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挑战之下,方显经营成色。
今年上半年,在利率下调、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大背景下,恒丰银行取得一份含金量较足的成绩单。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该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2%至140.8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29%至30.0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8%,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资产总额达到15612.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9.39亿元,增幅1.69%。
“稳健向好、进中提质。”这是恒丰银行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该行管理层对上半年业绩的定调。这家历经风雨的股份制银行,在甩掉历史包袱后,正以轻骑兵的姿态敏捷转身,越过昔日的山丘,向着“建设一流股份制银行”的目标迈进。
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今年上半年,恒丰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增”。其中,营业收入140.87亿元,同比增幅为11.52%;净利润30.04亿元,同比增幅为7.29%,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幅6.69%。
这份成绩单在股份制银行中颇为亮眼。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10家上市股份行中仅有两家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
整理:南都·湾财社
据了解,恒丰银行制定了“3年-5年-10年”高质量发展纲要: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达到上市条件,5年时间盈利能力达到股份制银行中游水平,10年时间综合竞争力迈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2025年正是该行建设一流股份制银行的开局之年。
有业内人士表示,恒丰银行近两年表现出显著的逆周期增长韧性,营收与利润实现难得的“双增”态势。虽然综合竞争力距离一流股份制银行仍存在差距,但其战略重构成效已现,正逐步突破历史困境,展现出向上跃迁的发展潜力。
净息差逆势提升0.04个百分点
什么支撑起恒丰银行营收的逆势大增?
从营收构成来看,其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实现了高个位数增长。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09.63亿元,占比为77.82%,非利息净收入占比为22.18%。
据了解,上半年,恒丰银行净息差为1.56%,得益于负债成本压降速度快于资产收益下降速度,比年初逆势提升了0.04个百分点,也是股份行中为数不多实现净息差正增长的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实际上,恒丰银行董事长辛树人在2024年3月份就曾刊发文章,谈及净息差收窄之下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他表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行业同质化竞争背景下,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较大,中小银行发展进入“微利时代”,单纯以“做大规模”为目标的“外延式扩张”之路难以为继。
他认为,中小银行应该以“五篇大文章”为蓝图,打造精致的银行。
具体而言,在资产端,不断提高特色业务占比,如在科技金融领域,用好“股贷债保”全产品,贯通“产学研金”全链条,做大龙头、做透链条、做深集群、做强优势;在绿色金融领域,聚焦风电、光伏、节能环保、高碳转型等核心产业链,建设多元化、全链条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绿色低碳转型。在负债端,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如养老金融领域的财富管理、适老金融服务及普惠金融领域的新市民金融服务等,均是中小银行可积极探索的重要领域。
不良贷款率连续多年下降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48%,较年初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自2019年完成“剥离不良、引进战投、整体上市”三步走思路中的前两步后,恒丰银行不良贷款率就一路下降,从2019年末的3.38%到如今的1.48%,已累计下降1.9个百分点,且不良贷款率已经低于我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为1.49%。
整理:南都·湾财社
资产质量的持续向好,为发展扫清了障碍。甩掉历史包袱的恒丰银行如今轻装上阵,正将更多精力从化解风险转向开辟新局。
展望下半年,恒丰银行表示,外需面临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内需依靠政策加力提效,投资增速加速回落,信贷仍面临较强的需求约束,“内卷式”竞争现状下,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在年中工作会议上,该行还提出在全行大力开展工作作风转变行动,具体包括做好六个“转”:转经营理念、转考核机制、转总行职能、转思路打法、转合规观念、转能力素质。“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持之以恒做难而正确的事。”恒丰银行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