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实习生 宋晨曦 深圳报道
8月25日下午,深高速(600548.SH)2025中期业绩说明会如约而至。
不久前,深高速发布了一份高增长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9亿元,同比增长4.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0亿元,同比增长24.04%,这是公司自 2023 年年报后,净利润再次重回超过20%的增长轨道。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业绩增长的同时,深高速两大主业的毛利率均出现了下滑,其中清洁能源毛利率下滑了 5.35 个百分点至50.03%。
对于这一变化,深高速副总裁文德良在业绩说明会现场回应指出:“上半年,公司清洁能源业务收入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新疆木垒风场弃风限电率较去年同期上升;永城助能、中卫甘塘等分厂停工维修维护时长同比增加;此外,部分风场的计划维护工作由去年下半年提前至今年上半年实施,共同导致风电收入减少。”
垃圾处理业务减亏
整体来看,深高速的业务板块分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两块,后者大环保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固废资源化处理及清洁能源发电。
作为公司的基本盘,今年上半年,深高速收费公路业务收入达到了24.49亿元,占总收入的62.51%,同比增长0.64%,若扣除益常高速不再并表的影响,同口径增幅达到4.31%。
据中报披露,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区汛期降雨量较上年同期减少,降低了不利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干扰;此外,深圳持续通过汽车补贴、以旧换新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带动了区域内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长。
“路费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路网结构变化带来的车流量重新分配,二是地区机动车保有量提升带来的自然增长。”深高速副总裁黄毕南对记者说道。
大环保板块中,由于部分风力发电项目因弃风率上升、风资源减少等影响发电收入有所减少,清洁能源发电业务收入减少4.19%;但固废资源化处理业务营收达3.9亿元,同比增长26.24%。
而公司整体业绩的大幅增长,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融资利率下降带动财务费用减少1.7亿元,降幅达30%;二是餐厨垃圾处理业务减亏明显;以及持有的部分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带来一定的增量利润。
2025年上半年,深高速的资产结构明显优化,在成功发行93亿元超短融、中票及可续期公司债,以及完成47亿元A股定增后,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7亿元,降幅达30%。
而对于公司是如何实现垃圾处理业务减亏的,深高速副总裁王绍良向记者回应,主要系集团重点对存量项目推行精细化管理,从三方面提升运营效率。
“一是优化收运管理体系,加强对收运区域的整体监控,并推动部分项目收运外包。二是加强渣料资源化销售,在减少焚烧处置费用的同时,拓宽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来源。三是推进技术改造,上半年完成两个项目的油脂生产工艺革新,有效提高油脂产出率并降低成本。”王绍良说道。
大环保板块将持续优化
事实上,自2017年开始拓展大环保业务后,深高速通过并购和投资布局了多个环保项目,该业务板块在前期确实为公司业绩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且已成长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但近年来却屡屡承压,显露出发展颓势。
早前,深高速董事长徐恩利就对本报记者提到,要“适时退出竞争优势不强、盈利能力较弱的业务和项目,集中资源做好核心优势业务”,暗示了环保业务板块将收缩。
目前来看,相关举措正在奏效。半年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因环保板块人员精简及开支管控同比减少28.03%;“拆车及电池综合利用”业务收入大幅缩减42.93%。
此次业绩说明会现场,徐恩利对于大环保业务的结构优化与战略收缩态度仍未发生转变。
其指出,一方面还是持续做强收费公路主业,积极拓展优质项目并强化存量管理;另一方面,将顺势优化大环保板块,重点推进餐厨垃圾处理业务的提质增效与盈利改善,并审慎拓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不断提升投资质量,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收费公路业务之下,2025年,深高速多个重大工程项目进展颇为顺利。其中,外环坑梓东枢纽与外环新围收费站分别于3月11日与4月23日开通,促进了外环高速与深圳东部及北部区域的互通互联;外环三期已全线开工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约20%工程形象进度;机荷高速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并完成约12%工程形象进度,建成后预计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一体化的交通需求;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段改扩建亦按计划推进,其中莞穗段已进入实体工程施工阶段,深圳段已取得立项核准。
徐恩利认为,展望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做好现有项目的挖潜提质,做强做好主业。一是积极推进重大新建、扩建公路项目的投资建设,聚焦优势做强收费公路业务;二是努力改善环保项目的盈利能力,集中资源做好核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