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向港交所递上了二次招股书而备受关注的石头科技,在8月15日晚间交出了一份低于市场预期的半年度业绩“成绩单”。
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9.03亿元,同比增长7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8亿元,同比下降39.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9亿元,同比下降41.96%。
分季度看,2025年一、二季度,石头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28亿元、44.75亿元,同比增长86.22%、73.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4.10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32.92%、43.21%;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2亿元、2.58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29.28%、50.30%。
图源:石头科技财报
由上可见,上半年石头科技增收不增利。
当然,这并非石头科技首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我们拉长时间维度,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石头科技的营收分别增长11.91%、66.54%、86.22%、73.78%,而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则是分别下降了45.25%、26.99%、32.92%和43.21%。
之于原因,石头科技在财报中表示,家电行业“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以及海外市场的精细化渠道布局带来的国内外销售增长系营收增长的主因,利润下滑则主要源于销售费用和研发投入的增加。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为21.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85亿元增加12.8亿元,增幅达144.51%;公司研发费用为6.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0亿元增长67.28%。
扫地机行业进入渗透率提升的成熟阶段,通过利润换取规模抢占市场已成为行业共识,不过对于石头科技而言,存在两个方面问题:
其一,选择营销驱动增长虽无可厚非,毕竟企业业务增长本身就与营销紧密互锁,尤其是在如今的流量时代,消费者选择每一件产品几乎都受到了营销的影响,只是若回到营销驱动增长模式的底层逻辑:
即营销运作帮助企业实现产品与市场的价值匹配,即支持细分市场的选择和客户需求及痛点的分析,以及制定市场策略,牵引产品研发,实现产品的价值主张和差异化优势。
可以发现,石头科技“清扫路径规划+壁障+自集尘”的基本技术框架之上,其并未在出现颠覆式创新,仅仅是某些渐进式创新。结果就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同时因市场需求与产品价值的不匹配,导致消费者在情感上也会排斥营销,再想实现增长就需要花费更多成本。
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将近145%的消费收费增长才带来不到80%的营收增长,营销驱动的边际效应已显著递减。
其二,以利润换取增长实现规模效应能否完全走通存疑。
不可否认,在海外市场石头科技通过降低自身的利润结构已经最大化切分市场蛋糕,从而做大了营收规模,也扩大自身市场地位。列一组数据论证:
IDC的数据显示,石头科技继2024年量额全球第一后,2025年一季度以19.3%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的位置,其出货量最大的两个地区分别为中国和西欧,总计超过全球总出货量的50%。2024H1、2024 年和 2025H1 ,石头科技的存货分别11.5亿元、14.9 亿元和 31.3亿元,对应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 1.96、4.93、和 1.90,虽然 2025H1 的存货量明显上升、但存货周转率并未有变化,表明 2025H1石头科技的出货量在大幅增加,其已经切分到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问题在于,扫地机器人资金、技术、规模门槛都比较低,很多品牌可以轻而易举进入,石头科技自身又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通过上述运营模式是否能在竞争中具有持续性和比较优势仍是问号。
但确定的是,消费者忠诚度建立需要一定的周期,对于石头科技而言,居高不下的成本,对其自身的成长无疑是种隐患而且已经逐渐显现。
近期,石头科技被传出在洗衣机业务条线上大幅裁员的消息,当然这可以看作是石头科技基于现阶段的市场竞争环境做出的策略调整,希望集中资源博取更大的增长和市场份额,但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石头科技继续加码资源投入的财务空间比较有限。
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23亿元,同比下降179.84%,2019年同期以来首次为负数。
石头科技急于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意图也正是基于此,获取更多的资金帮助其更快且更多地扩充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及扩充产品组合,实现在海外结构增长市场中拥有划分蛋糕的优先权。
只是仍需指出的是,资本市场对石头科技“长期主义”的耐心正在消耗,若石头科技港股上市之后净利润仍无改善,恐陷入“越扩张越贬值”的恶性循环。
截至8月18日收盘,石头科技股价报收209.04元/股,最新市值541.6亿元。
来源:经理人网
作者:南岂珵
编辑:曹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