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电池板块逆市上涨,截至早盘收盘,上能电气涨超14%,杭可科技涨超12%,中伟股份、鹏辉能源、天赐材料、亿纬锂能、派能科技涨超5%。其中,电池ETF(561910)中七成成分股上涨。
具体来看,电池ETF(561910)盘中创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盘中一度涨近4.5%。Wind数据显示,该ETF昨日获资金净流入近5000万,近4个交易日持续“吸金”累计超3.5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收盘,电池ETF(561910)年内日均成交额超4100万,流动性位居同标的产品首位。截至9月3日,该ETF今年以来涨32.99%,居同标的产品第一;8月以来(截至9月3日)规模增幅超68%。该ETF还配备了场外基金联接(A类:016019、C类:016020)。
电池ETF(561910)跟踪的中证电池主题指数覆盖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全环节,包括上游材料(如正极、负极、电解液)、中游电池制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下游应用(新能源车、储能系统),指数成份股中固态电池概念股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龙头股。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技术方向,多家龙头企业正在加速研发,有望实现量产。
消息面上,近日,亿纬锂能公众号发布消息称,2025年9月2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国轩高科近日在电话交流会中表示,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同时,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孚能科技半年报显示,公司正在持续发力全固态电池。公司2024年底建成了小试线,已完成多款全固态电池的测试研发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的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海外方面,据证券时报,海外市场需求爆发,多位产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海外订单激增和国内政策变化,是供需扭转的两大主要原因。其中,海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国内储能企业订单激增,尤以新兴市场更为明显。具体到企业层面,7月底,阳光电源签署2.4GWh欧洲储能大单,首次进入保加利亚。8月17日,海辰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签约,联手拿下其1GW/4GWh储能项目的设备供应与运维订单。同月,中汽新能与印度IndiGrid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2026至2027年开展5GWh储能系统产品合作。
华源证券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72亿元。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为0.1%,2024年渗透率约为0.2%,预测到2030年固态电池技术或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渗透率或将达10%。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7年或将达到18GWh,2028年或将达到30GWh。
财通证券表示,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我们认为随着中试线的陆续落地以及锂电扩产周期的重启,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继续看好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
华泰证券表示,锂电产业链2025年有望出现供需拐点,行业进入2-3年上行周期。展望未来两年,业绩、估值均有提升可能性,属于中线布局较好板块。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