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事件后,罗永浩一度跑到香港、日本暂避风头。
但很多粉丝却意外发现,9月22日,他竟然准时出现在“交个朋友”的直播间,和老搭档朱萧木一起带货。
老罗回来了吗?没有,这场直播并不是老罗本人,而是罗永浩和百度合作,深度“预制”的“数字人”。
可对于这道“预制菜”,直播间鲜少有人感觉到“异常”,甚至觉得直播状态比平时还要好,发挥异常稳定。
“这数字人效果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这是罗永浩对自己数字分身的评价。
今年6月15日,罗永浩第一次使用数字人直播,6小时的直播里,有1300万人次观看,带货数据高达5500万元,超过了日常带货的均值。在部分3C、食品等核心品类上,数字人带货单量全面超过了罗永浩真人直播同期数据。
今天我们都在讨论预制菜,也知道预制菜的趋势不可逆。
而在直播带货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袭来:
“数字人主播”正在从概念走向实用,从辅餐升级为主餐。
其实数字人直播并非新鲜事物,很早之前,刘强东就尝试过用数字人带货,但效果很一般。
究其原因,就是“五毛特效”,数字人不够真,讲话机械,口型话术对不上号,表情也不自然,活脱脱一个文字复读机。
但从罗永浩的数字人直播,却展现了不一样的效果。
不仅讲话语气、动作和真人如出一辙,就连抖机灵、甩包袱的段子,都比真人好玩。
比如9月22日的直播,“罗永浩”在现场调侃称,
“百度最近股价大涨和他有着不小的关系,不知道直播间有没有持股的朋友,很适合再来一单汾酒庆祝一下。”
9月以来,百度港股的股价已经涨超50%,创近两年的新高,市值逼近4000亿港元。
“罗永浩”的这番话,既切合热点,又巧妙营销,观众很难意识到这是个数字人。
当然,能让数字人“成精”,也是因为幕后百度团队的功劳。
今年4月,百度推出了“高说服力数字人”技术,其核心技术依托文心大模型4.5 Turbo,在协同视觉、内容理解等多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成就,实现了数字人和真人的“形神音容全模态统一”。
形象一致不是终点,讲话一样才是核心。
毕竟观众喜欢的,就是老罗的那张嘴。
为了模仿老罗的嘴,百度慧播星通过海量数据训练,结合商品特性与罗永浩人设量身定制了直播剧本,可以还原其惯性动作、表情等细节,做到如同真人一样自然。
而且百度甚至实现了业界首个双数字人互动直播间,罗永浩与助播朱萧木的数字分身配合自然,能够插科打诨、玩梗不断。
老罗说,自己不反对预制菜,而是追求高质量的预制菜。现在看来,他不仅追求预制菜,还追求“预制人”。
而且,还真让他给搞成了。
罗永浩的数字人直播,在外界来看,可能只是个新鲜玩意。
但对于很多罗永浩的同行们来说,却感受到了威胁。
毕竟数字人给罗永浩带来的赋能是实实在在的。
6月的那场直播,开播仅26分钟,GMV就超过罗永浩真人直播1小时的战绩,这彻底颠覆了业界“数字人带货力不及真人”的固有认知。
更重要的是,极大节约了直播成本。
罗永浩人在香港,并不影响他在大陆带货赚钱,这种“能力”,同行怎么可能不眼红。
哪怕是一家小的带货公司,请一个优质的主播,每个月都要付出不少成本。
据百度副总裁平晓黎透露:
“相比真人直播,AI直播的成本节约可达80%。一个普通的真人直播间,从布景、主播到中控策划,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且真人一天最多播5-6小时,要想24小时轮播,至少需要四班倒。但使用慧播星,商家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以几乎零成本的方式,多了几个具有风格特色的带货主播。”
对于普通商家而言,真人直播每月场地、设备、人工成本最低也要上万元,而百度单个数字人的制作成本已控制在千元左右。
而且数字人具备24小时不间断直播能力,真正实现了“睡觉时间也在赚钱。”
更何况现在的数字人直播已经不是五毛钱特效,从机械播报到情感交互,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比如罗永浩数字人,就能够实时回应观众提问——评论里有人留言问“Labubu能用吗?”,“罗永浩”回答:“没准喝了能写出更好的歌”。
其实,一些行业头部玩家已经开始使用老罗的方案。
2025年的“618”期间,超过50%的头部品牌已经开始使用AI数字人主播进行长达72小时的连续直播。
老罗之外,李佳琦也在通过数字分身提升效率,一些中腰部主播也开始转向“AI+真人”混合模式。
数字人直播不只是技术替代,头部企业已经看到了AI的能量:
打破直播电商的“不可能三角”,让低成本、长时长、高转化同时实现成为可能。
AI的兴起,带火了英伟达的市值。
数字人的兴起,也让百度的股价节节走高。
在中国的AI应用落地上,百度无疑是走在了最前列,从文心大模型,到现在的百度搜索、百度文库全面接入AI工具,整个AI的生产力应用产品,百度均已打通,而且都很好用。
而为了推动数字人技术普惠化,百度也在近期宣布推出了两大计划。
一是“梦蝶计划”:通过流量扶持、超头主播数字人打造、预算扶持,实现百度优选超头主播的数量倍增。
二是“繁星计划”:将再次追加10万个慧播星数字人,投入1亿元数字人消费补贴、千万级别的运营扶持,帮助更多的普通人、中小企业开启数字人直播。
和英伟达高价买铲子的思维不同,百度的打法,是通过技术普及,不断降低AI及数字人的使用门槛。
比如百度慧播星推出的真人“一键克隆”功能,只需最低上传3分钟视频,就能同步复刻真人形象和声音,让普通人0门槛开启AI直播。
去年,百度优选月开播主播数同比增长了281%,月买家数增长177%,GMV实现翻番,数字人直播GMV增长超过11倍。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约41.2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85.3%;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0.5亿元。
对于行业的预测,资本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投票。
百度集团股价的大涨,就是实例。
前不久松鼠AI的创始人栗浩洋就表示,用松鼠AI教育孩子,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已远超同龄人的年级水平。
2021年因为双减,松鼠AI营收清零,负债累累,但就是凭借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和开发,现在已经把产品卖到了美国,去年的公司营收高达3.24亿美元。
有时候,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如何应用。
未来的直播江湖,不会全是数字人的天下,但善于利用数字人的玩家,无疑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这场变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