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354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编者按:
「品类报告」是餐饮老板内参出品的全新栏目。基于全行业视角,洞察潜能品类,拆解流行密码,捕捉未来走势。本期,我们关注从爆红到回归理性的品类——贵州酸汤火锅。
2023年,酸汤爆红,其中贵州酸汤火锅细分品类热度迅速走高,“酸鲜”风味直接从“麻辣和清汤”双王鼎立的火锅味型中杀出重围,主打贵州酸汤味型的火锅店如雨后春笋涌现。
随着贵州酸汤热度飙升,头部火锅品牌紧跟热门品类,或上新贵州酸汤锅底,或成立子品牌,使得这一区域性味型加速走向全国。
受限于品类小众属性,在经历2023品类爆发和2024年洗牌期后,2025年,贵州酸汤火锅赛道重新回归理性。在这个尚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赛道里,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品牌努力发光。
2023年,火锅赛道多了个“新物种”——贵州酸汤。横空出世的贵州酸汤,一跃成为当年新晋顶流,热度仅次于牛油锅底,被餐饮人称为“新宠”。
先来看看近五年贵州酸汤火锅市场规模走势:
2020-2022年,贵州酸汤火锅品类扎根在贵州及西南部分地区,未进入主流餐饮统计。2022年中旬,“贵州村超”等文旅IP带动旅游消费,酸汤作为地方美食受到关注。
2023-2024年,贵州酸汤火锅品类强势爆发,以贵州为中心进击全国市场。2023年是贵州酸汤火锅爆发元年,市场规模估算70-80亿元。2024年贵州酸汤火锅持续走热,市场规模估算突破100亿元。
2025年,贵州酸汤火锅品类增速放缓,全国多地出现门店缩减的情况,品类在高增速后进入冷静期,市场开始竞争出清,整体行业走向标准化、成熟化。据餐里眼数据分析,2025年其市场规模估算150亿元,已是云贵菜系中的核心品类。
整体来看,贵州酸汤火锅的渗透路径呈现出清晰的“中心辐射”模式,即以贵州为品类发源地,率先覆盖云贵川等西南口味相近区域,随后凭借独特的味觉记忆点,快速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消费城市渗透。
不过,尽管热度高涨、增长迅猛,但贵州酸汤火锅品类在餐饮市场中仍体量较小。据餐里眼数据统计,目前其品类门店总数为9000家左右。门店增长情况自2022年起大幅增长,2023年-2024年间增长持续高涨并达到顶峰,进入2025年增长开始放缓。
当地方餐饮被一一发掘,餐饮行业热衷于寻找小众细分品类做出差异化,贵州酸汤是其中一个。
在门店分布上,贵州作为品类的核心发源地,门店数量分布较为集中,占比较高约40%,同时贵州酸汤火锅逐渐从贵州蔓延至其他城市,如广东、四川省等南方市场居多。从城市分布来看,新一线和一二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较高,达到约78%。
在门店业态上,贵州酸汤火锅的业态构成相对简单,约有45%属于区域连锁品牌,大多诞生在华东、西南等地,代表品牌如王奋斗、黔夺夺、笔记安顺、黔家婆等。他们凭借标准化运营、供应链和营销能力等实现快速扩张,在全国拥有数十家或上百家门店,是近两年门店增速迅猛、推动酸汤火锅迅速出圈的主力军。目前,贵州酸汤火锅代表品牌正围绕多个核心城市群形成规模效应,但未出现全国性的绝对头部品牌。
贵州酸汤风味在网络平台迅速传播至全国市场,各地陆续出现贵州酸汤火锅个体店或区域小连锁品牌。这类独立个体餐厅占比大约35%,门店市场分散度高,但更强调正宗贵州酸汤口味。
贵州酸汤火锅蹿红背后,离不开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变化——强调性价比、追求小众风味、满足打卡经济。
根据餐里眼数据显示,全国贵州酸汤火锅的价格带从30元到100元以上价位不等,综合来看,消费者在全国大多数连锁贵州酸汤火锅店用餐,人均花费大约在80元上下。
从客群画像来看,18-35岁的青年占比较高约56%,是社交平台上活跃度最高的人群,他们追求新鲜、健康和高性价比,热衷于探索发现新奇餐厅,并传播分享;其次是36-55岁的中年客群占比约22%,他们注重品质和与体验,是家庭聚餐的决策者。
在消费者的选择理由中,集中在口味、性价比、食材新鲜度和品牌口碑。贵州酸汤的地方风味标签属性非常强,对大部分客群而言,首要选择在于尝鲜,体验正宗贵州酸汤口味。
此外,色泽明艳、橙红透亮的酸汤锅底,配上鲜切牛肉、各色菌菇、时令鲜蔬……一场“视觉先行”的小众风潮,也让贵州酸汤火锅天然符合当下“漂亮饭”的出圈标准。
这种天生的上镜体质,让贵州酸汤火锅广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总播放量超7亿次;在小红书平台则有超过36万篇相关笔记。
通过餐里眼数据分析,贵州酸汤火锅在社交平台上已是“漂亮饭”代表之一,综合平均分达到72分,成为年轻人可分享、可炫耀的社交货币。
从区域走到一线,从街边走进商场。
本土酸汤火锅品牌,悄悄崛起。市场布局正在从区域走向一线城市,通过增设新店型彰显品牌力。餐里眼数据显示,贵州本地品牌贵厨酸汤牛肉在营门店共计29家,其中18家集中落地在2023年至2025年5月期间,门店集中位于贵州,今年已经走出贵州,布局深圳和南京市场。
从火锅品类属性看,贵州酸汤火锅门店经营面积集中在中大型门店,50㎡-300㎡占比约80%。
集社交和聚餐特性,火锅门店面积要有足够的空间,通过向大众直接展示门店来强化链接,同时不同面积的门店所具备的价值是各有所长。
例如,50㎡-100㎡门店多位于社区,主打性价比和高复购;100㎡-200㎡是标准主力店型,分布在商场或商圈里面,平衡用餐体验和效率,有利于快速覆盖商圈和客群;200㎡-300㎡的大型门店,以旗舰店或形象店为主,注重空间设计和社交属性,能够迅速帮助品牌出圈和树立形象。
从选址布局看,部分贵州酸汤火锅将门店选址选在商场或商圈,客流聚集地快速打响品牌势能。
有近260家的黔家婆·贵州酸汤鲜牛肉火锅,商场店占比达到73.08%,超100家店的黔夺夺贵州酸汤火锅,商场店选址占比达到约80.5%,王奋斗贵州酸汤牛肉火锅商场店占比近乎80.7%。
但一度风靡全网,成为餐饮创业好项目的贵州酸汤,在今年开始遭到了一些“质疑”。不少餐饮人都表示:很多店倒闭,贵州酸汤火锅没搞头了。
事实上,尽管贵州酸汤火锅热度飙升,可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个小品类身上的确正出现越来越多的难题待解决:
其一,绝大部分消费者对贵州酸汤的认知仍显不足。
更多消费者只认“酸味”却不分“红白酸”,市场教育成本高昂。无论是走标准化路线的品牌还是坚持独特工艺的品牌,都面临着共同问题:除了猎奇的初尝者,谁会成为品类持续的复购客群?是追求健康饮食的白领?还是喜好酸口的特定地域人群?清晰的客群定位是突破认知之困的前提。
其二,坚持小众风味,还是迎合大众味蕾?
相较于辣味型的成瘾性,酸汤口味成瘾性较弱且具有一定侵略性,并非所有消费者都能第一时间接受。同时,不少贵州酸汤火锅品牌坚持“手工发酵”特色工艺,保留小众风味,但口味适应难度较高。如何在不失本味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本土化改良,降低尝试门槛,同时保持风味的正宗性,是当前品牌面临的两难选择。
其三,“有品类无品牌”的现状,短期内难以突破。
目前,贵州酸汤火锅品类中最为突出的困境其实在于,消费者心智中对于“贵州酸汤火锅”的品类认知远强于任何单一品牌认知。大多数品牌形象模糊、缺乏独特品牌价值,多仍停留在区域性经营,不具有全国影响力。如何提升品牌价值,从“卖酸汤”升级到“卖品牌”,建立深刻的品牌市场辨识度,才是品牌持续发展与突围的关键。
2025年,贵州酸汤火锅品类已告别野蛮生长阶段,进入理性发展期,三方投资与品类创业者对待拓张更加谨慎,对于品类动向的看法也愈发冷静。
从未来品类的整体发展路径来看,迈过野蛮生长与竞争出清后,现阶段理性发展的贵州酸汤火锅品类,将更加聚焦于差异竞争力,市场也将出现更加明显的分化:精致“漂亮饭”路线与大众性价比路线并行;符合大众味蕾、具备稳定供应链的品牌,加速连锁化路线,强调小众风味、坚持手工传承的品牌,深耕小而美品质路线。
但尚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贵州酸汤品类,最终的竞争焦点依然会回归品牌化,谁能首先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贵州酸汤火锅=xx品牌”的强消费心智关联,谁才能赢得品类未来。
总体来看,归于冷静的贵州酸汤火锅品类依然存在一定市场机会,不过从产品到品牌,从供应链到消费体验,品类全面升级战已然打响,在更精彩也更残酷的下半场竞争中,唯有尊重市场、坚持产品品质、深耕品牌价值的参与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