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
最近刷到个热梗:年轻人就该去有山姆超市的城市。
将“山姆超市”与“超级城市”画了等号,而那些没有山姆超市的城市,被一句“不推荐”判了“社会性死亡”。
评论区瞬间分裂,一边骂“为了博眼球硬搞对立”。当然,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赞同。
二
不着急站队,咱先看看山姆超市选址要求。
先说最核心的消费力门槛:优先经济发达城市,商圈7-10公里辐射人口得达到80万+,目标客群家庭年收入还得20万往上。单这一条,全国95%的区域就被拦在门外。
再看山姆现在的国内布局:长三角23家(上海6家最多)、珠三角16家(深圳5家领跑)、北方8家(北京占4家)、中西部10家(武汉4家最密集)。
1996年进中国,29年才开了不到60家,连不少强二线都还没轮到。
这哪是“选城看山姆”?明明是“山姆只选有钱的城”。把“山姆超市”和“城市价值”绑死,一来是本末倒置,二来这本质上就是个换了个马甲的老话题。
三
十几年前很多地方招商流行开展“星巴克大战”。
那时只有少部分发达地区星巴克已经满大街了,但还有更多的地方为了引进一家星巴克而较劲。
谁先引进星巴克,谁就觉得脸上有光,甚至把它当“城市档次认证”。
于是,星巴克在众星捧月中身价水涨船高,引进它除了地段要求之外,还要有额外的装修补贴。
如今,星巴克早已不是 “高级感”代名词,于是“山姆超市”被抬了出来。
从星巴克到山姆超市,将城市“标签”化,无非都是同一种博流量的方式罢了。
四
如何选城市,其实官方早把答案列好了。例如,超一线、一二线,又例如,“中心城市”等等。
除了城市等级,根据产业结构各个城市也有明确的发展规划。
比如你想搞互联网,去杭州、深圳准没错;想做制造业,珠三角、长三角是大本营;而从事飞机制造产业,那西安、沈阳、哈尔滨却是更合适的选择。
城市选择,无论是规模,还是产业,都有明确的官方资料可以参考,只是绝大部分人懒得看而已。
所谓的“山姆超市城市论”,听听乐呵就行。真不知道怎么选,查官方信息比刷视频靠谱多了——毕竟你的人生,不该被一个标签绑架。
上一篇:从车库创业到冲刺港股,魔视智能3年亏超6.6亿元 从车库创业到冲刺港股,魔视智能3年亏超6.6亿元
下一篇:熊猫乳品年内6次减持累计682万股,乳品贸易业务承压,发力植物基与C端市场 熊猫乳品并购事件 熊猫乳品股东为啥一直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