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前段时间和我弟聊天,他冷不丁来了一句:
“谷价崩盘了。”
你没听错,是谷价,不是股价。是谷子的谷,不是股票的股。
从一个 15 岁的初中生口中听到“崩盘”这个词,我大为震惊。
先跟和我一样年长的朋友解释下啥是“谷子”。
谷子,是单词“Goods(商品)”的谐音,指二次元作品的周边产品。
吃谷,指的就是购买“谷子”的行为。
乍一看,不就是买周边吗,能有多少门道?
但和中学生聊完后,本老年人被结结实实地教育了一顿。
当我旅游不知该去哪换钱时,他们对日元汇率倒背如流;
当我还在为买哪款周边取舍时,他们已经学会了捆绑销售;
当我还在被消费主义洗脑时,他们已经开始用谷子理财。
这哪是吃谷啊?这简直就是一场当代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啊!
抱着“不学习就落后”的心态,我深入谷圈研究一个月,总结了一篇《谷子经济学原理》。
这里不光有中学生的金钱观,消费观,还有真心。
那些年曼昆没教会你的经济学,不妨试着问问中学生。
1
说起来有点丢人,进谷圈的第一步,我就被拦住了。
本来,身为曾经的“老二次元”,我心想,这还不手拿把掐?
结果一上来,就被这张图给了个下马威:
@驾驶帆船
等一下,这图怎么似曾相识?
这不是我试图搞懂股票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吗?
也就是,术语。
@小妮备忘录
研究谷子黑话,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学习股票术语,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分开看,每个字我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像一串加密语言。
总之,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试图进入中学生世界的我:
狼狈。
2
就在我学黑话学到快要黑化的时候,一位中学生老师出现了。
通过她耐心的教导,我的谷圈之路迈进了一大步。
在此和大家分享我学习一周的成果:
首先,在对同好的称呼上,要遵循两大原则——
要么表示亲近,称呼对方为“咪”。
举一反三:团咪,指团长,组织大家拼团购买谷子的人。
要么表示尊敬,称呼对方为“老师”。
极致案例:小偷老师。
其次,在交易的过程中,要表现得专业。
“付钱”不说“付钱”,要叫“交肾”;
“降价”不叫“降价”,叫“跳水”;
“赠品”不叫“赠品”,叫“无料”。
谈论价格,他们不说“多少钱”,而是说“市价多少”。
而我们所熟知的抽盲盒,术语叫“盲抽”,黑话叫“赌博”,缩写叫“db”,谐音叫“读博”。
以上都只是皮毛。学吧,学无止境。
3
众所周知,所有商品都会以价格被分为“三六九等”:
低端品、中端品、高端品、奢侈品。
这几个等级在谷子里分别对应的是:
普谷、稀有谷、湖景谷、海景谷。
能被称为“海景”的谷子,每平方米的价格确实已经赶上汤臣一品了。
整理自@飞鸟君的小世界
说到这你肯定好奇:
谷子和谷子之间,看上去都没什么分别,为什么能差这么多钱?
这就来到了谷子经济第二课,价格的影响因素。
4
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价值决定价格。
“不就是一个铁片/纸片/棉花吗?凭什么值这么多钱?”
成年人不解,中学生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两个字:
好看。
好看,就是谷子的价值所在。
大人眼中的好看:简洁、品质、天然原始。
小孩眼中的好看:华丽、精致、闪闪发光。
谁年轻的时候不喜欢点这种东西?
但是,也有一些实在美得让我忍不住惊叹的。
比如这种bling bling的工艺,叫流麻。
塞尔达同人二创衍生制品@木实君
这种能让人物动起来的,叫光栅卡。
@二次元老奶
还有看似平平无奇的透卡,放到现实中好像喜欢的角色真的在身边一样。
@三联野生运营
好的谷子,能让纸片人拥有真正的影子。
@泡达鸭蛋
也能让失去妈妈的小樱一家团圆。
@二次元老奶
这就和你在家里放根哈利波特的魔杖一样。
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让自己相信,现实中真的存在一个魔法世界。
5
可能你还是不理解:
既然只是因为好看,拿着图自己印不就好了吗?
不要小瞧中学生,他们可是很有版权意识的。
支持正版,是吃谷人刻在骨子里的规矩。
6
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二:供求影响价格。
供求,即供给和需求。
供给,好理解。
被炒到 7 万 2 一个的吧唧(即“徽章”),全球只有 5 个。
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对这个IP或角色的喜爱程度了。
@虎妞 说,像《咒术回战》这种剧情烂尾的作品,最后往往会导致相关谷子的价格暴跌。
“烂尾就是原罪。”
人气高的角色,愿意为 ta 花钱的人就多,价格自然也就被炒上去了。
@小帅 和我介绍了他喜欢某角色的原因:性格可爱,设定可怜,
“有种让人非常想关心他的感觉。”
7
以上朴素的经济学常识对中学生们来说完全没有难度。
就连更进阶的市场营销策略,他们也是老手。
问:要是同一盒谷子,你只想要其中一个角色,怎么办?
中学生:拼团。
你拿到你推,我拿到我推,皆大欢喜。(推:喜欢/支持的人或角色)
问:要是有的角色人气高,有的角色人气低,一时之间需求无法配平怎么办?
中学生:捆吃。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想要热门谷子,冷门谷子又卖不出去的话,你就得带走一个冷门角色,好让拼团成功。
除了“捆吃”,一套的词还有:捆出、解捆、分食、调价、上调下余、推车......
比爱马仕配货的规则还复杂。
8
以上都是想吃到热门谷子的技巧。
但想吃烫谷(比热谷更热的谷子)就不一样了,稀有的品种是需要拍卖的,价高者得。
中学生早就知道想要的东西不是光靠会哭或者撒娇就能得到的。
你得靠财力说话。
9
二手市场是吃谷人更为熟悉的领域。
毕竟喜新厌旧是常态,二手市场极大地发挥了谷子的剩余价值。
在谷圈,上到 30 岁下到 8 岁都熟知二手交易的基本规则:
1、要走平台
无论是在什么平台上、和什么人达成了交易共识,最后大家都要来到正规的二手网站进行交易。
这样才不会出现交了钱不发货、发完货收不到钱的情况。
2、要对光
就是对着光拍摄,360° 地展示谷子。可以理解为线上验货的一道程序。因为有光的照射,买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谷子上有没有瑕疵。
专业的对光还要戴白手套。
相信经常看鉴宝的朋友已经有画面感了。
10
我还想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和股市一样,谷子也有跌价的时间点,一般会在寒暑假。
据说是因为暑假到了,学生们没有零花钱,所以会大规模出二手,导致谷子不值钱了。
寒假的情况会比暑假好一点,毕竟好歹有拜年红包可以拿。
11
@凛栖 告诉我,在谷圈交易一定要警惕一件事:不要踩雷。
他们的雷点一般有:
1、辱华
2、更想和素质好的人交易
3、贴脸
“比如说我喜欢一个角色且拒同担(共同喜欢同一角色/形象的人),但是还有人在明知道我拒同担的情况下一直跟我说他也喜欢这个角色,这就是贴脸。”
至于为什么会拒同担呢?
“可以理解为对自己喜欢角色的占有欲吧。”
中学生有自己的底线。
12
还有个在谷子交易里你一定用得上的黑话:
弧。
弧,指的是上线的频率。
鉴于中学生还没能拥有完全的手机自由,
“周弧”指周末他们才能回消息,“月弧”指他们学校放的是月假。
成年人不回消息,可能是已读不回;
但中学生不回消息,大概率是真的没有读到消息。
而我的一个采访对象,他叫@白灯(课弧)。
嗯,就是下课就能玩手机的意思。
尽管频率不高,但你知道 45 分钟后一定能得到回复。
这就是中学生给的安全感。
13
任何圈子都有鄙视链,谷圈也不例外。
我总结了以下几条:
买日谷(在日本售卖的谷子)的看不起买国谷(在国内售卖的谷子)的;
买官谷(官方授权的谷子)的看不起买同人谷(二次创作衍生的谷子)的;
浓度(指看过动漫的数量)高的看不起浓度低的;
厨力(指热爱和投入的程度,很多情况下被简单理解为吃谷花费的金额)大的看不起厨力小的。
学校有学校的排名,中学生有自己的排名。
14
为了能“吃”上一口,中学生们必须精打细算。
他们比你以为的更会理财。
比你想象的更有毅力。
@小帅 会把自己的奶茶钱省下来吃谷,具体方法就是在想喝奶茶的时候忍下来。
“一周大概喝两次,会忍一次。”
比你认为的更懂长期主义。
@白灯 喜欢玩盲抽,抽出来的谷子被称为“赌博产物”。
“对于那些不想留的 db 产物,我会拿到学校的跳蚤市场去卖,一上午就能卖一两百块钱。”
这在谷圈有个专业名词,叫“回血”。
买了卖,赚了买,收收支支无穷尽也。
也不失为一种生活的乐趣。
15
但是再厉害的中学生,也逃不过量身定制的骗局。
看上去一个比一个清醒精明,遇上二次元同好就成了一群糊涂蛋。
兼职信息要先交会费:骗子。
拼团时要提前交定金:合理。
看到同学发来的陌生链接:他是被盗号了吧?
看到网友发来的“购买”链接:毫不犹豫地点进去。
碰到路边免费送小玩偶的:不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有人“退圈免费送”谷子:速抢,捡到大便宜了。
去年有个新闻,13 岁女孩玩小马宝莉卡被骗了 8 万,而诈骗方也是两个初中生。
杀猪盘、庞氏骗局、郁金香泡沫……你看得懂看不懂的诈骗手段和金融现象,谷圈都有。
在此提醒:交易有风险,吃谷需谨慎。
16
小孩哥、小孩姐们冒着被骗的风险也要花钱,说到底都不过为了一个字:
爱。
钱是爱的证明,谷子是爱的具象化。
他们会给喜欢的角色过生日,还要发朋友圈,把爱昭告天下。
@霜霜
生日蛋糕,不光要有,还要够精美,能充分体现心意。
@紫色月光马戏团 为篁志季庆生
这时候平时买的谷子就派上用场了,一定要全拿出来。
摆一桌。
@猪肠粉
摆一床。
@铭蒂w
摆一屋。
@Qaiyaa
这是钱吗?
不,这是爱。
这是在炫富吗?
不,这是在展示爱。
中学生的爱,历历可数,一目了然。
17
与此同时,我还发现了一个词,叫“厨力焦虑”。
顾名思义,看到别人花钱多了,自己就开始焦虑了。
你肯定会想:这不是攀比吗?
不止,我观察了下,这是一种比攀比更复杂的情绪。
“我吃的谷太少了,我的爱好廉价。”
“我花的钱比别人少,我不是最爱 ta 的那一个。”
“为什么总是无法向 ta 表达我真正的心情呢?”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他们只能拼命吃谷。
“为了买谷我每天都不吃早餐,就想把钱省下来买谷。即使这样,我还是经常半夜睡不着,因为厨力焦虑一直哭。”
18
焦虑着焦虑着就会开始怀疑:
我一开始不是因为喜欢才买的吗?
19
但中学生的反思能力,也比我们想象的强得多。
伴随着这些发言出现的,是一批缓解厨力焦虑的帖子。
他们会开始换位思考:
“我喜欢的角色看到我的厨力焦虑,会怎么开解我?”
他们会拆解焦虑的来源:
“厨力的本质是爱,了解也是一种厨力。”
他们借用大人世界学来的歌词和道理告诉自己:
“我们有的绝不止浪漫,
爱不是展览,何必给谁看。”
“我觉得对一个角色纯粹的爱其实是很难得的。”
“你的烦恼就是爱 ta 的证明。”
“在爱 ta 之前要先好好爱自己。”
中学生们就这么跌跌撞撞,在喜欢的事情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
市场里的商品有三六九等,但喜欢没有。
此刻,他们收获了比谷子和经济学知识更为宝贵的东西。
撰稿:交交
责编:王雪琴
特别鸣谢:大王,君落,凛栖提供的顾问支持
晚祷时刻
通过亲身感受获得的经验
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