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8月20日,华住集团(NASDAQ:HTHT;01179.HK)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华住集团的酒店营业额为269亿元,同比增长15%。同期,集团收入达64亿元,同比增长4.5%;经调整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7.6%;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1.3%。
在去年二季度达成“万店”目标后,华住集团酒店数量还在持续增长。截至二季度末,集团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同比增长18%;在营客房总数1,184,915间,同比增加18.3%。报告期内,集团新开业酒店597家,待开业酒店2,947家,期末运营中及待开业酒店合计覆盖城市达1,522个。
对于第三季度,华住集团给出的业绩指引为:预期收入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介于2%至6%,或增长介于4%至8%(不计入华住国际);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将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介于20%至24%。
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表示:“未来,华住将通过对老产品的持续升级迭代,以及加强收益管理和本地营销能力,推动单店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的增长。”
预计三季度RevPAR降幅环比收窄
从一些关键经营数据来看,二季度华住集团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其中,4.5%的收入增长,接近先前所公布收入指引(增长1%至5%)的上限;二季度归属净利润为人民币1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1亿元,上一季度为人民币894百万元;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2.8%,超出先前所公布指引(增长18%至22%)上限;华住中国(Legacy-Huazhu)收入为人民币51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先前所公布收入指引(增长3%至7%)的中位数;来自华住国际(Legacy-DH)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13亿元,同比增长0.1%。
但与此同时,在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当下,酒店的日均房价(ADR)、入住率(OCC)和RevPAR依然承压。财报显示,二季度华住中国的ADR、OCC和RevPAR为290元、81%和235元,均较上季度有所回升,但分别是2024年同期的98.1%、98.4%和96.2%。
在电话会上,金辉分享了对二季度中国整体酒店市场的观察,他坦言,“从中国铁路、航空、出游人次等数据能看到,中国国内出行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增长。但由于过去两年酒店市场整体供给过快增加,叠加各种宏观因素对商务出行和和消费者支付意愿的负面影响,整体行业依然存在一些挑战。”
金辉还表示,暑期各大景区推出门票优惠和减免促进了旅游业进一步繁荣,但受极端天气、宏观不确定因素影响,预测第三季度RevPAR仍略有下滑,但环比第二季度降幅进一步收窄。
对于全年RevPAR和收入指引,金辉回应称,面对宏观的一些不确定性,以及过去酒店业同质化供给迅速增加对经营造成挑战,预计全年RevPAR将实现低个位数下滑,将努力实现全年收入达到年初给出的指引区间。
他表示,面对短期不确定性,华住将持续聚焦品牌升级、供应链优化和销售能力提升,对长期旅游需求保持乐观态度。
推进轻资产战略转型
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华住集团正在实行轻资产战略,这种转型带来的变化也体现在财报中。
从收入管理模式来看,上半年华住集团租赁及自有酒店收入为62亿元,同比下降8.7%,其中华住中国的租赁及自有酒店收入为40亿元,同比下降10.3%。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的收入为54亿元,同比增长22.0%,占总收入的45.4%,相比2024年上半年38.5%的占比明显提升。
金辉解释称,公司实行轻资产战略转型,逐步减少直营业务,相关收入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阵痛期。第二季度轻资产的加盟业务无论在规模、收入、利润上均实现增长,经营毛利贡献占集团整体近三分之二。华住管理层还表示,利润率相对稳定的加盟业务已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加盟业务的增长是公司未来收益增长的关键。
得益于轻资产模式,今年上半年华住集团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经营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22.5%提升至24.3%。2025年上半年,华住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亿元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华住还通过供应链管理来降低运营成本。
在赛道布局上,华住中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为核心服务大众市场的路线,二季度的数据显示,其重心仍然在此。在华住中国新开业的595家门店中,经济型酒店和中档酒店占比分别达44%、42%。
上一篇:股价收涨近5%:横店东磁光伏出货同增超六成,第二季度净利接近翻番 横店东磁股价实时情况 横店东磁股票成交额
下一篇: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9月举办,将发布一批最新成果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直播 2025中国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