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AI东风,A股近八成消费电子公司上半年营收飘红,哪些陷利润下滑窘境? 搭乘AI东风,A股近八成消费电子公司上半年营收飘红,哪些陷利润下滑窘境?
创始人
2025-08-27 17:17:21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进入收尾阶段,消费电子行业上半年的经营轮廓逐渐清晰。截至8月26日收盘,按照Wind“消费电子产业”热门概念分类口径,全市场已有101家消费电子产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半年报,覆盖智能终端制造、精密元器件、声学光学模组等核心产业链环节。

从业绩表现来看,行业整体呈现复苏向好态势:101家披露财报的消费电子产业公司中,80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约八成,其中35家公司营收同比增幅超20%,头部企业凭借AI终端代工、高端硬件配套等业务实现规模扩张;归母净利润方面,64家公司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近六成。但与此同时,仍有部分上市公司陷入业绩下滑的窘境,行业内部分化态势进一步清晰。

百亿元营收阵营表现亮眼

从已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工业富联以绝对优势领跑消费电子板块: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营收与利润规模双双创下同期新高,且在目前已披露半年报的消费电子上市公司中稳居“双榜首”。

回溯业绩轨迹,工业富联近年成长路径清晰:2022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118.50亿元、4763.40亿元,2024年突破6000亿元大关至6091.35亿元,重回高增长通道;归母净利润则持续稳健攀升,同期分别达200.73亿元、210.40亿元、232.16亿元,为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爆发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业绩高增的核心驱动,工业富联在半年报中明确提及,上半年全球科技产业借智能革命浪潮加速重构,大模型与生成式AI的技术突破推动应用生态规模化爆发,具体呈现四大趋势:AI算力竞赛带动全球基础设施扩容、AI手机触发高端换机潮推动终端需求复苏、AI算力拉动高速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需求激增、政策加码加速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多重利好共同支撑业务增长。

除工业富联外,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产业板块的“百亿营收阵营”同样亮眼。据Wind数据显示,板块内营收突破百亿元的公司达22家,立讯精密、长安汽车、海康威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头部企业表现突出,上半年营收分别以1245.03亿元、726.91亿元、418.18亿元、375.49亿元、329.60亿元位列行业前列,彰显板块头部企业的规模韧性。

“黑马”企业强势突围

在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复苏的态势下,一大批“黑马”涌现。不仅有多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突破50%,部分聚焦AI赛道的企业更是实现归母净利润翻倍增长。

Wind数据显示,有80家消费电子产业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涨幅在30%以上的有12家公司。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寒武纪、石头科技、九号公司,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了28.81亿元、79.03亿元、117.42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347.82%、78.96%、76.14%,构成板块内的“高增速第一梯队”。

瑞芯微亦增长较快,上半年实现了20.46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85%。对于营收增长原因,瑞芯微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依托在AIoT产品长期战略布局优势,因应AI在端侧应用发展需求,带领AIoT各产品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在汽车电子、工业应用、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张。

在盈利能力方面,一批公司凭借业务突破实现盈利“大跃迁”。已披露半年报的消费电子企业中,14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100%,爆发力尤为突出。从净利增速榜单来看,千方科技、士兰微、硕贝德组成“超高速盈利增长梯队”,报告期内分别实现了1.70亿元、2.65亿元和0.3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87.12%、1162.42%和981.11%。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已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来看,消费电子行业确实呈现出复苏态势。这一轮复苏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全球疫情后需求的持续释放、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和供应链的逐步稳定。

“从行业视角来看,AI技术的应用确实为消费电子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例如,AI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AIoT等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热点。AI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还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短期内,AI相关布局对业绩的拉动效应较为明显,尤其是对于较早布局AI技术的企业。长期来看,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其拉动效应有望持续,但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避免同质化竞争,才能保持竞争优势。”梁振鹏称。

行业内分化持续加剧

不过,消费电子产业的复苏并非一片普涨,在“黑马”涌现的同时,还有部分上市公司陷入业绩下滑的窘境,行业内部分化态势进一步清晰。在上述消费电子产业公司中,有1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30%。

冠捷科技、欧菲光、胜利精密、卓胜微4家公司陷入亏损境地。2025年上半年,冠捷科技归母净利润为-4.92亿元,而去年同期该公司还实现0.53亿元盈利;欧菲光上半年亏损1.09亿元,较去年同期0.39亿元的净利润由盈转亏;胜利精密、卓胜微的盈利表现同样承压,上半年分别亏损0.42亿元、1.47亿元,去年同期则分别实现0.16亿元、3.54亿元净利润。

除直接陷入亏损的企业外,板块中还有一批公司虽未亏损,但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显著,盈利规模大幅缩水,业绩承压态势同样明显。比如一汽解放、奋达科技、创维数字、超图软件等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0.17亿元、0.54亿元和0.12亿元,同比下滑96.12%、80.17%、70.53%和64.70%。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本报记者表示,从细分赛道来看,部分企业所处的细分市场需求疲软是重要原因。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技术和规模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一些中小企业在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难以与之抗衡。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将继续提升,尤其是对高端、个性化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有望增加。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祺出行中期财报:毛利率首次转...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近日,如祺出行(09680.HK)发布2...
安踏体育:未来继续推进战略性并... 安踏体育 视觉中国 资料图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驱动安踏体育业绩再创新高。8月27日,安踏体育用品...
华熙生物二季度利润回血,赵燕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2025年上半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头部企业华熙生物(688...
寒武纪“称王”未果,A股为何突... 2025.08.27本文字数:2160,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李隽寒武纪(688256...
风机销售量增加,明阳智能上半年... 风机价格战缓解,明阳智能(601615)上半年盈利增速仍然承压。8月27日,明阳智能披露了最新中报。...
美股三大指数悉数低开,纳指跌0... 当地时间8月27日,美股三大指数悉数低开,道指跌0.04%,标普500指数跌0.1%,纳指跌0.19...
白玩了三天,刺激 白玩了三天,... 图: mars_black今天股市跌得真猛呀。周一我还美滋滋——赚嗨了赚嗨了,持仓都在涨。今天就目瞪...
HPV疫苗销售不及预期 万泰生... 中经记者 苏浩 卢志坤 北京报道(万泰生物大楼 公司官网/图)近期,万泰生物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
华西证券:上半年净利润5.12... 8月27日晚间,华西证券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0.73亿元,同比增长46.7...
禾赛科技赴港上市获证监会备案,... 激光雷达头部企业禾赛科技拟赴港上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8月26日发布的文件显示,Hesai 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