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9月4日晚,中环海陆(301040.SZ)公告称,由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君三与交易对方就公司未来发展安排未达成一致意见,经相关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9月5日起复牌,可转债恢复转股。
就在8月28日盘后,公司公告吴君三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并表示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25年8月29日开市起停牌。仅仅过去一周时间,中环海陆就公告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华夏时报》记者于9月5日致电公司董秘办,截至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9月5日开盘后,中环海陆股价跌停,截至收盘仍有20.45万手封单。一位券商投顾9月5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并购重组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公司终止筹划易主事项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利空,再加上公司股价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涨幅,跌停也在情理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在8月28日发布停牌公告前,当日中环海陆股价涨幅达到12.66%。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较大,截至9月4日,股价年内上涨达到219.6%。
并非首次筹划易主
根据中环海陆此前公告,各方尚未签署相关协议,正就具体交易方案、协议等相关事项进行论证和磋商。而本次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主要是吴君三与交易对方就公司未来发展安排未达成一致意见。
记者注意到,这并非公司首次筹划控制权变更。
2025年4月25日,中环海陆发布了一则关于控股股东收到行政监管措施的公告,揭开了实控人转让控制权的内幕。
2023年3月29日,吴君三与北京骅泰宇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下称“北京骅泰宇”)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4月4日,双方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协议中对中环海陆股份及控制权转让、董事会改选、并购重组等交易进行了约定。
2023年4月至2024年8月期间,吴君三与北京骅泰宇就股权转让事项又先后签订了6份补充协议。
然而吴君三作为中环海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在与北京骅泰宇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未及时告知中环海陆,未配合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被证监会做出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针对上述情况,中环海陆也在公告中进行了说明,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协议中关于股份转让、资产注入的内容均未实施,吴君三与北京骅泰宇已签署了《和解协议》,根据《和解协议》的约定,双方解除了上述系列协议,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而董事会改选的事情,公司过往公告中均有提及。
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骅泰宇成立于2022年,北京沣泰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沣泰同”)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何凡、蒋利顺分别持有北京沣泰同60%、40%的股份。
2024年9月12日,中环海陆发布公告,宣布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何凡、蒋利顺担任非独立董事,同时蒋利顺担任中环海陆战略规划部部长,何凡任中环海陆投资管理部部长。2024年9月23日,经董事会决议,蒋利顺担任中环海陆总经理,聘任何凡为公司副总经理。
直到2025年2月25日,中环海陆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蒋利顺、何凡的书面辞职信,二人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决定辞去相关职务,但是蒋利顺、何凡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2025年3月14日,蒋利顺、何凡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辞去董事职务。
业绩连续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中环海陆主要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核电等多个行业。就公司自身业务而言,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吴君三转让公司控制权的同时,中环海陆业绩表现糟糕,2023年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均出现亏损。
财报显示,2023年,中环海陆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下降40.04%;净利润亏损3219.04万元,同比下降181.12%。2024年,中环海陆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7.36%;净利润亏损1.54亿元,同比下降377.13%。
公司业绩下滑与行业供需问题存在一定关系。
2020年风电行业经历了一轮“抢装潮”,此后风机价格开始下行。2020—2024年风电整机中标单位千瓦价格持续下探,陆上风电整机均价从近4000元/千瓦降至不到1500元/千瓦,海上风电整机价格则从7000元/千瓦以上快速降至不到3000元/千瓦。招标价格的持续走低导致整个供应链面临降价的压力。
公司也在财报中坦言,风电行业一两年内高速增长,但也透支之后的需求,加剧了产业内的竞争。风电“抢装潮”后行业整体上新增装机虽然未出现减少情况,但供给侧产能扩大,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风电整机中标价格持续走低,从而传导至整个供应链。
中环海陆表示,风电市场短期内受到“抢装潮”褪去的影响,供需不平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单价下降,导致产能利用率未能达到预期水平,2024年公司受此影响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现状。
不过进入2025年后,政策影响下风电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抢装潮”,虽然整机制造商受到低价风机影响盈利承压,但是大部分零部件环节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而公司业绩却还在亏损。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环海陆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25.27%;净利润亏损4248.99万元,同比下降15.27%。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中环海陆归咎于风电主机招标价格持续走低,行业竞争加剧。此外,募投项目部分转固导致折旧费用增加,同时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支出,也导致公司成本费用上升。
虽然业绩表现不佳,但是中环海陆近年来股价涨幅明显。从2024年低点的8.5元/股,到2025年9月4日的年内高点40.5元/股,涨幅达到376.5%。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一路上涨,截至9月5日收盘,年内涨幅155.7%,股价表现并不输业绩表现良好的风电零部件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