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与241项发明专利,左点G4系列让助听器迎来了iphone4时刻 十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10项发明专利
创始人
2025-08-25 19:07:38
0


文|Sober

当一款助听器不再被藏在耳道里,而是像耳机一样挂在耳边,成为长辈出门散步时的 “穿搭配件”,甚至可以被年轻人当作一个“助听+娱乐二合一”的日常用品,这个曾经被贴上 “医疗器材”“老年专属”标签的品类,规则俨然已在被改写。

而打破这项规则的,是在助听器这一赛道深耕11年,拿到241项技术专利的zdeer左点品牌(以下简称:左点)。

2025年8月19日,左点在自己的“起点”武汉,举办了创业11年以来的第一场发布会,并将聚光灯投向了一个特殊群体——听障人。

会上,左点创始人朱江涛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旗舰产品:左点骨传导助听器G4系列,iBrandi品创在现场注意到,“全天候助听器”是发布会高频提及并强调的重要概念。

而在这一概念和解决方案背后,是源于左点对听损人群需求的深刻洞察:好的助听器,不仅要能戴,还要让人“爱戴”。这也意味着左点不仅仅在解决助听器的功能问题,更是在关注听障人群的心理问题。


正如发布会现场短片中说的那样:当助听器不再意味着残缺,才是听障人群真正被看见的开始。

01

1.2亿听障人群

需要的不仅是“能听”

更是“爱戴”

对于听障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来说,一款合适的助听器不仅仅是改善听力的工具,更是他们重新连接世界、融入社会的桥梁。

而现实情况却是,国内助听器市场依旧面临着高需求、低渗透的矛盾局面。

据《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统计: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群体规模高达1.2亿人,其中需要助听器干预的人数高达7000万,但实际的渗透率不足5%。

究其原因,传统助听器市场长期陷入一个悖论:要么是线下门店里动辄上万元的 “专业设备”,价格昂贵且操作复杂,老人因怕丢、怕麻烦而被束之高阁;要么是线上低价的 “模拟机”,噪音大、效果差,不仅无法改善听力,更可能损伤残余听力。

单就价格层面来讲,部分品牌产品往往溢价过高,低端产品则无法满足听障人群的真正需求。

此外,更大的问题其实是由于“心理原因”带来的情绪问题。

去年5月,在第八届北京国际听力大会现场,左点就曾对iBrandi品创提到,关于国内助听器低渗透率的原因,除了价格的“两极分化”,另一个则是“心理障碍”。“很多用户会觉得,我又不是听不见,仅仅是听不清,没有必要戴上这种产品,对方说话大声一点就可以了。”他们不愿被贴上一个“聋子”的标签,这是一种“病耻心理”在作祟。

换句话说,一款好的助听器不仅仅要“能戴”,这只是最基本的功能需求,还要让听障人群“爱戴”,去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在发布会现场,左点创始人朱江涛连用三个排比,直击了行业的痛点:“不是不想用,而是买不起!不仅是买不起,还有内心的抗拒!不仅有内心的抗拒,还有更麻烦的使用方式!”

老人怕弄丢万元设备不敢戴;外形较小、易丢失让老人会诞生"能不戴就不戴"的心理;堵耳、闷耳等情况的出现会让其佩戴时间一长产生不适感;复杂的按键让子女教了十遍仍记不住;续航能力不足也无法保证时时可佩戴……

以上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是行业长期忽视的“体验盲区”,也是助听器沦为“抽屉式”产品的根本原因。

听障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真正需要的,不是放在抽屉里吃灰的“医疗设备”,而是一款愿意天天佩戴的“生活伴侣”。

02

骨传导助听器G4系列:

用“真正的洞察”打破行业惯性

如何能避免“抽屉式助听器”产品的出现?

在左点看来,好的助听器,应当让人愿意一直戴——它应当像眼镜一样做到无感的舒适佩戴;应当像iPhone一样拥有强悍的产品性能;应当要满足至少一整天24小时的助听使用;应当要适合不同人群多样化的生活场景。这也正是左点新品——骨传导助听器G4系列的设计原点。

助听器,这个长期被传统医疗设备形象束缚、价格高昂、体验滞后的产品类别,也正在迎来一场由左点引领的“iPhone时刻”。

在iBrandi品创看来,G4系列的每一处升级,都藏在左点对用户痛点的极致拆解中,也全方位解决了助听器需要满足的功能价值,以及需要提供的情绪价值。


即:让用户听得更清楚,戴的更方便,用的更开心。

性能层面,新款产品搭载海思芯片,其通过每秒3亿次运算速度,足以支撑即时响应与复杂环境算法,为听障人群带来更优异的降噪能力、更彻底的啸叫抑制——这是让听障人群听得更清楚。

验配难这一问题,曾是横亘在用户与清晰世界之间的天堑。iBrandi品创了解到,G4系列产品不仅支持“左点之声”APP快速验配,同时创新引入了“AI智能语音方案”。这意味着,用户无需奔赴专业门店,只需与AI轻松对话,经过问询和指导,就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听损情况。

更多的适老化改革也藏在产品的一个个细节之中:

拨动开关替代长按操作,老人一拨就开机;

加大的按键,区分“音量 +”“音量 -”,盲操也不会出错;

Type-C 充电口外露设计,避免了“找充电仓”的麻烦;

精心调校耳机夹紧力,优化机身配重,实现全天候久戴不累;

包括芯片在内的多项技术结合最终实现了助听模式下25小时豪华续航,让用户摆脱“电量恐慌”;

甚至连说明书都改用大字体,搭配图文快速指南……


朱江涛在发布会中提到一个细节:“我们测试过,90岁老人独立佩戴的成功率,从第一代的30%提升到了现在的98%。”

这些,本质上都是能让听障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听得更方便。

最后,当技术性能达到一定高度,真正的考验便在于:用户是否愿意用?用的开心不开心?

关于解决用户的心理障碍,实际上,从挂脖式助听器再到骨传导助听器,左点的解题思路是让助听器更像是一个“时尚单品”。

从形态来讲,G4全系列产品采用骨传导技术,让助听器告别了以往设计形态欲盖弥彰的“隐藏”逻辑,以敞开式蓝牙耳机形态坦然呈现,不入耳、不堵耳、不闷耳,轻轻一挂,自在操作。

外观上,左点也将美学纳入核心用户体验。G4系列产品采用高精度CNC工艺,历经6道工序精工打造,并同时推出时空银与极夜黑两款经典配色,以精湛工艺呈现细腻触感与金属光泽的完美融合。

与此同时,产品“助听”和“蓝牙模式”可同时开启,也可单独切换,用户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实现正常助听。可以说,G4系列更像是一台能助听的“耳机”。

iBrandi品创认为,关于G4这一数字化助听器的迭代,已经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硬件升级,更是一场从技术底层到用户体验、从产品形态到社会价值的系统重构。


或许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左点的助听器已经有了很高的“复购率”。

因为左点的研发创新皆是在让科技主动适应人,让科技跨越实验室与生活的鸿沟,成为用户自然生活的一部分。如此一来,用户自然愿意为产品和创新迭代买单,并推荐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03

商业向善:

科技与人文的交相辉映

如果说技术与产品是左点的骨骼,那么“商业向善”则是其跳动的内核。

在发布会的前采环节,朱江涛告诉我们,高中的时候,很多人曾问他未来想做什么。彼时,他的答案是:慈善家。

“但那个时候,包括没创业之前的自己,还没有能力去做这个事。”朱江涛表示,“但如今,我和左点都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也就回归了我的初心。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去做一些实实在在,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现在的左点,开始践行商业向善,科技普惠之路


对于一个拥有自研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讲,打破“溢价”,让听障人群“听得清,也能用得起”始终是左点的使命之一。目前,左点通过深度整合国内供应链、创新DTC模式,早已将专业级助听设备,从遥不可及的“万元殿堂”,拉入触手可及的“千元级”现实。助听器不再是“王谢堂前燕”,而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iBrandi品创进一步了解到,近几年来,左点一直在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比如,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腾讯等合作伙伴发起“情暖老兵 守望相助——老兵听力关怀计划”;与天猫健康发起“助听行动”公益项目;联动数百位达人,为不同地区的贫困老人,捐赠助听器等等。

2024年,左点获得社会公益慈善奖项-向光奖,同期入选的还有阿里巴巴、华润集团等知名品牌企业。


在8月19日的发布会现场,朱江涛还宣布左点将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启动公益计划,将捐赠价值200万助听器产品,定向帮扶有听障需求的特困老人,帮助他们真正“推开世界的门”。

04

总结

2015年,左点开始销售助听器;

2016年,正式投入助听器研发;

2019年,首款自研豆式助听器上市,创新APP智能验配,开启“数字助听器千元级”时代;

2022年,耳柄式助听器上市,融合TWS形态,声学性能、佩戴体验、续航能力全面提升;

2023年,围脖式助听器突破形态桎梏,舒适佩戴、集成防丢、优化适老操作;

2024年,自研骨传导助听器上市;

2025年3月,骨传导助听器3代在小米有品上市;

2025年8月,左点骨传导助听器G4系列集大成之作登场。

十年磨一剑,截至2025年5月,左点助听器荣获国际权威调研机构沙利文认证的“中国助听器线上销量第一”。而比销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左点通过技术创新将助听器从“医疗设备”重新定义为“生活伴侣”的能力。


就像iPhone4产品重新定义手机,将智能设备变为人类感官的延伸一样,左点正在重新定义助听器——它不再是衰老的象征,而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表达。这种转变,对于中国1.2亿听障人群而言,是一场真正的“听力平权”革命。

作为一个以医疗为基石,“专注家庭健康”的创新型公司,左点也一步步证明着,在助听器这一领域,中国品牌也有能力可以重新定义,引领创新。而在这场诚意满满的发布会之后,相信左点和朱江涛的团队,也会像他在高中时期给自己起的网名“秉恒”一样,继续“秉正仁义,恒定如一”。

关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 是国内领先的消费产业研究机构与媒体型智库,致力于洞察消费行业前瞻性趋势,寻找行业新锐赛道,助力品牌影响力的可持续增长及企业决策效率的提升。CBNData立足多元的跨领域数据库,围绕新消费、新圈层、新方法三大研究方向,面向品牌企业输出行业研究、商业咨询、市场调研、数据工具、营销传播等产品及服务,多维助力品牌影响力的搭建、透传及破圈。

CBNData所属母公司应帆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增长服务集团,隶属于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是第一财经旗下数字增长服务与产业创新阵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曾觊觎A股主板IPO多时,志达... 导读:无论志达精密在短期内是否还会重启北交所上市申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撤”将大幅拖延志达精密的...
集采倒逼传统药企转型,多家企业... 2025.08.25本文字数:208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林志吟2018年药品集采...
光大保德信:高管变动频繁总经理...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观澜/作者 南枝/风控自2025年7月28日起的近三周,权益类基金发行总数已...
园林股份“云”中漫步 园林股份... 富凯摘要:云针科技尚处于技术成果转化的初期阶段。作者|幕恩8月25日晚间,园林股份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
卖不出去的写字楼要改成住宅区了...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商住平衡路在何方?作者:图数室来源:图数室(ID:sina-tu...
东风集团股份,深夜新动作! 东... 2025.08.25本文字数:923,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黄琳8月25日晚间,东风集...
东风投资拟与东风集团股份吸收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8月25日晚,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股份”)发布公告称,间接...
银行股翻倍暴涨,离不开险资 银... 如果买入的银行股价格小于银行的每股净资产,其差价部分可以计入险资当年的利润。2023年至2024年我...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149.56亿... 7月23日消息,截至7月22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695.7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9.63亿元;...
加总理:只接受对加拿大最有利的... 7月23日消息,加拿大总理卡尼当地时间22日表示,加拿大将在谈判桌上与美国特朗普政府据理力争,确保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