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不对,白搭!
甭管成没成,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某些战略的看法似乎还挺乐观。
9月22日晚间,金字火腿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拟以不超过3亿元,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取得中晟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下称:中晟微)不超过20%的股权。
受此消息提振,9月23日,金字火腿开盘一字涨停。
论跨界的必要性?
本质上,目前这笔交易并未进入最后确认阶段,双方只是签订了初步的框架约定,包括金额、交易方案等,而且只是与标的公司的主要股东达成了意向。
所以,后面这笔交易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的。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先看看,金字火腿为何会盯上中晟微?
最直接的原因,是金字火腿看好AI产业趋势和光通信行业的市场前景。
市场研究机构CignalAI首席分析师Dr. Scott T. Wilkinson认为,AI的发展几乎改变了所有光通信领域的市场预测,数据中心内部带宽呈现爆炸式增长,推动了高速光模块的需求。
2024年共有2250万只光模块被部署,预计2025年将达到3450万只;2025年高速光模块市场将达到140亿美元,到2029年来到240亿美元左右。
中晟微由数位美国光通信芯片设计公司核心研发人员于2019年归国创立。2024、2025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未来独角兽TOP100”、“杭州准独角兽企业”榜单。
公司专注于400G/800G/1.6T及以上高速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的研发设计,涵盖TIA、Driver等高速电芯片,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AI)、云计算、5G/5.5G接入网、电信城域网等数据中心及算力中心的各种高速互联系统设备。
中晟微为光模块企业提供核心电芯片的,属于光模块产业链上游的芯片设计企业。从其业务布局来看,公司在高速率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的布局更为全面,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技术上来看,公司还是有前景和具备国产替代能力的。
此外,近几年金字火腿的业绩表现也颇为波折。受行业需求疲弱、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火腿生产、销售量齐跌,金字火腿上半年净利降25%。过去几年,金字火腿试图通过跨界来振兴公司发展,但并没有取得好的结果。
站在中晟微的角度上来看,公司规模和资金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尚未盈利。2025年1-7月,中晟微营收仅为51.11万元,净亏损为2037.42万元。
可行吗?
按照金字火腿的计划,本次交易将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增资将按照标的公司投前10亿元至13亿元的估值进行。
第一轮增资金额为1亿元,若按照标的公司中晟微投前10亿元的估值计算,以202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增值率达9710%。这在侧面反映了此次投资存在的高溢价风险。第二轮增资在特定芯片验证成功后实施,金额不超过2亿元。
更何况,中晟微的市场份额较小,需要花不小的时间和精力来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当然,最后敲定结果如何,需要看后续的进展。而且,交易成功只是第一步,后面有很多经营方面的工作要做。如果公司的战略决策不当或执行不到位,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和业绩表现。
从金字火腿的历史过往案例中来看,多数投资项目以投资终止或资产转售结局。
比如,2016年,金字火腿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的形式持有中钰资本51%股权,想以中钰资本为发展平台,进入大健康产业,将医药医疗大健康产业为公司新增主业。
2018年8月,金字火腿和中钰资本分道扬镳,施延军将金字火腿持有的51%中钰资本股权出售给相关回购方。这次跨界不仅以失败收尾,还造成巨大资金损失,双方还因纠葛对簿公堂。
2023年,金字火腿豪掷4.01亿元入股AI企业银盾云科技,试图提振业绩。但最终还是通过转让股权获利,这种短炒式资本运作暴露了主业增长乏力的焦虑。
结语
跨界除了看缘分,也得看执行。既然金字火腿历史上跨界都不是很成功,不如还是好好聚焦主业吧。通过新渠道、产品健康化的改造,积极开发火腿延伸产品;优化升本,提升生产效率等手段双管齐下。
毕竟,金字火腿这块招牌,还是有含金量的!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