与非歧视性,既未针对特定国家设置壁垒,也为合规贸易预留了充分空间。
这是在点谁,不用多言。进一步看,中美新一轮的谈判即将开启,双方都希望多准备一点牌,美国将对中国生产的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收费,还准备进一步收紧半导体管制;对中国而言,稀土正是王牌之一。
那么,为什么是稀土?
2
中国稀土,太硬了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稀土太重要了。
这里简单介绍下,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
例如镧用于合金材料和农用薄膜、铈大量应用于汽车玻璃、钕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钐应用于原子能反应堆、钆用于医疗核磁共振成像、铽用于飞机机翼调节器、铒军事上用于激光测距仪、钬用于制作光通讯器件……
有机构做过测算,每生产一辆汽车,需用掉1kg的稀土;生产一台人形机器人,会用掉约4kg稀土;生产一架F-35战斗机,需用掉417kg稀土。
可以说,现在几乎所有高精尖产品,都离不开稀土。
第二,中国的稀土产业太强了。
稀土很重要,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底气非常足。
看储量。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稀土储量达4400万吨,占全球近49%的储量。当年产量27万吨,占全球的69.2%。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已经探明的储量达到1亿吨以上,占据全国稀土存储总量的83%,占全球总存储量的半壁江山。
而且,中国也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
看技术。中国在稀土精炼和高端磁体制造方面掌握核心科技,控制着全球超过90%的稀土精炼产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也由中国主导,全球产量超过90%。
看产业链。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从原材料的开采、冶炼、分离、加工,循环回收等五个环节,均能够自主完成。
正因此,稀土掐住了西方国家的“七寸”。美国国防情报公司Govini的报告显示,超过1900种美国武器系统的关键矿产都依赖于中国的稀土供应。典型的美国空军最新型号F-47战机,中国此前限制出口的钆、铽、钇、镝等4种稀土就被广泛应用于其核心系统。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充足的稀土,美国的高端科技和先进军事,都得不到保障。
3
稀土已成王牌
鉴于此,中国对稀土进行出口管制之后,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急了。
在日本,铃木汽车突然宣布,因来自中国的含稀土关键零部件短缺,其畅销车型“Swift”的生产线被迫暂停。
在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发出紧急预警,称由于中国对稀土元素和磁体的出口限制,欧洲汽车供应产业已受到严重冲击,多条生产线和工厂被迫关闭。
美国更是紧张,国防部评估报告指出,若中国全面切断稀土出口,其军工生产线将在六个月内瘫痪。
更早的时候,福特汽车已因稀土磁铁短缺暂停了芝加哥工厂探险者SUV的生产;印度Bajaj Auto警告称,电动车产能将遭遇“严重影响”……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稀土这么重要,西方国家为啥不自己搞?
他们也想过。这些年,为了摆脱依赖,欧美一直想发展自己的稀土产业。
例如美国很早就从其他国家寻找稀土供应,涵盖越南、巴西和澳大利亚等。欧盟也出台法律,稀土资源力争在2030年之前实现“去中国化”。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2016年的时候,美国政府问责局曾发布一份关于稀土材料报告,据估算,美国可能需要15年才能建成国内稀土供应链。彼时,美国400个稀土创业公司中,进入生产阶段的不到5家,能够量产的只有两家,其中一家还有中资背景。
究其原因。长期以来,凭借军事霸权和美元霸权构筑的壁垒,美国本土只侧重于金融和高端科技的掌控,其他生产环节,基本都在全球完成。原料、组装、生产、物流……都可以买。
而中国,产业链的完整度则高很多。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分类标准,中国是唯一拥有全部大、中、小工业门类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战略层面。美国很多政策,都是从短期考虑,遇到啥问题就解决啥问题。中国不是,考虑问题相对长远。我们的产业链,布局几十年,原料、生产、仓储、物流、市场……一应俱全。芯片被卡脖子,自己造就是了!折腾上几十年,总归能搞出点名堂。
稀土也是,遥想解放前,中国的稀土工业几乎为零,稀土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上世纪70年代,中国才开始布局稀土产业。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稀土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90%以上。
但如此地位,却没有让中国得到应有的收益。上世纪90年代,中国稀土产业无序扩张,新增大量产能,产业恶性的竞争,让稀土这一宝贵的资源卖成了白菜价。21世纪初,稀土价格甚至只有1990年的四分之一。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2014年工信部发布了《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工作指引》,开始组建稀土大集团。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成立,相继整合了南方稀土、五矿、中铝和广东稀土。
2025年8月,工信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稀土监管层级、管控范围、指标落实的全面升级。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小、散、乱的行业局面,提升了行业集中度,使得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定价权大幅提升。
几十年的积累迭代下来,稀土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王牌”。
最后,借用网上的一个语录来收尾:
光刻机的镜头、光源和精密运动控制需要镧、钍、钇等稀土材料和稀土永磁电机。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光刻胶、薄膜材料、刻蚀与清洗试剂需要铕、镧、钇、铽、钽、铈等稀土材料。
所以ASML不能卖给中国的光刻机、TSMC拒绝给中国代工的芯片、NVIDIA不能卖给中国的芯片……都不要再用中国的稀土了,自己去想办法!
看到底是谁卡谁的脖子?谁能耗得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