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人形机器人闯出独角兽,利润猛增300%! 人形机器人突然走强 人形机器人最有可能大涨的个股
创始人
2025-09-10 08:15:20
0



人形机器人,迎来“晒单”季!

6月,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强强联合,成功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的代工项目,一举刷新国内最大单笔订单纪录。

7月,优必选也不甘示弱,斩获近亿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订单,短短两个月后,又签下2.5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创全球人形机器人单笔订单金额最高纪录。

不仅头部企业表现亮眼,二线厂商也纷纷发力。9月,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达成千台级人形机器人合作订单。

这些订单的集中涌现,不仅反映出大家对人形机器人的接受度在迅速提升,更意味着人形机器人正从“展示样机”迈向“商业应用”的康庄大道。

虽说机器人整机厂拿到订单风光无限,但率先赚到钱的,往往是那些隐身幕后、默默提供关键零部件的上游企业。

因为与整机厂商相比,零部件厂商无需烧钱讲故事、砸钱拓市场,反倒是能吃到机器人量产的“第一波红利”。

而在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中,又以丝杠价值量最高,价值量占比达19%。



丝杠就像是“动力传输带”,用在机器人的手指、手臂和腿等关节上。以特斯拉的Optimus为例,单台人形机器人采用了14个丝杠,合计价值量高达1.4万至2.8万。

如此高的价值量,也注定了其技术壁垒高,制造难度大。目前,Rollvis、GSA和Ewellix等国际厂商凭借早期技术积累,占据着国内滚柱丝杠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此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丝杠的国产替代需求变得尤为迫切。北特科技正是捕捉到了这一机遇,跨界进入该领域。

当然,北特科技选择进军人形机器人也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基于其20多年汽车底盘零部件生产工艺的深厚积累。

像是转向器齿条、减振器活塞杆的生产工艺就与丝杠产品高度契合,都涉及精密加工、磨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关键环节。



恰巧公司在转向器齿条、减振器活塞杆这两个领域已具备技术优势,磨齿、铣齿等核心工艺均为自主研发,相关技术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或许这样说,大家还不能直观感受到其技术的强悍。2022年公司转向器齿条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0%,减震器活塞杆市场占有率也超过45%,这足以证明其技术实力。

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技术积累,北特科技切入人形机器人丝杠领域的难度大大降低。

而且,北特科技也舍得砸钱搞研发。其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6千万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1个亿,2025年上半年更是砸下5千万用于研发,远高于同行贝斯特的3千万。

在强大的研发实力支撑下,公司已配合客户持续开发多种丝杠产品,如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梯形丝杠等关键零部件。

有了产品,量产便提上日程。

2024年10月,北特科技计划总投资18.5亿元建设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2025年半年报显示,目前该生产基地主体工程正在施工中,进展顺利。



这还没完,2025年6月,公司再次加码产能建设,计划投资3.49亿元用于泰国丝杠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80万套行星滚柱丝杠的生产能力。

北特科技这次选择落子泰国也是未雨绸缪,以便快速融入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为开拓海外客户奠定基础。

当然了,不管是研发还是建厂,都需要资金支持。除了借助外部融资渠道,北特科技内部的老牌业务也挑起了“赚钱养家”的重担。

1、盘业务,稳筑营收地基。

底盘零部件一直是公司的第一大业务,涵盖转向器齿条、减震活塞杆等产品。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贡献了7.14亿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4.16%。



要知道,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一旦建立,往往较为稳固。北特科技凭借自身优势,已与比亚迪、采埃孚、耐世特等国内外知名厂商紧密合作,底盘零部件业务根基扎实。

2、轻量化业务,快速放量。

汽车轻量化已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每减少100Kg重量,续航里程可提升6%至11%,而铝镁合金正是轻量化的理想材料。

北特科技的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产品丰富,包括阀岛、控制臂、Yoke部件等,还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来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2025年上半年,公司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实现收入0.92亿元,毛利率为17.19%。随着盐城生产基地锻造线项目产能建设推进,其收入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3、压缩机业务,量利双升。

压缩机是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核心动力部件,负责压缩并驱动制冷剂循环以调节温度。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使得电动压缩机需求大增,且其设计复杂,价格是传统压缩机的2-3倍。

北特科技瞅准时机,在2018年收购上海光裕进入汽车空调压缩机领域,之后不断迭代升级电动压缩机,目前第四代产品已量产。

尽管2025年上半年公司压缩机业务毛利率仅为9.46%,拉低了整体毛利率,但随着高价值量的新能源电动压缩机放量,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以上三大业务齐发力,公司业绩爬升也在意料之中。

2024年,北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同比增长7.6%;收获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40.4%。



2025年,公司业绩延续良好增长态势,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0.23亿,环比大增113.63%,扣非净利润更是环比猛增305.68%;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0.32亿,环比增速也有38.51%。

这种业绩的稳步提升,也为公司持续发力人形机器人丝杠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总的来看,北特科技凭借汽车零部件技术的深厚底蕴,左手扩产右手研发,顺利杀入人形机器人丝杠领域。可以说其成长的第二篇章,已然拉开大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政府补助撑起净利润?鱼跃医疗主... 正值中报披露季,A股医疗器械龙头鱼跃医疗(002223.SZ)于8月23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或将易主!春兴精工实控人所持约... 6天3板的特斯拉供应商春兴精工(002547.SZ)或将易主。春兴精工9月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
监管的另类亮剑:K线中的“修罗... 文 | 李德林“我当年对你不薄,要不然,你现在哪来的这家投资公司,你现在活得能这么潇洒吗?”海工高科...
超2800只个股下跌 超280... 2025.09.10本文字数:135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一财阿驴11:31 A股午盘|创业...
创指半日涨1.14% 通信服务...   中新经纬9月10日电 10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走强。截至午盘,上证指数涨0.17%报3813.7...
企业融资上市被基金公司下套,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上市融资也成了诈骗的诱饵。9月10日,上海奉贤警方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宁德时代突传重磅!锂电股集体大... 2025.09.10本文字数:446,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魏中原9月10日早盘,受宁...
ETF总规模破5万亿!国家队、... 今年以来,ETF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增长迅速。8月25日,全市场ETF规模站上5万亿大关...
把“小产品”做出“大科技”,艾...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9月10日,艾芬达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艾芬达”)正式发...
贵州能源增持贵阳银行 年内已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增持接力棒传到了贵阳银行的手里,9月9日贵阳银行发布公告,贵州能源集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