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8座金矿,港股第二大IPO敲钟!
作者 | 刘钦文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黄金的光芒再次照亮港股市场!
9月30日,紫金矿业(2899.HK)拆分的紫金黄金国际(2259.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一开盘即大涨65%,截至今日收盘仍保持了68.48%的涨幅,报收120.6港元/股,总市值3165亿港元。
作为今年中国香港市场第二大IPO,公司以71.59港元/股的发行价向全球发售3.49亿股,募资净额约244.7亿港元,吸引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IC、高瓴、贝莱德等29家全球顶级机构组成的豪华基石阵容。现场,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上台敲锣。
图片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公众号
紫金黄金国际不仅是今年港股市场第二大IPO,其上市也让“紫金系”的总市值突破万亿。目前,“紫金系”共有紫金矿业(601899.SH、2899.HK)、龙净环保(600388.SH)、藏格矿业(000408.SZ)三家上市公司,今日三家公司的市值分别为7824亿元、191.65亿元、915.91亿元。加上紫金黄金国际今日成功挂牌上市,四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在今日一举突破万亿,达到1.18万亿元。
从福建上杭的地方矿企到全球矿业巨头,紫金矿业通过二十余年的产业深耕与资本运作,已构建起覆盖矿产资源、金融投资、产业链服务的庞大体系。但光鲜数据背后,全球化运营风险已成为悬在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紫金黄金国际8座核心矿山分布在中亚、南美、非洲等地区,部分区域地缘政治不稳定、政策连续性不足。例如,其在哥伦比亚的武里蒂卡金矿曾遭遇“黄金大劫案”;哈萨克斯坦矿山则面临当地税收政策调整的潜在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营收占比达100%,如何平衡 “全球扩张” 与 “精细管理” 成为首要难题。
01
拥有8座金矿,
年入30亿美元
紫金黄金国际是从紫金矿业分拆而来的国际金矿业务平台,整合了紫金矿业在中国以外的所有黄金矿山,主要从事黄金的勘查、开采、选矿、冶炼、精炼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紫金黄金国际坐拥8座境外金矿,位于南美洲、中亚地区、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分别为武里蒂卡金矿、诺顿金田金矿、罗斯贝尔金矿、奥罗拉金矿、吉劳/塔罗金矿、阿基姆金矿、左岸金矿、波格拉金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4年末,紫金黄金的黄金储量856吨,位居全球第九;黄金产量40.4吨,居全球第十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矿产资源量估计约为11.762亿吨。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黄金国际位于海外的金矿还曾经发生过“黄金大劫案”。
紫金黄金国际母公司紫金矿业于2019年12月斥资13.3亿加元(约合70.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一家位于哥伦比亚的一家大型金矿公司——大陆黄金。
大陆黄金100%持有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权益,这座金矿也是大陆黄金的核心资产。当时紫金矿业的公告称,收购将为公司带来强劲的利润和现金流。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哥伦比亚最大的独立金矿。同时,紫金矿业也将增加矿山黄金产量约20%。
根据紫金矿业官网,武里蒂卡金矿目前金资源量达312吨,平均品位为6.75克/吨。
来源:紫金矿业官网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哥伦比亚当地滋生出了一批非法矿工,他们从“海湾帮”(Gulf Clan)那里获得进入矿道的途径、保护和设备。“海湾帮”是一个约有7000人的武装民兵组织,他们沿着通往美国的路线贩运可卡因和移民。该组织为非法矿工占领紫金矿业的矿道,以换取一部分“战利品”。
2023年,在金矿的矿道中,非法旷工与紫金矿业人员双方冲突激烈,紫金矿业的安保人员还要在幽闭的通道中抵御投掷过来的爆炸物和AK-47突击步枪射过来的子弹。
2023年有两名金矿安保人员遇害,另有数人受伤。而在2023年5月,紫金矿业也曾公告披露了该事项。
报道显示,在紫金矿业的矿山以及哥伦比亚其他地方均有非法矿工和“海湾帮”在活动,哥伦比亚没有能力将这些非法矿工从“地下战场”中清除出去。当时甚至“和稀泥”,希望避免可能危及平民的暴力冲突。
该消息一度登陆微博热搜榜一。
紫金矿业在2024年11月就该事件发布情况说明,称“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场条件制约,武里蒂卡金矿被非法采矿组织控制和盗采了浅部部分高品位矿体,给大陆黄金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损失的资源确切数量尚需核实。”
不过,据紫金矿业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盗采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从财务数据来看,紫金黄金国际近年来业绩确实增长迅速。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8.18亿美元增长至29.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8.2%。更引人注目的是利润增长——归母净利润从1.837亿美元增长至4.8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1.9%。
2025上半年,紫金黄金国际营收达19.97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5.2亿美元。
02
紫金矿业身兼股东、客户、供应商
近三年半,紫金黄金国际的业绩令人振奋,这背后紫金矿业除了是紫金黄金国际大股东外,也是其最大客户及主要供应商。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为紫金矿业集团、贵金属及其他有色金属精炼商以及贸易公司。2022年-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2.75亿美元、17.69亿美元及25.17亿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0.2%、78.2%及84.2%。
其中最大客户紫金矿业集团贡献的收入分别为5.98亿美元、6.36亿美元及12.73亿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2.9%、28.1%及42.6%。
不仅如此,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也高度集中,截至2024年,有67.35%的应收款项来自最大客户。
并且黄金行业周期性波动对盈利的冲击,已成为紫金黄金国际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业绩与金价呈现出显著的 “放大效应”——2023 年国际金价同比上涨12%时,其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61.9%,远超金价涨幅;但2022年金价仅出现小幅回调,净利润增速便从2021年的45%骤降至11.2%。
这种 “顺周期加速增长、逆周期快速收缩” 的特征,根源在于矿业企业固定成本占比高的行业属性。《招股书》显示,2024年,紫金黄金国际的黄金开采成本达1458美元/盎司,占售价(2288美元/盎司)的63.7%。
此外,“全球化布局” 与 “本地化合规” 之间的复杂博弈仍在升级。
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波格拉金矿项目,2019年因未获得巴新政府特别采矿权延期申请。直至2023年4月,紫金矿业才与巴方达成协议,尽快启动波格拉金矿的全面复产。而在2020-2021年停产期间,波格拉金矿累计亏损约为5.66亿元。
03
万亿“紫金系”版图有多大?
提起紫金矿业(601899.SH),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还是63岁董事长陈景河迎娶38岁妻子的八卦事。但实际上,“紫金系”早已构建起一个横跨多种金属品类、掌控多家上市公司的“紫金系”资本版图。
资本运作层面,“紫金系” 早已构建起多层次的融资网络。除了A股(601899.SH)和H股(2899.HK)双上市平台,紫金矿业还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涉足金融领域,旗下持有紫金保险等金融牌照,形成 “产业造血 + 金融输血” 的闭环。
紫金矿业源于1986年成立的上杭县矿产公司,1993年改组成立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此时的业务还只是开发建设紫金山金矿。2000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后,2003年11月在香港上市。
此后,紫金矿业扩张的步伐便一发不可收拾。2005-2007年,紫金矿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1.43%,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98.13%。2005年,紫金矿业正式决定向海外扩张。
2008年紫金矿业登陆A股,股价出道即巅峰,上市半年后才止跌。但公司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受到影响。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自2008年先后收购青海威斯特铜业40%股权和紫金铜业49%股权实现完全控股至2021年,紫金矿业共有67笔并购交易,其中44笔已经签署协议或实施完成,绝大多数是公司(或通过子公司)购买资产,并且基本是现金交易。其中包括下图所示的卡莫阿铜矿、BOR铜业、Timok铜(金)矿等重磅交易。
资料来源:紫金矿业官网
这里面陈景河功不可没。过往这些年里,陈景河曾多次在国际铜价、金价的低谷期,用相对较低的价码获得比较优质的资产,而“买买买”的资金,则来自发行公司债、超短期融资券等融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紫金矿业官网显示,紫金矿业目前已在国内17个省(区)和海外17个国家拥有超过30个重要矿业基地,公司海外资源储量、产量、利润和员工人数均超过国内,矿产铜、金、锌产量中国第1,分别位居全球第4、第6、第4位。
《福布斯》2025全球上市企业2000强榜单中,紫金矿业位居全球上榜黄金企业第1位,全球金属矿企第4位。净资产收益率居《财富》世界500强榜全球金属矿企第1位,利润居全球金属矿企第4位。公司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居A股上市公司第21位。
来源:紫金矿业官网
在这期间,紫金矿业不止买矿,还买上市公司,实现控股或参股多家上市公司。
2022年,紫金矿业斥资超17亿元获得了龙净环保(600388.SH)控股权。截至2025年6月30日,紫金矿业仍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1.08%。
2022年11月,紫金矿业旗下金山香港或其全资子公司拟收购招金矿业(1818.HK)6.54亿股H股股份,占招金矿业总股本的20%,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成为招金矿业第二大股东。截至2025年6月30日,仍持股18.2%。
2024年9月,龙高股份(605086.SH)公告称,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南方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龙高股份原控股股东龙岩投资集团、文旅汇金及兴杭国投合计20%的股份,成为龙高股份第二大股东。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股比例未有变化。
2024年10月30日,紫金矿业以8.33港元/股的价格,认购万国黄金集团(3939.HK)1.65 亿股,总代价为13.74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股16.98%。
2025年1月16日,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藏格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等签署协议,以35元/股的对价收购藏格矿业3.9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4.82%,交易金额共计137.29亿元。
交易完成后,紫金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藏格矿业股份3.95亿股,占比25.99%,紫金国际成为藏格矿业控股股东。
不过,由于“买买买”,紫金矿业近年来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流出,2022年至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509亿元、-339亿元、-322亿元。为了支持并购,公司频繁融资,截至2024年底,其账面货币资金316.91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达487.48亿元,资金缺口逾百亿。
此外,紫金矿业的营收增速从2021年的31.25%下降到2024年的3.49%,短短3年,增速放缓近十倍。虽然2024 年净利润因金、铜价格飙升再创新高,但核心业务的黄金与铜2024年产量增长有限,利润增长主要依赖价格因素,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从福建上杭的地方矿企,到坐拥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破万亿的 “紫金系”,紫金矿业用二十余年的 “买买买” 走出了一条全球化扩张的激进路径。紫金黄金国际的成功上市,既是其黄金业务专业化运营的里程碑,也将 “紫金系” 的资本版图推向新高度。
但光环之下,隐忧始终如影随形。武里蒂卡金矿的 “地下战场”、波格拉金矿的停产亏损、超百亿的资金缺口、高度依赖金价的业绩波动,以及对母公司紫金矿业的客户与资金双重依赖,都在拷问 “紫金系” 的全球化管理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如今已68岁,未来谁能接棒掌舵这一庞大的矿业帝国,也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
万亿市值的背后,是 “扩张” 与 “稳健” 的博弈,是 “规模” 与 “质量” 的平衡。毕竟,矿业的周期漫长,想要在全球资源的博弈中走得更稳、更远,不能仅靠抓住一时的红利。你对“紫金系”还有何了解?欢迎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