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买!南向资金年内狂扫近万亿港元创纪录,神秘扫货清单曝光 爆买!南向资金年内狂扫近万亿港元创纪录,神秘扫货清单曝光
创始人
2025-08-18 21:54:27
0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爆发式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超94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有券商预计,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1.2万亿港元,将支撑港股行情向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尽管近期港股的表现逊色于A股,但是大多数接受采访的港股机构投资者仍更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

从配置策略看,当前南向资金主攻两大方向:一是低估值、高股息类资产,二是科技类资产。

南向资金爆发式增长

曾经,港股“一骑绝尘”,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最大涨幅分别达到33%、49%。

但6月中旬以来港股表现却略显逊色,在A股不断向上突破之际,同属中国资产的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行情表现却偏震荡,明显不如A股。

8月18日,在A股高歌猛进,沪指突破10年高点之时,港股三大指数却冲高回落。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37%,报25176.8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65%,国企指数跌0.06%。

恒生指数已连续3日回调。Wind数据显示,最近3日恒生指数累计下跌1.71%,具体来看,8月18日跌0.37%,8月15日跌0.98%,8月14日跌0.37%。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近期南向资金却逆势而动,在港股回调时,南向资金买入港股的节奏反而加快。

尤其是在8月15日,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58.76亿港元,创历史最高单日净买入纪录。

Wind数据显示,最近3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82.97亿港元,具体来看,8月18日买入13.86亿港元,8月15日买入358.76亿港元,8月14日买入10.34亿港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收盘,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403.07亿港元,超过2024年全年,创历史新高。

拉长时间来看,2020年至2024年,资本市场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25亿港元、4543.96亿港元、3862.81亿港元、3188.42亿港元和8078.69亿港元。

为什么南向资金加速流入?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指出,原因是港股市场相对偏低的估值优势,叠加利率下行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同时,A股市场活跃度提升后的流动性外溢,进一步强化了资金对港股高性价比资产的布局动力。

此外,港股市场有许多A股稀缺的资产,如腾讯、美团、阿里等大型平台公司。

“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趋势具备周期性,目前还处于行业轮动,也就是市场流入的资金其实并不充分,导致市场只能去轮动到一些边际改善比较好的行业标的上去,并没有形成全面牛市。”一位机构投资人士表示。

“目前南向资金仍有增量空间,但增速料将放缓。”胡墨晗说。

国泰海通证券也指出,“后续南向资金仍有一定增量空间,预计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1.2万亿元,或将支撑港股行情向上。”

买A股,还是港股

随着近期A股上涨,港股攻势放缓,资金是否会从港股回流A股?

事实上,自6月中旬以来,港股涨幅开始落后于A股。

直至最近的8月份,A股市场仍然持续走强,相比之下,港股市场虽然也有所反弹,但整体涨幅仍不及A股,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明显跑输。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解释,“这种分化主要源于港股市场正处于半年报密集发布期,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导致资金流入相对保守。港股科技板块近期表现较为疲软,主要受互联网平台补贴战影响,资源倾斜削弱了AI投入的利好传导。”

不过,8月18日,一位全球投资的机构人士表示,“近期A股大涨主要是因为港股大涨之后的一个补涨,但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补涨。叠加A股估值仍高,虽然利率很低,但目前已经透支了融资杠杆,需要非常警惕。”

“我们不会增加A股配置,反而会进一步增加港股配置,因为港股存在明确的轮动机会。”上述机构人士说。

胡墨晗则表示,短期来看,A股市场的快速上涨可能对港股产生一定的资金虹吸效应,A股弹性或阶段性占优。

“但中长期而言,港股的稀缺资产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环境中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胡墨晗说。

富国基金基金经理宁君表示,虽然今年港股非常强势,A/H溢价大幅收窄,但当前,港股的互联网行业仍处于机遇期,创新药、新消费龙头或未普遍高估,特别是外资对中国股票处于历史性低配状态,这种悲观预期的反转或将为港股提供持续动力。

港股配置两大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港股投资者主攻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偏好低估值、高股息的资产,二是偏好高弹性的科技资产。

一位资深机构投资人士表示,南向资金中,保险资金关注高分红资产,而散户及私募为主的资金的主要扎堆方向还是短期边际改善的标的,比如新消费等,“但此类资产的不少个股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多年的业绩”。

总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大多看好港股红利方向。

一位机构人士说,“我们的投资原则是坚持性价比,要求估值更低,增长预期更高,因为分红回购更高的标的将在下一轮获得更多估值修复补偿。”

国泰基金也表示,看好港股红利。原因是“长期资金配置资产荒,但A股红利股的股息率压降空间已经有限,相对而言我们更看好AH股溢价收窄下的港股红利”。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机构在港股投资上是两手抓,采取“哑铃策略”,一手低估值、高分红资产,一手高科技、高弹性资产。

“在港股配置上,我们主要布局更具性价比的港股高股息红利资产,同时配置了一定悦己消费、创新药等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赛道,以平衡组合风险收益比。”胡墨晗说。

据胡墨晗介绍,其在最近操作上有一些变化,“在保持仓位大体稳定的同时,对涨幅已高的品种动态止盈、锁定收益。”

另一位机构投资者也表示,最近止盈了涨幅较大的部分港股股票,在回调中买入了低估值的互联网、消费和地产等。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表示,“今年我们对整个港股主要布局在互联网、新消费、传统消费,以及医药为主的方向。”

蓝成资产总经理刘剑锋表示,“我们在港股的组合,覆盖了市场多个行业资产,它们具有低估值和较好的成长属性。”

“我们资产配置最大的变化在于,我们认可当前慢牛的节奏,增加了大金融和原材料方向的配置。未来在中报出来后,我们考虑增加创新药、AI、新能源阶段性拐点带来的机会。”刘剑锋说。

“当前港股核心资产的估值仍然很便宜,并且随着经济复苏和经济结构调整,港股仍有很好的成长增速,是抢占价值洼地的重要时机。”刘剑锋说。

托合江则认为,港股市场的高股息和科技成长板块是中国的核心资产,具备稀缺性和配置价值。港股银行、能源、通信等高股息资产在利率下行资产荒背景下,配置价值凸显,获得南向资金净买入。而港股的科技、AI、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具备稀缺性,也获得了南向资金净买入。

据托合江介绍,南向资金的配置策略主要围绕港股通标的中具备稀缺性、成长性及高股息率的行业展开。

“近期金融板块配置力度依然较强,科技板块相比二季度有所回升,新消费板块随着股价回调有所下降。”托合江说。

其建议,继续关注高股息板块和成长性确定的科技板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建议想学炒股的人,先看看中学生... Sayings:前段时间和我弟聊天,他冷不丁来了一句:“谷价崩盘了。”你没听错,是谷价,不是股价。是...
沪指十年新高,投资者能否继续入... 南方财经记者 杨雨莱8月18日,A股市场延续近期强势表现,主要股指全线飘红。其中,北证50指数表现尤...
欧菲光上半年净亏1亿元,智能手... 欧菲光 视觉中国 资料图8月18日晚,国产手机摄像头供应商欧菲光(002456)发布了2025年上...
金融街: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18日,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融街”)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告...
康佳成功“改嫁”!华润想要盘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历时四个多月,康佳“改嫁”华润终于落定。...
淳中科技:不涉及液冷服务器生产... 淳中科技 视觉中国 资料图8月18日,北京淳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淳中科技”,603516...
时间调整!国泰海通将于9月实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 上海报道8月18日晚间,国泰海通(601211.SH)发布公告,宣告将...
逆旅人生:苏轼教你用幽默对抗生... 在现代职场的重压下,你是否感到喘不过气来?房贷的沉重负担是否让你倍感窒息?朋友圈的点赞寥寥无几,焦虑...
洗刷了10年耻辱 洗刷了10年... 图:Andrii Kateryniuk今天A股算是一洗10年耻辱,上证刷新了十年高点,来到了3745...
股市大涨,债市却“被错杀”! ... 股债市场正上演“冰火两重天”。8月18日,A股延续上行趋势,并在一片涨声中创出纪录——A股市值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