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本文字数:255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黄思瑜
封图 |AI生成
9月18日,A股市场先扬后抑,三大指数早盘均创出阶段性新高,但午后集体回调。两融余额在前一天首度站上2.4万亿元关口,后市资金动向和行情受到市场关注。
截至17日,两融余额达到2.4054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1%,仍低于2015年的峰值4.73%。杠杆资金青睐的行业主要为电子、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等行业,9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较多的个股也多为近阶段涨势不俗的热门股。
18日早盘,A股市场整体涨势喜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创出阶段性新高,其中沪指逼近3900点,但午后集体下跌,最终三大指数分别收跌1.15%、1.06%、1.64%。
在业内看来,A股前期高速上涨之后,多空力量可能会博弈一段时间,其中高估值的科技股在缺乏连续宽松支撑下相对承压,但中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两融余额首度站上2.4万亿
随着A股市场震荡上行,杠杆资金也陆续跑步入场。9月1日,两融余额创出历史新高之后,持续刷新历史数据,到17日首度站上2.4万亿元关口。
较前一个交易日,17日的两融余额增加127.92亿元,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约为2.51%。其中,融资余额达到2.3885万亿元,也刷新历史纪录,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49%,17日净买入127.11亿元;融券余额则为169.22亿元,也呈现增加趋势。
两融市场活跃的背后,个人投资者数量呈现增加态势。根据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披露的数据,9月1日,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61.48万名,到16日增加至765.70万名,17日持续增加至766.11万名。机构投资者数量则呈现小幅波动态势。
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也有所波动,9月17日的数量为54.9679万名,相较16日增加1.5975万名,但相较1日时减少4.1676万名。
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呈现增长态势。9月17日,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81.8726万名,相较16日增加2159名,相较1日时增加5.1464万名。
近一段时间杠杆资金青睐的行业趋同。截至9月17日,电子、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两融余额位居前列,金额均超过1000亿元。相较而言,综合、美容护理、纺织服饰行业的两融余额较少,均不足100亿元。
在9月1日~17日,融资净买入额较高的行业为电力设备、电子、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净买入额在100亿元~330亿元。国防军工则遭到融资客大量撤离,被净卖出25.29亿元;轻工制造、石油石化、农林牧渔、煤炭等行业也遭遇资金净流出。
个股方面,受杠杆资金青睐的多为近期涨势较好的热门股。截至9月17日,16只股票的融资融券余额超过100亿元,其中东方财富(300059.SZ)、中国平安(601318.SH)的两融余额超过240亿元,中信证券(600030.SH)、贵州茅台(600519.SH)、比亚迪(002594.SZ)的两融余额也靠前,近期热门的胜宏科技(300476.SZ)、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宁德时代(300750.SZ)、寒武纪(688256.SH)的两融余额也位居前十。
9月1日~17日期间,阳光电源(300274.SZ)最获融资客青睐,获得净买入51.8亿元,胜宏科技、先导智能(300450.SZ)、宁德时代、中际旭创、寒武纪、新易盛、中信证券、东山精密(002384.SZ)、立讯精密(002475.SZ)等股票获得融资净买入的金额也较高。
多空博弈将持续,进一步向上突破需要时间
在杠杆资金刷新历史纪录之后,9月18日早盘,A股各大指数也纷纷创出阶段性新高,但午后变盘。
当日,沪指早盘创出3899.96点的新高,但午后持续下跌,直至尾盘有所反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综指也是类似情况。截至收盘,沪指跌1.15%,收报3831.66点;深证成指跌1.06%,收报13075.66点;创业板指跌1.64%,收报3095.85点;科创综指微涨0.26%,收报1643.0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3.13万亿元,较前一日大幅放量7584亿元。
类似调整在9月以来多次出现,9月2日~4日期间,A股连续3个交易日下调。“加速上涨过程中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属于正常波动,并不代表上涨行情一定结束。”上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花小伟说。
在花小伟看来,止盈盘、2021年以来的套牢盘形成的空头与认可牛市的多头将会博弈相当长一段时间,市场不会持续出现明显的调整,但想要进一步向上突破也需要时间,8月的加速上涨局面可能转换为高位震荡的态势。
“在这样的行情中,我们认为结构性的机会仍然可观,建议关注光伏、电池、黄金、稀土、创新药、人工智能、券商、机器人等相关机会。”花小伟称。
从最新的消息面情况来看,美联储9月启动年内首次降息,备受市场关注。当地时间17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最新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完全符合市场预期的常规降息,似乎缺乏惊喜和戏剧性。”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称,点阵图公布后,短端利率与权益市场一度走强,但随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政策仍具限制性,市场迅速修正,整体反应偏淡。
关于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券商分析师对第一财经称,“短期对A股、H股的预期基本已经释放,中长期利好市场”。
展望A股后市,张迪也称,价值与蓝筹板块受益于稳定现金流和利差改善仍具优势,高估值科技股在缺乏连续宽松支撑下相对承压,但中长期仍然乐观。
“中国股市不会止步,年内股指还有新高。”国泰海通策略团队的依据有三点:第一,中国转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降低,能见度提高是估值重估的重要前提;第二,无风险收益系统下沉,股票市场机会成本降低,资产管理需求井喷和增量入市成为历史必然,也远未结束;第三,制度变化对股市估值具有关键影响,经济政策、资本市场改革提振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改善风险认识。此外,全球宽松在即,中国反内卷和增量经济支持举措也有望进一步加码,继续看升中国股市行情。
方正证券也认为,多重积极利好因素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一是经济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二是A股估值较低,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三是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四是分红回购不断增加提高投资者回报;五是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微信编辑| 夏木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专用邮箱: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