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六度冲刺,奇瑞终上市,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诞生 21年六度冲刺,奇瑞终上市,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诞生
创始人
2025-09-25 15:45:42
0

募资91.45亿港元,港股年内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首次公开募股)终于落定。

9月25日上午,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盘股价即涨超10%。截至当天15时,奇瑞股价报32.180港元,上涨4.72%。

21年路漫漫,六度冲击上市。年少时曾立下“不成功就跳长江”誓言的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如今已两鬓斑白,他身着西装,敲响这记迟来的钟声。

在这个资本市场最坎坷的车企故事里,奇瑞走过“多品牌战略”的弯路,也曾背过复杂股权结构的包袱,还在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之外观望了几年。如今,资本市场的门已推开,新战场正等着奇瑞。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敲锣庆祝奇瑞汽车上市。企业供图

21年六度冲刺,奇瑞终叩资本门

从2004年首次启动到2025年最终落定,奇瑞的上市之路堪称中国汽车行业最漫长的“马拉松”,其间六次尝试均未果。

这段坎坷历程始于其早年“身份”问题。为获取生产资质,奇瑞曾在2001年将20%股权划转至上汽名下。这一历史遗留的复杂股权结构,成为其2004年首次IPO及后续多次冲刺的核心障碍。

挫折接踵而至:2007年第二次尝试因经营压力与金融危机中止;2009年第三次计划则受阻于多品牌战略引发的内部混乱及股东人数超限。该战略虽于2012年被叫停,但资源分散已导致业绩下滑,上市进程一再搁浅。

此后,奇瑞屡败屡战。2016年,奇瑞新能源借壳计划因缺乏独立资质告败;2019年混改后,大股东青岛五道口的资金链断裂再断上市之路;2022年,股权问题使其再度受挫。

转机来源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安徽芜湖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芜湖建投成为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终于厘清了长期纷乱的股权。与此同时,奇瑞年销量创下历史高点,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奇瑞今年2月第七次递表,并在8月通过备案,为这场长达21年的资本长跑画上句号。

奇瑞汽车此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发行价格为30.75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91.45亿港元。引入了13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旗下HHLR、景林资产、大家人寿、国轩香港等知名机构以及国资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等。

燃油车撑起利润半壁江山

回顾奇瑞上市与发展历程,“出海”和“燃油车”已经成为奇瑞的标签。这也意味着,奇瑞的新能源,有点晚。

2023年是奇瑞新能源规划的重要分水岭。当年,奇瑞纯电动车带来的营收从上年的109亿元“腰斩”至51亿元。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奇瑞的销售情况。招股书截图

可以说,直到2023年,奇瑞的新能源规划仍在“纠偏”,新能源车业绩下滑体现的正是奇瑞转型的“阵痛”。

当年奇瑞制定全新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出iCAR和智界,打造了星途旗下高端新能源车序列星纪元,奇瑞、捷途品牌下分别推出新能源序列风云、山海。

作为奇瑞集团的领头人,尹同跃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2023年10月,他公开坦言,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要做到后来者居上”。


在2025年中国汽车论坛上,尹同跃说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内卷与价格战的双重压力,并自嘲奇瑞在新技术应用上“胆子小”。


奇瑞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了自己“全球化”“新能源”“智能化”三大战略方向,不难看出公司的转型之心。


2022年、2023年、2024年,奇瑞的新能源车所带来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3.2%、4.9%、21.9%;其中纯电车型营收占比分别为11.8%、3.2%、8.8%。到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的新能源车营收占比攀升至27.3%,纯电车型营收占比也达到11.7%。奇瑞的新能源车型所带来的营收占比持续增长。


今年8月25日的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尹同跃宣布智界品牌开启2.0时代,表示“所有的产品线品牌都要为智界让道”,凸显奇瑞对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重视。

出海新天地,年收入近千亿

若将视线从国内市场暂时移开,便会发现奇瑞早已在海外市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其出海业绩,已然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势。

今年8月,奇瑞汽车共计销售新车242736辆,其中出口12.9万台,同比增长32.3%,创下单月出口新纪录。可以说,整个8月,平均每21秒就有一台奇瑞汽车卖向海外。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的乘用车销售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91.52亿元、745.33亿元、978.68亿元、246.68亿元,在企业整体乘用车收入中占比35.3%、49.3%、 39.7%、40.0%,基本维持高位,有四成的收入来源于海外。

亮眼的出海成绩,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得到印证。奇瑞邀请了5000名海外经销商、车主与嘉宾前来,其展台堪称全场“最国际化”,高调为海外业务“秀肌肉”。

不过,奇瑞汽车仍要防范风险。奇瑞汽车在报告中披露,由于海外市场竞争加剧、俄罗斯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提高进口汽车的报废税,海外市场销售的毛利率相较于整个往绩记录期间出现下降。


奇瑞四成收入来自于海外。招股书截图

研发投入超百亿,仍在破冰前行

营业与利润的增长,给了奇瑞IPO的底气。如今奇瑞汽车一年的研发投入已超百亿元。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27.61亿元。

不过百亿资金砸下去,效果未必立竿见影——从研发到市场,向来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这些年,奇瑞的技术输出与品牌高端化进程被质疑缓慢。尽管奇瑞推出了iCAR、智界等新能源品牌,以及风云、山海等序列,但高端化成效有限。

与此同时,奇瑞新能源车型整体盈利能力较为薄弱。奇瑞现在旗下有五大品牌,分别是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然而,星途品牌乘用车的毛利率逐渐下降。奇瑞解释称,这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市场毛利率相对较低。

iCAR汽车的销售在2024年刚刚实现了正毛利,但智界的销售在2024年仍然为负毛利,奇瑞汽车解释称这是因为智界仍处于销量爬升阶段。

根据招股书,奇瑞此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五个方面: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10%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这一募资方案也反映出奇瑞未来的战略重点——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化布局,巩固其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冠军的地位。

借助上市资金,奇瑞正欲实现研发强化、产品高端化与新能源盈利突破,将身上“传统车企”烙印撕掉。

资本市场的钟声已经敲响,这既是漫长跋涉的里程碑,也是全新征途的启航点。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赛道上,壮阔天地间,奇瑞仍在破冰前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巨力索具:主业不动摇,磨砺“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五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发展的标尺。“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股价翻倍背后业绩亏损18亿,首... 在经历一场剧烈攀升后,首开股份的股价“过山车”终于迎来了急速下坡。继9月22日录得14个交易日内的第...
协和专家吃头孢过敏进抢救室 9月21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在家因感冒自行口服一颗头孢菌素,不久出现心率飙升、面色发...
秦洪看盘|强者恒强,A股主要股... 李晶昀 AI图周四A股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分化的态势。其中,近期持续走强的AI核心主线持续走高,且此主...
“7岁孩子抱店员大腿哭喊着要吃... 01.西贝删除公关文02.大阪世博会LABUBU联名周边引争议03.理想称i6未上市就被造谣抹黑04...
恒指收跌0.13% 恒指收跌0... 港股收盘,恒指跌0.13%报26484.6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89%报6379.19点,恒生中国...
车机AI智能体全新突破:不止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愈加引人瞩目。20...
聚焦安全痛点 工信部拟出台汽车...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
“红包雨”又来了!明天2家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叶麦穗银行中期“红包雨”即将来临,沪农商行公告称,拟于9月26日发放现金红利...
誉帆科技IPO:研发投入落后同... 近日,上海誉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誉帆科技”)在深交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