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岚
“今天是云栖大会的10周年,云栖大会起源于阿里云的开发者大会,是广大开发者推动了中国乃至全球的云计算、AI和科技行业的发展。所以,在演讲之前,我想特别向开发者们致以最高的谢意。”这是今年9月24日云栖大会主题演讲的开篇语,来自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
从地方站长聚会到全球科技盛会
云栖大会的数年演变堪称中国云产业发展的缩影。
它的前身是2009年的地方网站峰会。对于当时参会的200多家地方网站负责人而言,“云计算”大概还是遥远而陌生的词汇。
两年后,大会演进为“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彼时的云计算行业还完全是美国大厂的天下,几乎没有中国声音。初出茅庐的阿里云也尚且稚嫩,甚至有参会者在会后感叹“一个主精力在做电子商务的公司,技术实力,还确实尚不雄厚”。
转眼到2015年。根据IDC的研究数据,截至上半年,阿里云已成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并成为全球公共云计算市场的第五名。而在当年的双十一,阿里云首次将集团部分支付和交易链条切换到公共云计算平台上,成功应对了当天14万笔/秒的交易创建峰值和8.59万笔/秒的支付峰值,从而成为全球首家有能力支撑核心交易系统的云服务商。随着阿里云的声势日益壮大,它的开发者大会也影响力日升,并在2015年正式更名为“云栖大会”,“定居”杭州的云栖小镇。
十年后的2025年,在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下,阿里云的全球市场份额进位为第四名,而旗下的通义大模型凭借超 6 亿次全球下载量和超17万个衍生模型,成为使用量世界第一的大模型系列。
金秋9月,来自50余个国家的2000多位科技精英、500余家臻选参展企业、超12万观众共聚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他们或探讨或倾听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未来,也见证300多台AI终端产品和200多个智能体的发布。而这场盛会,已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瞩目的风向标。
而云栖小镇中这一曾经落寞的传统工业园区,也借着阿里云的东风,蜕变成为云计算产业及空天信息产业的创新试验场。
2013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在云栖小镇正式发布规模达5000台(5K)的“飞天”集群。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大规模通用云计算平台,也是全球首个对外提供5K级服务能力的平台。
目前,借力可支撑海量数据处理的强大算力,云栖小镇先后迎来了航天五院杭州中心、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智元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在空天产业崭露头角,不断拓展产业边界。
十年时间,云栖大会见证着阿里从电商公司向科技巨擘的华丽转型,见证着云栖从传统工业园区向高科技特色小镇的破茧重生,也见证着中国互联网科技的重心从基础互联网服务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战略转移。
云智深度融合的新纪元
今年大会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清晰指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吴泳铭在本次云栖大会上抛出了“超级人工智能”宣言。
他提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ASI。同时,吴泳铭系统性地阐述了通往ASI的三阶段路线图:智能涌现、自主行动、自我迭代。
吴泳铭认为,当前行业正处于上述路线的第二阶段,即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接下来,将向第三阶段“自我迭代”演进,实现AI通过物理世界数据自主进化,全面超越人类。
同时,吴泳铭断言:“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他认为,未来大模型将成为主要的工具接口,而“所有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将会通过大模型相关工具执行任务”。而Agent将替代目前的商业软件,且“每个人都将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Agent”,并由超级AI云来承接无数Agent对海量计算资源的需求。
基于此,阿里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因而通义千问一以贯之地坚持了开源路线,优先打造AI生态;同时,阿里云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AI云计算网络”。
从技术展示到产业赋能
阿里云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其在大模型领域的全面进展——接连发布了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领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该模型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总参数超过万亿。在聚焦Agent工具调用能力的Tau2-Bench测试中,Qwen3-Max取得突破性的74.8分,超过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
下一代的基础模型架构 Qwen3-Next 及其系列模型也在此次大会登场。通过混合注意力机制、高稀疏度的 MoE 架构以及多 Token 预测(MTP)机制等多项创新,做到仅激活3B ,性能就可比肩千问 3 旗舰版 235B 模型,同时训练成本较密集模型 Qwen3-32B 大降超 90%,长文本推理吞吐量提升 10 倍以上,为未来的大模型树立了效率优化的新标杆。
除了大模型,阿里云还展示其在AI基础设施和开发生态方面的全面布局。硬件层面,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可高效支持多种AI芯片。网络层面,新一代高性能网络HPN 8.0采用训推一体化架构,可支持单集群10万卡GPU高效互联。
Agent开发框架成为另一大亮点。阿里云发布全新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帮助企业高效开发具备自主决策、多轮反思和循环执行能力的Agent。
同时,云栖大会也从单纯的技术展示向产业赋能加速转变。今年大会专门设立“AI超级交易所”,深度链接Agent供给方与产业需求方。现场展示的300多款AI终端产品和200多个智能体,覆盖医疗、金融、制造、交通等众多领域。
结尾
随着算力竞赛、模型迭代和应用创新继续加速,云栖大会的故事远未结束,即将开启下一个十年的征途。
正如云栖小镇的“飞天”雕塑上所镌刻着的,“坚持你相信的,相信你坚持的”——从云计算到人工智能,从大模型到Agent应用,技术路径不断变化,但阿里云乃至中国科技界,对创新的坚持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