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一体化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在近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在全行业推行反内卷下,供应链上下游已经有价格回升迹象,当行业回归到高质量的有序发展中时,光伏行业的需求会持续增长,“相信公司作为具备多技术差异化产品、全球化布局完整、成本费用控制好等特点的企业会率先看到业绩的改善。”
尽管未在业绩会上直接给出盈利拐点预判,但澎湃新闻注意到,晶澳科技在日前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中透露了2026年净利润转正的预期。
草案显示,其员工持股计划将2025年至2026年作为业绩考核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公司需达成该考核年度净利润目标方可归属。在第一个归属期(考核年度2025年)考核指标为“以2024年净利润为基数,净利润减亏不低于5%”,第二个归属期(考核年度2026年),考核指标是当年净利润为正。
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滑36.01%,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5.8亿元,同比增亏。这已是其连续三个季度亏损。中报称,受近年来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影响,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对比同期整体承压下行,同时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导致公司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同为一体化龙头的另外三大光伏组件制造商同样深陷亏损泥淖。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光伏组件价格较2023年时的高点腰斩。为了维持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也卷入低价抢单,全行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恶性循环。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绿能(601012.SH)、晶澳科技、天合光能(688599.SH)的合计亏损额高达109.76亿元。
业绩会上,有投资者就中报“增收不增利”但现金流改善的现象提问。晶澳科技对此回应,这一反差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折旧与摊销等非付现成本在现金流计算中予以加回,提升了经营现金表现;二是公司加强了运营资本管理,经营性应收应付净额的减少,带来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积极流入。“这表明公司现金流质量正在发生积极的结构性改善。”
谈及在业绩承压、现金流相对紧张时期动用数亿元资金进行股份回购的考量,晶澳科技称,回购主要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目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健康,货币资金储备充足,且已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承诺函》,回购金额占公司货币资金余额比例较小,不会对公司的经营、财务、研发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晶澳科技今年2月公告,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随着光伏企业围绕海外市场份额的竞逐日益白热化,赴港上市已成为吸纳更多国际资本、支撑海外产能扩张的新路径。晶澳科技、钧达股份(002865.SZ)、中润光能、英发睿能、阳光电源(300274.SZ)是这股热潮中的主角。
业绩会上晶澳科技表示,目前正在积极回复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反馈意见,及补充提交2025年半年度数据工作,后续将根据赴港上市的进展情况依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9月16日,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发布关注公告,就晶澳科技上半年业绩亏损一事发表意见。
东方金诚受托对晶澳科技及其发行的“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下称晶澳转债)进行了信用评级。2025年6月20日,东方金诚对晶澳科技主体及“晶澳转债”进行了定期跟踪评级,维持晶澳科技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维持“晶澳转债”信用等级为AA+,评级结果自评级报告日起至到期兑付日有效。
东方金诚称,已通过向企业电话沟通、查询公开资料等方式了解到晶澳科技上半年业绩变动原因,同时关注到后者在今年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量仍保持行业前列,未来将通过加强运营管理、控制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式改善盈利能力。东方金诚将持续关注晶澳科技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及时披露相关事项对晶澳科技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以及对“晶澳转债”债项信用等级可能产生的影响。
上一篇:富临精工子公司获宁德时代15亿元预付款;*ST创兴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丨公告精选 富临精工和宁德时代合作最新消息 宁德时代投资富临精工
下一篇:预制菜风波后,西贝一门店称大豆油已全部更换,门店师傅正接受菜品标准培训 西贝莜面村预制菜风波介绍 西贝预制菜风波后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