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开发依赖症!房企2025半年盈利预告背后的行业生存启示录 商业房地产破局之谜 商业地产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创始人
2025-08-20 14:52:09
0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202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与弱复苏并行的关键阶段。

政策端延续“止跌回稳”基调,市场呈现“两端集中、中间塌陷”的特征:头部房企依托信用优势与运营能力稳健前行,中小房企在融资受限与区域市场萎缩中艰难求生;城市能级分化加剧,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需求韧性凸显,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高企。

当72家房企半年业绩预告中逾六成深陷亏损泥潭,当万科百亿亏损的新闻震动市场,房地产行业的2025年上半场被阴云笼罩。

毫无疑问,行业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以“好房子”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加速构建,房企竞争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现金流安全与精细化运营。

01

行业整体承压,但结构性曙光初现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挤泡沫”的阵痛期。

据Wind数据,截至8月15日,在A股(申万二级行业-房地产开发)、港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共有72家内地房企预告2025年上半年业绩。其中,多数房企依然在本期录得亏损,共计46家,占比超过六成。

龙头房企更是成为重灾区。继2024年录得了199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后,万科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00亿至120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98.52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此外,华夏幸福、*ST金科、金地集团、绿地控股、荣盛发展、华侨城A等12家企业预计亏损金额或超过10亿元。



来源:上市公司公开资料

行业毛利率普遍下滑,项目结转规模收缩、资产减值计提增加成为共性困局。这其中很大程度源自于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据华泰证券统计,截至2025年4月,在近4年的调整周期里,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累计回撤幅度达到10.1%、17.4%。

下行趋势或仍将持续。摩根士丹利在行业中期业绩预览的报告中表示,尽管流动性风险有所缓解,上半年地产开发企业的业绩将继续令人失望。下半年,由于房价持续下跌、去库存和资产减值压力,预计地产开发利润率会进一步下降。

然而阴云中已透出微光。

其一是扭亏阵营逆势扩容。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盈利的企业中,包括滨江集团、新黄浦、天保基建、深深房A、深物业A在内的5家房企预计盈利增长,同时,城建发展、中华企业、中洲控股、渝开发、城投控股等12家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跻身“逆转者”行列。

其二是投资端显露暖意。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TOP100房企上半年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1-5月扩大4.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新增货值占比超40%,土地市场向核心城市加速集中,显示出房企较强的投资意愿。

其三是销售降幅收窄。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尽管2025年1-7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20730.1亿元,同比下降13.3%,但较2024年同期降幅已明显收缩,释放筑底信号。另据亿翰智库统计显示,前7月TOP10房企销售门槛值同比增长5%,头部企业表现依然稳健。

02

房企分化加剧,“运营为王”时代开启

行业从“全面下行”转向“分化复苏”,除财务稳健、布局高能级城市的房企率先企稳外,此轮调整中,房企战略选择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业绩鸿沟。

以龙湖集团为例,尽管受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导致地产开发业务的结算毛利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核心溢利预计将录得约45%左右的下降,但在行业持续下行背景下仍能实现盈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龙湖运营业务及服务业务稳健增长。据龙湖集团1-6月运营数据公告,上半年实现含税经营性收入约141.5亿元,再创半年历史新高;其中运营收入约75亿元、服务收入约66.5亿元,持续为其贡献稳定利润。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现金流韧性——含资本支出的经营现金流为正,2025年到期境内债已清零。面向未来,龙湖将始终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力和服务力提升,积极推动开发业务存货去化以及运营业务、服务业务的稳步增长,以正向经营性现金流推动各航道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星展银行的解读一针见血:“保留现金流和去库存策略是龙湖债务优化的核心”。当部分房企还在为展期奔波,龙湖集团已通过持有型项目持续产出租金。此外,新加坡星展银行还预计,龙湖集团在偿还完12月的银团贷款后,将偿清其近期的境外债务,并可能在2026年初考虑重启土地投资;新项目将能够加快地产开发业务利润率的修复进程。

除龙湖集团外,还有一些企业也凭借开发模式创新穿越周期。滨江集团上半年盈利有望实现同比增长40%-70%,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3亿元-19.82亿元,核心动能是“高周转+聚焦核心城市”策略,杭州等地项目交付量激增推动业绩突围。而城建发展则通过“高端项目交付+金融资产收益”双轮驱动,实现从亏损1.38亿元到盈利6.5亿元的跃升,同比增长最高至575.14%。

03

从救市到重构,政策转向与市场新机

政策基调的深刻转变正在重塑行业逻辑。

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从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到着重提及了“城市更新”,无不表明政策天平已向新模式倾斜,从短期刺激需求(如松绑限购)转向长期供给侧改革。

地方也在实践探索,存量更新与保障性住房。无锡恒隆广场二期、杭州恒隆广场(预租率77%)等项目下半年分阶段落地,显示国企凭借资金优势抢占旧改市场。政府专项债资金用于收购闲置土地和过剩住房,但三线以下城市因库存过高,政策效果有限。

而龙湖的实践与顶层设计高度契合。

北京中关村观萃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好房子”样本,首层架空、风雨连廊等创新设计斩获销售佳绩;70%土储聚焦核心城市(如杭州),精准卡位城中村改造红利;轻资产业务加速扩张,2025年代建签约目标突破100亿。

对此,上海交大陈杰教授强调:“房地产必须转向运营驱动”。龙湖的探索印证了这一趋势:当渝开发靠股权转让收益扭亏、天保基建依赖退税冲回时,龙湖通过重庆沙坪坝高铁TOD、沈阳浑南天街等存量运营项目,实现了利润的可持续增长。克而瑞所言“把握结构性机会”,正在龙湖集团的实践中具象化。

04

总结

各房企的业绩预告与转型探索,恰似穿透行业阴霾的探照灯,照亮三条转型必由之路。

一是盈利模式重构已成生死线。当保利、万科的开发毛利率崩塌警示行业,华润、龙湖的运营增收案例证明:摆脱土地红利依赖,建立多元利润结构是生存根基。

二是现金流管理决定企业寿命。穆迪报告揭示:华润、龙湖等高经营收入企业财务韧性更强。龙湖集团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债务结构优化的事实说明,现金流造血能力比规模排名更重要。

三是政策红利属于长期主义者。从“好房子”样本到TOD开发,房企对产品力和城市更新的投入,印证花旗的判断:“专注优质产品的房企将胜出”。当行业进入专业深耕时代,唯有用产品力重获客户信任,才能激活需求。

2025年的房企半年业绩预告,是一部残酷的行业分化史:46家亏损企业警示传统模式的终结,而龙湖、滨江等企业的韧性成长,则宣告新模式探索者的黎明。正如摩根大通所言:“市场更关注政策趋势而非滞后业绩”。

随着城中村改造加速、房企融资白名单扩容,那些已完成现金流重塑、业务转型的房企,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入场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正荣地产:预计上半年亏损64亿... 8月19日,正荣地产(06158.HK)发布盈利警告,上半年,预计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4亿元至66...
QDII持仓大洗牌!加仓英伟达... 当A股一路高歌猛进突破3700点,美股科技巨头也在AI的热潮下,引领指数屡创新高,欧洲市场则受益于高...
小鹏汽车发布Q2财报:营收暴涨... 8月19日晚,小鹏汽车公布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总营收为人民币18...
科创50指数涨超3% 创202... 8月20日,科创50指数延续涨势涨超3%,突破2月27日高点,收盘涨3.23%,报1148.15点,...
三星出手,京东方要被美国禁了 ...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作者 | 田羽利润翻倍后,京东方开始面临美国铁拳...
恒指收涨0.17% 恒指收涨0... 【恒指收涨0.17%】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17%,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01%。板块方面,经销商、多元...
14万股民看傻:“000799... 酒鬼酒(000799.SZ)的股价,爆发了!8月19日、20日,股价连续涨停;拉长时间看,6月至今,...
九家抢筹TCL科技定增,险资为...   中新经纬8月20日电 (李自曼)近日,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TCL科技)发布公告称,该...
口子窖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8月20日,口子窖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出炉。今年上半年,口子窖实现营业...
电商渠道营收下滑超9%,自由点... 受舆情影响,卫生巾品牌自由点母公司上半年线上渠道营收有所下滑。8月1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