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
8月27日晚,东吴证券披露2025年中报。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4.28亿元,同比增长33.63%;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65.76%。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已超过2015年中报的峰值,创下新高。
与此同时,东吴证券披露了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拟每股派现0.138元,以现有股本49.69亿股计算,拟合计派现6.86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比例35.50%。公司2025年中期拟分红总额较2024年中期分红总额3.73亿元大幅增长超80%。
据东吴证券官方公众号7月27日发布的文章,公司董事长范力在半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上半年公司交出了历史最好成绩单,营收、利润、ROE等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公司投资价值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市值重回500亿元以上。
东吴证券来自“最强金融地级市”江苏苏州,凭借其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多年的深耕,以及背后“东吴系”的影响力,已逐步在中腰部券商梯队中站稳脚跟。
作为东吴证券的无锡“友邻”,国联民生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40.11亿元,同比增长269.40%;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185.19%。这是国联民生证券并表后的首份中期业绩,利润暴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并购效应。
江苏本土券商众多,除华泰证券外,还有国联民生证券、南京证券。过去多年,江苏券商长期保持着“华泰第一、东吴第二,国联证券与南京证券争夺第三”的格局。
今年7月,东吴证券发布定增预案公告,拟募资不超过60亿元。针对该笔定增的进度,东吴证券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定增项目还未启动提交注册的程序,目前仍在材料准备阶段。
来源:图虫创意
自营业务营业利润暴增9成,东吴基金扭亏
按照东吴证券的业务划分,上半年其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6.56亿元,同比增长21.58%;投行业务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15.06%;投资交易业务收入21.10亿元,同比增长69.69%;资管业务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7.06%。
四大业务均迎来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投资交易业务收入增长迅猛,接近7成,致其超过财富管理成为四大业务收入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投资交易业务的营业成本相应下降39.07%,致该业务的营业利润高达19.68亿元,同比暴增94.62%,成为业绩拉升的核心原因。
东吴证券表示,在固收投资方面,公司密切跟踪经济基本面及政策动向,准确把握市场波动,及时调整投资品种,债券投资收益率位于“市场领先水平”;在权益类证券投资方面,加强高股息资产配置,把握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实现“稳健收益”。
在财富管理业务中,东吴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达到8.90亿元,同比上升35.70%,这或源于公司客户数大幅增长。公司表示,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新增客户总数30.91万户,同比大幅增长147.88%。
投行业务方面,东吴证券上半年无IPO项目成功发行,但新增了不少项目储备。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完成IPO申报受理7单,申报数量与申万宏源并列排名第8,截至6月末在审IPO项目合计11单(不含境外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证券旗下公募板块东吴基金(持股比例70%)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93.08万元,去年同期为-177.3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东吴基金的发展诟病由来已久,在错过了黄金规模增长期后,其业绩曾一度低迷。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东吴证券,相关人士表示,上半年东吴基金的产品盈利能力不是特别强,对其业绩增长有一定影响。
今年上半年,东吴基金权益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0.30%,排名行业第26位,但公司去年同期未披露这一数据。据东吴证券2024年年报,东吴基金全年权益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达22.00%,排名行业第7位。也即意味着,若东吴基金下半年的产品业绩没有进一步提升,今年全年产品业绩及行业排名或将掉队。
此外,东吴基金的公募基金规模相比去年也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减。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东吴基金保有公募基金规模为377.21亿元,相比2024年年末的398.57亿元减少5.36%。
出海版图延伸至新加坡,60亿定增在途
在境内业务大幅增长之余,东吴证券也在谋求出海扩张版图,以此寻求更多业绩增长点。
财报显示,上半年东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东吴香港”)实现净利润4204.28万元,成功扭转自2022年中报以来出现的亏损;东吴证券(新加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东吴新加坡”)则实现净利润-523.86万元,由盈转亏。
投行业务是两家境外子公司的核心方向,但上半年东吴香港在港交所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债券项目,无IPO项目成功发行。报告期内,东吴香港完成33单境外债券项目,承销规模超过33亿美元,公司暂未透露东吴香港储备的IPO项目数量。
东吴新加坡上半年已启动2单IPO项目。据东吴证券公众号文章,东吴新加坡成立于2015年8月,公司2025年初完成对东吴新加坡的全资控股。去年4月,东吴新加坡成功获得新交所主板、凯利板的全面保荐资格,东吴证券因此成为首家同时拥有新交所上述两项业务资格的中资券商。
不过目前看来,两家境外子公司中,仅有东吴香港向母公司贡献了一定程度的利润,东吴新加坡的业务尚处于发展阶段。
纵观东吴证券今年以来的动态,公司与周边券商来往密切。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显示,上半年公司董事长范力曾带队拜访国联民生证券,随后又接待了财通证券高管的到访。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证券拜访国联民生证券时,恰逢后者刚完成并购更名。彼时范力曾向国联民生证券完成并购整合致以祝贺。
如今,国联民生证券不仅完成了更名,公司领导班子也已在8月初进行了调整,曾“一肩挑”的葛小波辞去董事长职务,保留总裁职务,同时公司董事会选举顾伟担任董事长。
更早以前,华泰证券同样通过并购联合证券壮大了自身规模,此后联合证券更名为华泰联合证券,成为专注投行业务的子公司。
今年7月,东吴证券发布定增预案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总股本30%的A股股票,即14.9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其中,控股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认购金额15亿元,其一致行动人苏州营财投资集团认购金额5亿元。
从其募集资金投向来看,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5亿用于向东吴香港、东吴创新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东吴期货有限公司等3家子公司进行增资,不超过13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不超过12亿元用于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投入,以及不超过20亿元用于财富管理、债券投资、做市等3项业务。
截至发稿,上交所官网暂未显示东吴证券的定增信息。
上一篇:A股8月红盘收官:创指累涨超24%!券商展望后市 a股8月热门板块 a股8月历史上涨概率最大的板块
下一篇:A股8月收官:沪指涨近8%站上3800点,创业板指月涨超24% a股8月反弹行情 a股收盘大涨沪指站上32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