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绩未达标赔偿763万。
作者|金雯
编辑|刘钦文
窝在沙发刷剧时,你有没有想过:手机连的WiFi、电视里的4K画面,都是怎么“跑”到家里的?其实背后藏着个“不插电的小帮手”——小区机房里有根主光纤,要把信号分给整栋楼几十户人家,靠的就是一个不用插电的“信号分流器”,它就是无源光器件的一种,默默把光信号分成多路,没电源也能稳定干活。
简单说,无源光器件是光信号的“交通指挥员”,不需要外部电源,只靠光学原理(比如光的折射、耦合)就能处理光信号——比如把一根光纤的信号分给多户(分路)、把不同波长的信号合并在一根光纤里(复用)、或者让光信号只往一个方向传(隔离),核心就是让光信号高效、稳定地“走对路”。
在光通信行业技术迭代的浪潮中,蘅东光通讯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专注于无源光器件的制造商,正站在资本市场的十字路口。凭借与AT&T、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的合作,在全球光通信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预计于9月25日进行“上会大考”。然而,其《招股书》披露的财务难题与对赌困境,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跨境经营的复杂性与资本博弈的残酷性。
01
海外市场的蜜糖与砒霜
蘅东光是专注于无源光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正冲刺北交所。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无源光纤布线、无源内连光器件及相关配套业务三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光纤连接器、光纤柔性线路产品、配线管理产品等光纤布线类产品以及多光纤并行无源内连光器件、PON光模块无源内连光器件等内连光器件类产品。
蘅东光的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2022-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蘅东光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6.13亿元、13.15亿元、10.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0.65亿元、1.48亿元、1.4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75.9%、79%、87.62%及90%。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企业,蘅东光的业务版图呈现出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这种市场结构使其深度嵌入全球光通信供应链,产品通过AFL、Coherent等美国企业,进入AT&T、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等终端客户。
由于光通信行业科技属性较强,下游市场的竞争格局为少数大公司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蘅东光在销售业务中遵循“大客户战略”,也使得其整体客户集中度较高,各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比例分别为66.74%、67.85%、76.97%和79.87%。
对第一大客户AFL的依赖也有增无减。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对AFL销售金额占比达到了58.22%。同期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至3.91亿,规模占当期营收38.3%。
北交所对蘅东光上述情况的问询主要聚焦在销售真实性与增长合理性。公司回复称,AI数据中心建设热潮驱动AFL采购激增,新产品超大芯数光纤预端接布线总成以及原有单双芯及分支连接器产品销售规模均大幅增加,公司与AFL的合作规模变化与客户逐年增长的业绩趋势相匹配。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逐渐增多,美国多次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此前特朗普曾公开表态称,美国对于半导体关税的税率可能高达25%-100%。对此,蘅东光“曲线救国”,于2024年末至2025年初,以412.26万美元收购越南海防富兴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当地工业用地及房产,进一步推进越南生产基地扩建。
然而美越关税又生变故。8月7日起,美国对越南制造且本地增加值≥35%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100%产品可降至10%;对中国等第三国商品经越南简单加工(如贴标、组装)被认定为“洗产地”的转口贸易商品,征收40%的惩罚性关税。
在此背景下,蘅东光又根据Shelter协议在墨西哥当地设立生产场所,利用当地对美出口关税优势规避贸易壁垒。
Shelter模式是一种专为外国企业在墨西哥设计的业务运营框架,通过本地Shelter服务商提供合规资质、行政支持和资源整合,使企业无需在墨西哥注册独立公司即可快速开展生产活动,显著降低初期风险和成本。
近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同意继续执行现行《美墨加贸易协定》,即使美国征收关税,但绝大多数出口商品不存在关税壁垒。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副所长步少华认为,在美国对华关税尚未取消、‘美墨加协定’树立起‘原产地规则’等排他性贸易壁垒的背景下,中资企业赴墨投资设厂能为其打开进入北美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一个窗口,也有助于企业打开对外输出优质产能的渠道。
02
因业绩未达标赔偿763万
上市期限还剩3个月
作为一家由60后陈建伟于2011年创立的企业,蘅东光的股权架构与资本协议变动,始终围绕其实际控制人展开。
《招股书》显示,陈建伟为高中学历,持有中国香港籍及美国永久居留权,合计间接持股比例达45.69%。加之其外甥女林婷婷间接持有的19.58%股份,陈建伟合计控制公司65.27%的表决权,股权控制力稳固。
蘅东光凭借其在光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客户资源优势,吸引了深创投、鲲鹏一创等多家机构投资。天眼查显示,2017年10月,深创投联合红土投资、红土创客以增资方式入股,成为首轮机构投资者,具体金额未披露。
2022年11月,鲲鹏一创、福泉贰号、福泉叁号、博中创新、恒盈瑞林等机构参与增资扩股,均未披露金额;2024年11月,招证冠智、赣州鲲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通过大宗交易的交易方式成为蘅东光的新增股东,交易单价为19元/股。
机构的入股并非没有代价。早在2017年10月,蘅东光便与深创投、红土投资、红土创客等三家机构签订协议,约定业绩承诺与补偿、股权回购等条款。
其中,业绩承诺为约定蘅东光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平均实现净利润不低于4000万元。股权回购触发条件为2021年12月31日仍未实现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最终蘅东光并未完成该业绩,因此于2020年11月以定向分红形式,向上述机构支付763.73万元补偿款。
2020年8月,该补充协议又修改为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平均实现净利润不低于4000万元。股权回购触发条件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前仍未实现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
另一边,2022年11月蘅东光引入鲲鹏一创、福泉贰号等新一批投资机构时,签订的增资扩股协议仍保留特殊权利:投资方享有优先认购权、共同出售权、回购权等,回购权的触发条件为若2025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上市,投资方有权要求公司或相关股东回购股权。其他权利则在公司上市申报日自动终止且自始无效。
2024年2月,蘅东光与深创投、红土投资、红土创客又签订补充协议,将回购触发条件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仍未实现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改为截至2026年12月31日仍未实现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
经蘅东光测算,股权回购条款触发时,需承担的回购金额为1.6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蘅东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3亿元。
9月25日,蘅东光即将面对上会大考,若未能如愿,那些与“上市失败”绑定的股权回购义务,便可能重新激活。你认为蘅东光能赢得这场“赌局”吗?说说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