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横店东磁(002056.SZ)股价盘中一度涨停,截至收盘,股价收涨4.99%至18.30元/股。横店东磁今日在二级市场的行情与其基本面表现基本保持一致。
据其20日晚间披露的财报数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9.36亿元,同比增长24.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58.94%。
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7.13亿元,同比上升25.8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上升94.8%。
横店东磁主要从事磁材器件、光伏、锂电产品三大业务,目前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设有生产基地,主要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
光伏板块是该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今年上半年,光伏板块业务营收为80.54亿元、磁材器件营收为23.71亿元、锂电板块营收12.86亿元,占比分别约为67.5%、19.9%、10.8%。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光伏产品出货约13.4GW,同增超过65%,毛利率约16.7%。由此测算,该公司第二季度光伏出货约7.5GW,出货环比提升。
国金证券点评称,该公司三大板块稳健向好,差异化优势持续凸显。该机构表示,上半年公司海外产能凭借差异化布局,叠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实现了满产释放,在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不过,仍不能忽视光伏行业供给侧产能过剩、行业正在加速出清的现状。横店东磁在财报中直言,“各环节依然存在产能过剩,平均开工率较低,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上半年已有多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行业的出清正在加速。”
在财报“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章节,五大风险中,首个被提及的是全球产业政策风险。比如在国内市场,上半年政府部门针对行业内卷式竞争和市场化规范管理出台多项举措,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行业回归理性发展。
国际市场方面,据该公司表述,美国、欧洲、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对光伏产业政策的动态调整,如传统的关税、双反税,以及碳关税、知识产权诉讼、碳足迹认证等新型贸易壁垒的设置和部分国家补贴政策的减弱,会增加中国光伏产业对外贸易的难度。
另据该公司管理层在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表述,公司在印尼的电池基地基本满产,单季销售电池约900MW,为光伏板块贡献较好盈利,预计二季度出货进一步提升。“在90 天豁免期内,客户会更关注加快出货,10%基准关税可以向下传导给组件或终端客户。”
谈及中美关税的潜在影响,该公司管理层彼时表示,在90天豁免期后,海外可见度高的优质电池产能年内仍然不多,印尼还将是客户比较不错的选择。如果按32%的对等税率,初步预估印尼产能会导致组件端几美分的成本增加,销售价格可能会有所调整。“从目前沟通来看,从电池制造商、组件制造商、EPC方再到购电公司,多少都会分摊一些关税影响,公司成本可持续优化,因此后续增加的成本仍有消化空间。”
“欧洲依然是除美国市场以外价格敏感度较低的区域之一,有市场价值存在,今年公司往欧洲的出货量还要铺开再提升。”横店东磁表示。
据财报介绍,截至6月30日,该公司具有年产29万吨磁性材料生产能力,是国内磁性材料体系最全、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铁氧体磁性材料出货量居行业首位;光伏具有年产23GW电池和21GW光伏组件的总产能,光伏产品出货量居行业前十;锂电具有年产8GWh生产能力,出货量居国内圆柱小动力电池行业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