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者失眠,空仓者焦躁:拉锯的3900点如何参与? 持仓者 持仓者应对策略
创始人
2025-09-15 08:43:38
0

点击上图▲锁定福利

两周多以前,沪深指数终于站上3800点,接下来就是一段“漫长”的博弈周期,此时此刻,持仓者纠结于 “该止盈保收益还是加仓等突破”,空仓者观望 “真突破信号何时出现”,市场弥漫着 “磨人” 的震荡感。

比起大盘的拉锯,各类热点板块却如同潮汐般快速轮转。AI、新能源、消费等赛道轮番吸引目光。

市场的短期波动永远充满噪音,但决定长期价格的定价逻辑从未改变。今天吴晓波频道九月新课《未来三年的股市核心赛道与投资逻辑》领教营上线。课程从市场的中期趋势出发,精选出10大核心行业,从行业定价逻辑、价值分析,到行业轮动规律,建立一套寻找好行业的底层方法论。助力投资者能在对的时间,站到真正有潜力的赛道上。

大家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加入本期领教营:

1.单独购买本期课程

2.加入超级会员,畅学全年10期领教营。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为什么

当下的市场更需要看懂定价逻辑?

2025年的A股市场,在经历年初的震荡后,逐步走向分化与重构。在当下的市场内部,估值裂痕愈发显著——一边是部分AI算力龙头顶着百倍PE高歌猛进,另一边是许多传统行业巨头在个位数PE的泥潭中挣扎。

当下市场的核心矛盾,正是认知与价值的错配:

为何寒武纪上半年利润仅10亿,市值却高达6000亿?

为何京东上半年盈利170亿,市值却徘徊在3000亿?

为何一些尚处亏损的航空公司,股价却能逆势走强?

这并非市场失效,而是资本市场定价逻辑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PE、PB估值框架在新技术、新业态冲击下,常常“失灵”。其背后,是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从单纯的当期盈利,转向了对未来盈利的持续性、成长性、以及稀缺性的综合博弈。

五大原则

构建动态估值分析体系


▶▷原则1:盈利>资产,市场只认“真金白银”。

资金只认可能转化为股东利润的价值。反之纵使资产多、雇员多、社会贡献大,若无法盈利,也难获资本青睐。

参考当下的市场,“钢铁企业净资产千亿,市值可能不足百亿;创新药企净资产寥寥,市值却能轻松破千亿。差别在哪?不在资产,而在盈利的“质”与“势”。

市场真正关注的是“持续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而非冰冷的资产数字。比如白酒企业,看似资产不多,却能通过品牌溢价持续产生高利润,市盈率(PE)常年高企;而某些重资产行业,即便净资产庞大,若盈利停滞,市净率(PB)再低也无人问津。

关键指标:市盈率(PE)远比市净率(PB)重要。PE反映的是“按当前盈利,多少年能回本”,而PB仅代表资产账面价值,无法体现盈利质量。


▶▷原则2:持续>短期,市场是“长期主义者”。

2020-2022年特殊时期,航空业巨亏数百亿,市值却没跌反而震荡回升。当时很多人不解:“公司都快亏光了,为什么还值钱?”

这里的核心逻辑是:短期亏损不可怕,长期盈利模式崩塌才致命。

市场定价的是“未来所有盈利的折现”,短期冲击不影响长期逻辑。航空业是典型的“牌照垄断”行业,特殊时期终将过去,龙头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并未受损。事实也证明,特殊时期过后航空业盈利快速恢复,股价早已回到高点。

普通人最容易犯的错:把短期亏损当成“价值毁灭”,却忽略了行业的“不可替代性”。真正的好行业,要看它穿越周期的“持续赚钱能力”,而非单季度的盈亏。


▶▷原则3:成长>当下,市场为“未来”定价。

假设有两家公司:A公司今年赚10亿,但未来每年利润下降到1亿;B公司今年赚1亿,未来每年增长到100亿。按20倍PE估值,A公司市值20亿,B公司市值2000亿——同样的起点,只因“成长性”不同,估值差了100倍!

市场对“从1到100”的爆发期企业最慷慨。

股票的核心价值是“未来盈利的增长空间”。半导体、新能源车等赛道之所以能享受高估值,正是因为市场预期其盈利会持续爆发。2021年新能源车PE高达120倍,但随后两年盈利翻倍,估值反而被“消化”,股价继续上涨。

投资启示:别盯着“现在赚多少”,而要问“未来能赚多少”。高成长行业的短期高PE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增长的低PE”。

▶▷原则4:宏观>微观,估值锚由“大环境”决定。

如果你同时关注A股和港股,会发现一个现象:同一家公司,A股股价往往比港股高30%-60%。这不是“港股低估”,而是“宏观原则”在起作用:

市场的定价,永远离不开宏观环境。流动性(利率)、制度环境、投资者结构都会影响估值中枢。比如货币宽松时,市场钱多,PE中枢会上移;货币紧缩时,PE中枢会下降。

2023年以来,国内银行业股价上涨,并非盈利大增,而是宏观流动性宽松推高了估值。这就是“投资时钟”的魔力——看懂宏观周期,才能踩准估值波动的节奏

▶▷原则5:龙头>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白酒行业整体销量连续多年下滑,但龙头上市公司的利润却年年创新高。这里的核心逻辑是:销量下滑的同时,市场份额也在向头部集中,小公司处于越努力越亏钱的境地。

股票市场的“行业”,从来不是指整个行业,而是“头部1%的龙头公司”。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这1800家龙头公司,市值占比超80%。它们的盈利增长,才是市场真正的“晴雨表”。

普通人投资的误区:总想“抄底”小公司,却忽略了“马太效应”——行业越成熟,份额越往龙头集中。买龙头,就是买“确定性”。

市场定价是预期艺术,更是认知博弈。理解这五大原则,方能看透数字背后的真实价值。


从方法论到实战

让估值分析可落地

行业分析不是玄学,而是一套可复制的框架。

本月的《未来三年的股市核心赛道与投资逻辑》领教营不止拆解上面提到的“五大原则”,后续还将用这套框架深度剖析10个未来3-5年的核心赛道(如科技、消费、健康、金融等),教你:

如何用“盈利+成长+宏观”三维度筛选高潜力行业。

如何避开“PE陷阱”“资产泡沫”等投资误区。

如何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提前布局下一个“翻倍赛道”。

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很多时候我们错过机会,不是因为信息不够,而是因为理解不深。如果你希望真正看懂一个行业的资本价值,理解市场定价背后的深层逻辑,那么本门课程值得你深入学习。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专业投资人,但每个人都该学会用“资本思维”看懂时代趋势——这门课,或许就是你跳出“认知陷阱”的开始。

参与方式(2选1)

1.单独购买本期课程。

2.加入超级会员,畅学全年10期领教营。


点击图片▼立即加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 6月6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4)》,主要包括...
加拿大4月商品贸易逆差达71亿... 6月6日消息,当地时间6月5日,加拿大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由于美国关税导致出口急剧下降,加拿大对全球...
华夏银行的“跷跷板”丨正经深度... 文丨康康 编辑丨杜海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本文约为4000字)【正经社“银...
寒武纪一度跌超5% 寒武纪一度... 9月15日早盘,寒武纪一度跌超5%,现跌4.3%,日内成交额超50亿元。
港股泡泡玛特盘初大跌 港股泡泡... 9月15日,港股泡泡玛特盘初大跌,跌幅一度达8%。截至发稿,泡泡玛特跌超7%。 摩根大通已将其对泡泡...
A股模拟芯片集体飙涨,多股股价... 9月15日,模拟芯片概念股早盘集体冲高,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3只股均涨超12%,均创5月以来新高...
上交所公示科创咨询委候选人,智... 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了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智元机器人联合创...
罗永浩能否赢得官司的几大关键因... 文丨詹詹编辑丨杜海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本文约为1200字)9月10日,罗...
股东减持众生相:9月升温,上纬... “越涨越减,越减越涨”——这句看似矛盾的市场口诀,正在2025年的A股市场得到极致演绎。东方财富数据...
创新药概念股反弹 创新药概念股... 创新药概念股反弹,德展健康涨停,博腾股份、昭衍新药、恩华药业、康辰药业、上海谊众等跟涨。(中新经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