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矿检测:市占率下滑销售人员不足5人 “临阵”调减补血募资额两千万元 北矿监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创始人
2025-09-02 00:05:36
0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罗九/作者 南江 映蔚/风控

截至2024年底,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75.97亿元,同比增长4.41%,检测行业规模继续扩大。在此背景下,2025年8月5日,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矿检测”)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北矿检测实现营收8,593.52万元,相较于上一年同期增长31.29%,净利润3,675.69万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8.69%。

而回溯近三年业绩,北矿检测2022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曾“负增长”,次年即业绩增速回正,且此后保持增长态势。而行业市场规模大增、北矿检测市占率下滑背后,北矿检测称其客户获取主要途径系客户主动寻求合作,截至2024年末销售人员仅4人。此外,销售费用低于同行均值背后,北矿检测设备供应商频现身为活动协办方。

另一方面,此番上市,北矿检测或“突击”调减了拟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金额,调减金额为两千万元。而这背后,北矿检测近三年不仅累计分红超3,900万元,且截至2025年6月末无长短期借款,账上货币资金超3亿元,募资补血合理性或遭拷问。值得注意的是,李华昌曾担任北矿检测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北矿检测上市申请获受理次月辞任总经理。而财务总监入职两年即获授予股权激励,其所持股份数量在董监高中仅次于董事长,或值得关注。

一、行业市场规模大增北矿检测市占率下滑,称客户主动寻求合作背后销售人员不足5人

持续经营能力是拟上市企业的基本要求。2022年,北矿检测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曾“负增长”,次年即业绩增速回正,且此后保持增长态势。而行业市场规模大增北矿检测市占率下滑背后,北矿检测称其客户获取主要途径系客户主动寻求合作,截至2024年末销售人员仅4人。此外,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的另一面,北矿检测设备供应商频现身为活动协办方。

1.1 2022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曾“负增长”,2023年起业绩保持增长

据签署日期为2023年2月2日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3年2月2日的公转书”)、签署日期为2024年12月25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为“签署于2024年12月25日的招股书”)、签署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2020-2024年,北矿检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22.98万元、9,461.43万元、9,174.09万元、11,046.9万元、14,801.94万元,2021-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36.67%、-3.04%、20.41%、33.99%。

2020-2024年,北矿检测的净利润2,288.63万元、3,858.52万元、3,196.32万元、4,558.12万元、5,513.25万元,2021-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68.6%、-17.16%、42.61%、20.95%。


2025年1-6月,北矿检测的营业收入为8,593.52万元,同比增长31.29%,净利润为3,675.69万元,同比增长28.69%。

即2022年,北矿检测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曾出现“负增长”。此番冲击北交所,北矿检测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其2023-2024年营业收入加速增长,而净利润也保持增长态势。

1.2 超九成收入主要来自采矿冶金领域的检验检测业务,仪器业务收入占比不足一成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北矿检测是有色金属检验检测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之一,专业从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及仪器研发。

具体看北矿检测的收入构成。

2020-2024年,北矿检测的检验检测业务收入分别为6,869.88万元、9,432.56万元、9,140.63万元、11,003.92万元、13,796.8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23%、99.69%、99.65%、99.98%、93.28%;仪器业务收入分别为53.1万元、28.87万元、32.51万元、2.6万元、994.1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77%、0.31%、0.35%、0.02%、6.72%。

即2020-2024年,北矿检测收入超九成来自检验检测业务,仪器业务收入占比不足一成。


2025年上半年,北矿检测的检验检测业务、仪器业务收入分别为8,179.53万元、413.98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18%、4.82%。

再看收入对应的下游领域。

2022-2024年,北矿检测来自采矿、冶金应用领域的收入分别为8,946.9万元、10,800.61万元、14,575.61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52%、97.77%、98.47%;来自其他领域的收入分别为227.19万元、246.29万元、226.32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8%、2.23%、1.53%。


按照客户类型划分,北矿检测的客户主要包括冶炼厂、矿业公司、加工贸易商、环保公司、材料制造企业、及其他客户。其中,其他客户包括科研机构、个人客户等。

2022-2024年,北矿检测来自冶炼厂的收入分别为3,239.58万元、3,542.74万元、4,502.16万元,来自矿业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686.47万元、1,946.5万元、1,934.38万元,来自加工贸易商的收入分别为1,741.08万元、2,408万元、3,748.06万元,来自环保公司的收入分别为744.57万元、1,040.53万元、1,214.92万元,来自材料制造企业的收入分别为329.79万元、554.28万元、714.55万元,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432.59万元、1,554.86万元、2,687.86万元。

同期,北矿检测来自冶炼厂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31%、32.07%、30.42%,来自矿业公司收入的占比分别为18.38%、17.62%、13.07%;来自加工贸易商收入的占比分别为18.98%、21.8%、25.32%,来自环保公司收入的占比分别为8.12%、9.42%、8.21%,来自材料制造企业收入的占比分别为3.59%、5.02%、4.83%,来自其他客户收入的占比分别为15.62%、14.08%、18.16%。

也就是说,2020-2024年,北矿检测收入超九成来自检验检测业务。截至2024年,北矿检测仪器业务收入占比不足一成。就下游应用领域而言,2022-2024年,北矿检测逾97%收入均是来自采矿冶金应用领域,其收入主要由冶炼厂、矿业公司、加工贸易商、环保公司等客户贡献。

1.3所处细分行业市场规模下滑后回升,机构数量持续减少北矿检测市占率反下降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援引自国家认监委统计数据,2016-2023年,国内采矿、冶金检验检测领域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23.06亿元、32.53亿元、32.71亿元、38.97亿元、31.48亿元、33.73亿元、36.35亿元。2024年,采矿、冶金检验检测领域营业收入大幅增加至56.15亿元

在首轮问询中,北交所要求北矿检测说明2021年采矿、冶金领域市场规模大幅下滑的背景,结合下游采矿、冶金领域的需求变动趋势,说明下游市场是否存在萎缩或周期性波动风险。

对比,北矿检测表示,2016年至2020年,国内采矿、冶金领域营业收入规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3%。2021年,采矿、冶金检验检测领域营业收入由于受黑色金属行业政策限产及统计归类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下滑,市场规模约为31.48亿元。2022年采矿、冶金领域营业收入回升,市场规模约33.73亿元。2023年持续上升,市场规模达36.35亿元。

也就是说,2021年,国内采矿、冶金领域市场规模曾大幅下滑,而后2022年重新恢复增长并在2024年出现“暴增”。

市场规模增长的另一面,采矿、冶金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持续减少。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援引自国家认监委统计数据,2016-2024年,采矿、冶金检测领域的机构数量分别为730家、713家、641家、623家、636家、585家、545家、529家、358家。即虽然采矿、冶金检测领域的市场规模总体逐年递增,但机构数量总体出现了逐年递减的趋势。

对此,北矿检测表示,采矿、冶金检验检测领域行业竞争压力逐步减弱,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此外,北矿检测表示,其为国内有色金属检验检测领域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检验检测研究机构之一,截至2023年市占率在有色金属矿产品检验检测领域排名第一。

2022-2024年,北矿检测在国内有色金属矿产品检验检测服务领域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72%、3.04%、2.64%。

可见,尽管宣称市占率在有色金属矿产品检验检测领域排名第一,北矿检测市占率2023年市占率或仅3.04%。到了2024年,北矿检测的市占率出现下滑情形。

1.4自称客户获取主要途径系客户主动寻求合作,2024年末销售人员仅4人且远不及同行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北矿检测为国有企业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矿冶集团”)旗下子公司,其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的主要途径为客户主动寻求合作、目标客户拜访、行业内企业推荐、行业技术交流会企业宣传推广等,其检验检测业务采取直销模式。

其中,北矿检测在有色金属检验检测领域的品牌公信力,具有检测需求的客户会通过主动上门、电话或者登录官网的方式提出检测需求。同时,北矿检测定期召开行业技术交流会,邀请知名企业参加会议,开展技术交流,并进行销售宣传与品牌推广,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即北矿检测为有色金属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获取客户的途径主要系客户自动寻求合作。同时,北矿检测定期召开行业技术交流会以获取客户及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2-2024年末,北矿检测的员工数量分别为130人、155人、198人,同期期末销售人员数量分别为4人、3人、4人。

可见,截至2024年末,北矿检测的销售人员数量仅4人。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北矿检测选取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为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测检测”)、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研纳克”)、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谱尼测试”)、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检集团”)、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纺标”)、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标”)。

2022-2024年末,华测检测的员工总数分别为12,183人、13,021人、13,512人,销售人员分别为2,815人、2,894人、2,433人;钢研纳克的员工总数分别为1,199人、1,288人、1,405人,销售人员分别为82人、229人、204;谱尼测试的员工总数分别为8,388人、6,837人、5,629人,销售人员分别为1,035人、1,118人、882人;国检集团的员工总数分别为员工总数分别为5,719人、5,907人、5,475人,销售人员分别为346人、433人、343人;天纺标的员工总数分别为407人、454人、607人,销售人员分别为50人、52人、93人;中纺标的员工总数分别为605人、568人、524人,销售人员分别为23人、51人、40人。

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华测检测表示,人才培养和组织能力优势系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为进一步提升集团运营效率,培养精益人才,华测检测特别开设精益Lean leader实验室专项人才培养项目;为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战斗力强的销售精英队伍,赋能各事业部销售团队,积极开展销售专项人才培养项目。

且中纺标也表示,2023年,虽受纺织品检验检测市场需求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但凭借自身优势,有力地维护客户关系,通过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并深化业务协同工作,保障了各项业务平稳增长。2024年,在巩固客户关系基础上深化市场拓展布局,创新服务体系与营销策略,有效整合资源精准投放,驱动主营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不难看出,北矿检测选取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销售人员数量最少的在数十人,最多的销售人员数量超两千人。而截至2024年末,北矿检测的销售人员数量仅4人。

在此背景下,北矿检测的销售费用情况值得关注。

1.5销售费用率明显低于同行均值背后,设备供应商频现身为北矿检测主办活动的协办方

2022-2024年,北矿检测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62.97万元、216.13万元、185.3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即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78%、1.96%、1.25%。

同期,北矿检测上述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1.6%、12.67%、13.44%。

对于销售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北矿检测表示,主要原因为北矿检测依靠业内知名度获取大量业务,销售团队规模相比较小,因此销售人员薪酬、市场推广费等占收入比例较低。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北矿检测的销售费用由职工薪酬、广告宣传费、办公通讯费、折旧费及其他构成。2022-2024年,北矿检测销售费用中广告宣传费分别为4.86万元、0元、5.88万元。

另一方面,北矿检测的管理费用由职工薪酬、中介机构费、房租水电费、办公通讯费、折旧及摊销、其他构成,管理费用并未提及市场推广费或广告宣传费等支出。

则2022-2024年,北矿检测披露的广告宣传费合计为10.74万元,或年均3.58万元。

研究发现,北矿检测供应商现身为北矿检测主办活动的协办单位。

2020-2021年,北矿检测向青岛垚鑫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垚鑫实验”)采购坩埚、助溶剂、碳酸钠、硼砂、二氧化硅等,采购金额分别为27.68万元、41.59万元。期间,垚鑫实验均为北矿检测的前四大供应商。

2022年和2024年,北矿检测向青岛垚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垚鑫科技”)采购原材料等,采购金额分别为45.63万元、107.55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垚鑫科技是综合性实验室服务商,主营业务有自动化取制样系统、样品制备设备、移动集装箱实验室、火试金实验设备、检测分析仪器等,广泛应用在各大港口、海关、科研院所、钢厂、电厂、矿业公司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等部门。

进一步地,2022-2024年,垚鑫实验与垚鑫科技持股40%的企业共用联系方式。同时,垚鑫实验公司官网介绍中自称为“青岛垚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垚鑫科技公司官网中也称于双民系垚鑫科技的总经理,而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显示,于双民持有垚鑫实验51%股权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此外,垚鑫实验与垚鑫科技现同名专利发明人。

即垚鑫科技系检验检测设备供应商,垚鑫实验或系垚鑫科技关联方。

据北矿检测认证的微信公众平台,2025年7月,“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在武汉举办,会议由北矿检测主办,垚鑫科技为协办单位。

2024年9月12-13日,第一届矿产品采样与制样技术研讨会在宁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矿检测主办,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承办。垚鑫科技为会议的特邀协办单位。

据垚鑫科技官网,2023年7月8日,由北矿检测主办,垚鑫科技等联合承办的“第六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徐州市圆满落下帷幕。

2023年12月28日,在湖北省大冶市众冶矿产品循环产业园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CSTM)综合标准化领域委员会材料采制样技术委员会(FC99/TC03)召开2023团体标准工作会议暨团体标准审查会。本次会议由北矿检测主办,垚鑫科技协办。

2019年5月6日至5月9日,第九届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盛会聚集了世界采制样领域的顶级专家、知名企业和众多国内外参会代表。垚鑫实验作为大会论坛发言人应邀参加。

即2023-2025年,北矿检测均存在主办研讨会、技术交流会等行业活动情形。而北矿检测披露的2023年管理费不涉及市场推广费或广告宣传费,销售费用中的广告宣传费为0元。而北矿检测前述主办活动的协办或承办单位垚鑫科技,系北矿检测供应商。

综上而言,2022年,北矿检测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曾“负增长”,2023年起业绩保持增长。报告期内,北矿检测的主营业务收入超九成来自采矿、冶金领域的检验检测业务,其收入结构或单一。且2021年,采矿、冶金领域的检验检测市场规模曾大幅下滑,北矿检测主营业务的市场空间由此遭问询。对此,北矿检测表示,2022年起所处行业市场规模即开始回升,2024年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回升的另一面,该细分行业的检测机构数量却持续减少。2024年,北矿检测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北矿检测称其获取客户的途径主要系客户自动寻求合作。截至2024年末,北矿检测销售人员仅4人,而其列举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末销售人员数量最少的为40人,最多的超2,000人。再看销售费用情况。报告期内,北矿检测销售费用率远低于同行均值,2022-2024年广告宣传费共10.74万元,其中2023年广告宣传费为0元。2023-2025年期间,北矿检测均存在主办研讨会、技术交流会等行业活动情形。期间,北矿检测供应商频繁现身于前述主办活动的协办或承办单位,或值得关注。

二、上市“补血”募集资金调减两千万元背后,三年分红超3,900万元且手握超3亿元货币资金

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规定明确要求拟上市企业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需合理确定融资规模。此番上市,北矿检测调减了拟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金额。而这背后,北矿检测近三年不仅累计分红超3,900万元,且截至2025年6月末无长短期借款,账上货币资金超3亿元。

2.1 此番上市拟将1.43亿元用于“检测能力扩建项目”,扩大检测服务及检测仪器生产能力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北矿检测拟募集1.79亿元,拟将3,621.8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43亿元用于“北矿检测先进检测仪器研发基地及检测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检测能力扩建项目”)。

“检测能力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天河西路21号院15,拟租赁厂房提升检测服务能力并进行先进检测仪器产业化生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626.17平方米,项目定员109人。项目建设完成可实现新增年检测服务2.4万批次和年产先进检测仪器34台的生产能力。

2.2 “扩建项目”预计新增收入1.46亿元,经测算设备投资产出比或为1.92

在首轮问询回复中,北矿检测表示,“检测能力扩建项目”的设备购置费合计为7,598.85万元,其中检测设备6,221.45万元,研发仪表加工设备835.97万元,公辅设备541.44万元。项目达产后,新增年检测服务2.4万批次和年产先进检测仪器34台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增业务收入14,600万元,其中检验检测服务业务收入预计9,600万元,仪器业务收入预计5,000万元。

经测算,“检测能力扩建项目”预测新增收入与设备购置费之比即设备投资产出比或为1.92。

2.3 曾拟募资5,621.8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后调整为3,621.81万元

据签署于2024年12月25日的招股书,北矿检测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2亿元,其中5,621.8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28.11%。

对于补充流动资金,北矿检测表示,2021-2023年,北矿检测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8.05%。假设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按8%增长,采取销售百分比法测算,北矿检测未来3年新增营运资金的需求缺口为6,875.3万元,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由此,此番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具有合理性。

2025年7月3日,北矿检测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金额的议案》,本次募投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由5,621.81万元变更为3,621.81万元。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北矿检测拟募集资金为1.79亿元,其中3,621.8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20.26%。

对于补充流动资金,北矿检测表示,2022-2024年,北矿检测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7.02%。假设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按27%增长并采取销售百分比法测算,北矿检测未来3年新增营运资金的需求缺口为3.04亿元。未来新增营运资金的需求缺口大于本次募投项目的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由此,此番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具有合理性。

而从北矿检测披露的财务数据看,其“手握”超3亿元货币资金。

2.4 近三年现金分红逾3,900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手握”超3亿元货币资金且无长短期借款

2022-2024年末,北矿检测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3%、16.2%、12.71%,同期期末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分别为25.89%、27.26%、27.75%。

2022-2024年末及2025年6月末,北矿检测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均为0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57.2万元、445.28万元、505.88万元、618.49万元。且2022-2024年及2025年1-6月,北矿检测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也均为0元。

2022-2024年及2025年1-6月,北矿检测的财务费用分别为-51.82万元、-125.13万元、-176.27万元、-145.94万元,其中利息收入分别为105.97万元、185.29万元、230.02万元、163.71万元,而利息费用均为0元。

再看资金面情况。2022-2024年末及2025年6月末,北矿检测的货币资金分别为1.99亿元、2.79亿元、3.02亿元、3.2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89亿元、2.69亿元、3.02亿元、3.2亿元。

2022-2024年及2025年1-6月,北矿检测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6亿元、0.58亿元、0.64亿元、0.41亿元。

2022-2024年,北矿检测的现金分红分别为372.5万元、1,639.73万元、1,911.6万元,占各期末未分配利润比例分别为39.79%、35.14%及23.93%。三年累计分红金额为3,923.83万元。

综合而言,近三年一期各期末,北矿检测或均无长短期借款。在此情况下,北矿检测截至2025年6月末的货币资金超3亿元。此外,最近三年内,北矿检测累计现金分红超三千万元。基于上述情形,北矿检测却称其未来新增营运资金的需求缺口超3亿元,拟募集资金超三千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5 扩建项目流动资金与补流金额合计超六千万元,占募资总额比例超三成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检测能力扩建项目”的项目投资概算中,建设投资金额为11,833.62万元,流动资金为2,424.35万元。

即经测算,此番上市,北矿检测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与“检测能力扩建项目”流动资金金额合计为6,046.16万元,占此次募资总额的比例为33.82%。

也就是说,此番上市,北矿检测调减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金额,下调2,000万元。而募资补血背后,北矿检测不仅近三年末资产负债率走低且低于同行均值,其截至2025年6月末,账上“趴”着超3亿元货币资金,无长短期借款。此外,近三年,北矿检测现金分红合计超3,900万元,其募资补血的合理性或现疑云。

三、财务总监入职两年即获授予股权,其所持股权数量或仅次于董事长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企业应健全公司治理结果,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应分设。反观北矿检测,李华昌曾身兼北矿检测董事长、总经理,2025年1月,即上市申报获受理次月辞去总经理。另一面,北矿检测财务总监入职两年获授予股权,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的股份数量在董监高中仅次于董事长。

3.1 规定指出国企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北矿检测控股股东为央企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及签署于2023年2月2日的公转书,2016年10月,北矿检测由矿冶集团的前身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矿冶研究院”)单独出资设立。2017年12月,矿冶研究院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并更名为矿冶集团。

2019年和2022年,矿冶集团分别向新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转让持有的部分北矿检测股权,而后2023年北矿检测进行增资。历经前述股权变更后,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5年8月18日,矿冶集团合计持有北矿检测87.64%股权,是北矿检测控股股东。国资委持有矿冶集团100%股权,为北矿检测的实际控制人。

即北矿检测系由央企矿冶集团控股的企业。

据2008年审议通过的《国有资产法》第二十五条,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据2015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其中指出应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

3.2 李华昌曾同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上市申请获受理期次月即2025年1月辞任总经理

2023年11月22日,北矿检测签署辅导协议,2024年12月30日上市申请获受理。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2016年10月至2022年7月期间,李华昌任北矿检测董事、总经理。2022年7月,北矿检测原董事长战凯退休后,李华昌成为北矿检测董事长。在2022年7月至2025年1月期间,李华昌任北矿检测董事长、总经理。

2025年1月,李华昌辞去总经理职务,仅任北矿检测董事长。在李华昌辞任总经理后,北矿检测的原副总经理于力被聘任为总经理。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李华昌为北矿检测的董事长,并被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之一。

据认证主体为北矿检测的微信公众平台“北矿检测”2024年5月17日发布的内容,李华昌为北矿检测的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2025年7月17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李华昌为北矿检测的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显然,李华昌曾身兼北矿检测的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后于上市申请获受理次月,2025年1月辞去总经理职务。

据北矿检测2025年7月审议通过的《总经理工作细则》,总经理应履行的职责,除了包括执行董事会决议、完成预定的经营管理目标和指标等,还包括定期或不定期向董事长及董事会报告工作

据认证主体为北矿检测的微信公众平台“北矿检测”发布的内容,2025年3月10日,北矿检测召开2025年首次经营分析会,李华昌出席会议并总结讲话。而后2025年7月15日,北矿检测召开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李华昌出席会议并总结讲话。

且截至2025年7月17日,微信公众平台“北矿检测”所发布内容的审核者仍显示为“李华昌”。

也就是说,李华昌在辞任总经理后,或仍参与北矿检测经营相关会议。

3.3 财务总监李日强入职两年获授股权或近五百万元,截至签署日董监高中持股比例仅次于董事长李华昌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及签署于2023年2月2日的公转书,北矿检测分别于2019年9月、2022年7月实施股权激励。

2019年12月,北矿检测控股股东矿冶集团将北矿检测6.7192%股权(对应335.96万元出资额),以3.23 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北京华鑫泰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华鑫泰昌”),本次转让价格为1,086.49万元。华鑫泰昌的合伙人包括董事长李华昌等39人。

2022年7月,矿冶集团将北矿检测1.8331%股权(对应91.66万元出资额),以10.44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北京昊鑫鸿堃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昊鑫鸿堃”),本次转让价格为956.88万元。

在2022年7月受让北矿检测股权时,昊鑫鸿堃的合伙人共28名,其中第一大合伙人李日强持股比例52.25%,第二大合伙人杨予萌持股比例为5.23%。

即北矿检测通过昊鑫鸿堃实施第二次股权激励后,李日强间接持有北矿检测0.96%股权,按昊鑫鸿堃的受让价格测算,彼时李日强间接持有的北矿检测股权对应的价值为499.97万元。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2020年5月,李日强入职北矿检测,入职后至2022年9月担任北矿检测财务总监,2022年9月起担任北矿检测职工董事、财务总监。在2020年5月之前,李日强任职履历包括曾在矿冶集团担任财务部副主任。

即李日强系2020年5月成为北矿检测财务总监,2022年9月起北矿检测的财务总监兼职工董事。而在2022年7月,李日强获股权激励,授予股权或价值499.97万元。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直接或间接持有北矿检测董监高人员共6名,分别为董事长李华昌,财务总监、职工董事李日强,总经理于力,副总经理史烨弘,董事会秘书张琳,以及副总经理、市场部主任姜求韬。李华昌、李日强、于力、史烨弘、张琳、姜求韬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北矿检测股份数量分别为80万股、77.23万股、24万股、12.06万股、8.04万股、49.76万股,对应的持股比例分别为0.94%、0.91%、0.28%、0.14%、0.09%、0.59%。

此外,核心技术人员为李华昌、史烨弘、汤淑芳、冯先进、刘春峰、韩鹏程。除同时兼任董事或高管的李华昌、史烨弘外,另外4名核心技术人员汤淑芳、冯先进、刘春峰、韩鹏程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北矿检测股份数量分别为34.81万股、8.04万股、4.02万股、1.69万股,对应的持股比例分别为0.41%、0.09%、0.05%、0.02%。

不难看出,北矿检测先后在2019年和2022年进行了两次股权激励。财务总监李日强在2020年5月入职北矿检测,而李日强2022年获授予彼时对应股权价值或达499.97万元。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李日强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的北矿检测股份数量仅次于董事长李华昌,且持有的北矿检测股份数量高于北矿检测其他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根据授予激励对象权益的公允价值占其薪酬总水平的比重,合理确定授予激励对象的权益数量,科学设置激励对象薪酬结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权益授予价值,根据业绩目标确定情况,不高于授予时薪酬总水平的40%。

据签署于2025年8月18日的招股书,2022年,北矿检测关键管理人员即董监高报酬合计为629.7万元。

基于上述情形,2022年,财务总监李日强入职两年即获股权激励,彼时授予股权或价值499.97万元。且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李日强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的北矿检测股份数量仅次于董事长李华昌。另一方面,李华昌曾同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而相关规定指出国企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在北矿检测上市申请获受理次月即辞任总经理。

四、结语

此番上市,北矿检测系央企矿冶集团控股子公司,曾由李华昌身兼北矿检测董事长、总经理。2025年1月即上市申请获受理次月,李华昌申请辞去总经理。另一面,北矿检测财务总监入职两年获授予股权,其所股份数量仅次于董事长李华昌。

再看北矿检测业绩表现,此番申报上市,北矿检测业绩一改2022年的负增长,自2023年起增速回正。然而,2024年,在行业市场规模大增、北矿检测市占率下滑背后,北矿检测称其客户获取主要途径系客户主动寻求合作,截至2024年末销售人员仅4人。此外,北矿检测此番上市拟募资补血,且补血募资额下调了两千万元,与另一募投项目流动资金之和占募资总额比例超三成。而这背后,北矿检测近三年累计分红超3,900万元,且截至2025年6月末无长短期借款,账上货币资金超3亿元,募资“补血”合理性或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本研究分析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研究分析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交流、分享、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研究分析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研究分析,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本研究分析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惨败+内讧!国安深夜发文致歉 ... 北京时间8月31日19点35分,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23轮,山东泰山坐镇主场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迎战...
「解压三件套」,捞了中国人几百...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第一关把你当小孩哄,第二关把你当外国人整。作者 :王动来源: 凤...
牛市不言顶? 牛市不言顶? 牛... 上周四,也就是8月26日,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900点,两市成交额创年内新高及历史次高(仅次于2024...
我申请了育儿补贴...战斗! ... 图:mars_black 昨天发文,有读者抱怨:“都9月1号了,线上育儿补贴还没开放” 唉,是呀。 ...
北矿检测:市占率下滑销售人员不...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罗九/作者 南江 映蔚/风控截至2024年底,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实现营业收...
60天账期,哪家车企在玩命付款... 哪些车企,真的60天给供应商付款?还记得吗 ?三个月前,车企响应“反内卷”,宣布账期统一至60天。“...
造车新势力8月交付量:“零小蔚... 财联社9月1日讯(记者 徐昊)9月1日,造车新势力陆续公布上月交付数据,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零跑...
A股研发投入近7457亿,比亚... 记者丨杨坪 编辑丨包芳鸣曾经被无数企业定为发展核心的“创新驱动”,在2025年中报季变得格外清晰、可...
硬核开学第一课!重庆一小学展示... 今(1)日,重庆市中小学正式开学。在九龙坡区谢家湾金茂小学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学校向全校学生展示了一份...
泸州老窖,迎来十年拐点,可惜是... 泸州老窖迎来了十年来首次双下滑,这是一个拐点。8月30日,泸州老窖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