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在全球汽车市场普遍承压、多家跨国巨头业绩下滑的背景下,比亚迪却依旧逆势交出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创新高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不仅以3713亿元营收和归母155亿元的净利润延续高增长态势,在新能源车企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更是在海外市场实现爆发式突破,高端品牌与技术布局同步进阶,展现出中国汽车企业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战略定力。
业绩逆势增长的背后,海外市场已成关键引擎
具体数据方面,在面临全球贸易环境波动与宏观经济压力的基础上,比亚迪仍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3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4%,多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全球销量的稳健扩张——前八个月累计销售286万辆,同比增长23%。
相比之下,传统巨头上半年净利润降幅均超过30%,公司营收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比亚迪在全球低迷市场中跑赢一众海外巨头、跑出增长加速度,不仅体现其自身的战略执行力,也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现金流充沛负债率低,财务结构健康度领先
强劲的销售与良好的盈利质量,为比亚迪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现金储备攀升至156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的债务结构——有息负债仅416亿元,占总负债比例6.9%,处于行业最低水平区间。其现金储备已达到有息负债的3.75倍,短期偿债能力无忧。
与国际车企对比,这一优势则更为明显。某些企业的有息负债规模均超万亿元,在总负债中占比超过60%,而比亚迪仅6.9%的负债率为其留下极大的财务灵活性和抗风险空间。
此外,比亚迪于今年3月完成435亿港元的股权再融资,被誉为十年来全球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配售项目之一。多家分析机构指出,该举措将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负债率,为未来技术投入与全球扩张储备充足“弹药”。
研发投入高于利润,技术成果迎来集中爆发
比亚迪持续实现高增长的底层逻辑,是对研发近乎偏执的投入。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支出达到3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甚至高出同期净利润一倍。纵观2011至2024年,比亚迪有十三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当年净利润,累计研发资金超过2100亿元。这种“研发优先于利润”的战略定力,在A股上市公司中实属罕见。
而如今,在研发层面的巨额投入,正在快速转化为切实的技术领先。上半年,比亚迪相继推出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技术领先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7月比亚迪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率先承诺对相关功能的使用安全进行全面兜底,显示出极强的技术自信与责任意识。
而在“全民智驾”战略推动下,天神之眼系统装车量迅速攀升,搭载该系统的车型销量已突破120万辆,使比亚迪成为中国智能驾驶车型销量最高的车企,其系统覆盖率也在国内市场中居于首位。
此外,据中汽信科最新发布的多项专利排名,比亚迪在新能源、混合动力及纯电三大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授权量均位列第一,构建起深厚的技术壁垒。
践行社会责任,绿色战略与贡献受关注
在业绩与技术双线推进的同时,比亚迪也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国内纳税总额达271亿元,甚至超过同期净利润,显示出其对区域经济及产业生态的显著贡献。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比亚迪于2024年将ESG提升至集团战略层级,明确提出2030年集团运营碳排放强度降低50%(相较2023年),并承诺204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已售车辆在行驶阶段实现碳减排2297万吨,相当于植树3.82亿棵,绿色影响力从产品渗透至全生命周期。在社会责任与绿色战略方面的种种表现,背后折射出的是比亚迪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不仅是一张成绩单,更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全球化迈进的关键信号。通过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撬动技术革新,借助健康财务结构抵御外部风险,并以海外市场为第二增长曲线,比亚迪正逐步从“中国的比亚迪”迈向“世界的比亚迪”。在其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更是一个产业群体的崛起路径与未来可能性,中国汽车品牌必将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