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光大绿色环保半年报业绩发布会:营收下降净利回升,首个国补到期生物质项目实现扭亏 光大绿色环保中报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的财报数据
创始人
2025-08-17 12:22:07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过去几年来,随着传统基建市场逐渐饱和,环保行业从增量扩张时代转向存量优化时代。如何适应从建设到运营服务的转变,也成为每一家环保企业难以避免的课题。

8月15日,中国光大绿色环保(1257.HK)披露了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亿港元,同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1.91亿港元,同比增长33%;基本每股收益为0.0923港元,2025年半年度拟每股派息0.028港元。

在15日下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光大绿色环保财务总监曲宁指出,在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减少主要是建造收益较同期下降所致,而净利回升则得益于期内深挖降本潜能,压降财务费用,实现营业成本减少。

光大绿色环保行政总裁梁海东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克服危固废市场总体产废量下降、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挥规模化及精细化管理优势。建立应收账款长效监管机制,非国补类应收账款回款率达到96%,上半年在国家补贴电价未到位的情况下,经营性现金流及自由现金流持续转正。

从建设到运营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收益港元34亿港元,其中建造服务收益同比下降4%,而运营服务收益增长1%,占收益比重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曲宁介绍,公司运营服务收益占比创历史新高,近4年来,建造服务收益由2022年的17%的占比降至目前的1%,金额仅剩4600万港元,主要因为期内的在建项目较去年同期减少;与此同时,运营服务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79%逐步提升到目前的94%。

板块收益方面,生物质处理量减少4.1%的情况下,上网电量较同期增长3%,售汽量较同期增长27.4%,显示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垃圾处理量较同期也增长1%,危固废进场量较同期略微下降2%,主要还是由于单价的下行。各个板块中,生物质综合利用板块收益下降2%,虽然上网电量、垃圾处理量同比增加,但由于在建项目减少影响,收益有所下降;危固废处置板块受到国内市场单价持续下跌影响,收益下降9%;环境修复板块和光伏发电板块分别较同期增长15%和4%,主要是由于环境修复合同订单增长和新增光伏项目投运。

此前,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曾在今年的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向《华夏时报》记者等表示,传统基建市场日趋饱和,2025年生态环境工程类投资占比预计下降至30%以下。随着生态环境项目逐步进入运营期,客户需求从工程交付转向长效精细运营,包括运行维护、在线监测、智能化改造等服务。

面对这一行业趋势,梁海东在未来的业务展望中提到,光大绿色环保未来一方面要巩固现有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的优势,重点布局生物质制气、制糖、制醇等高值化利用项目;另一方面将基于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着力布局一批以光储充、冷热电、氢云碳为核心的“零碳园区+虚拟电厂”项目,统筹全系统内各类生物质及新能源项目的绿电、绿气、绿氢、绿肥资源,持续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打造成为公司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生物质项目转型

在生物质综合利用核心业务上,2025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共有54个运营及完工的项目,在建共2个,生物质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12万吨。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净盈利约6.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原因在于重点发展供热业务,运营服务收益同比上涨,且期内燃料品质提升,运营成本下降,运营毛利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023年3月到期的安徽砀山生物质项目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光大绿色环保董事长朱福刚在电话会议上回答《华夏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砀山项目是光大绿色环保首个国补到期的项目,对于项目到期后是否能继续经营下去,公司也在多方寻求路径。砀山地区产梨,食品加工行业比较发达,因此对供热的需求量比较大。结合这一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公司对项目进行改造,将其原本纯凝的汽轮发电机组改成了供热的发电机组,去年改造完成后开始对外供热。上半年,通过深耕清洁供热市场、筑牢燃料成本优势、挖潜机组效能等攻坚方略,砀山生物质项目形成热电联供的模式,在供气价格和贡献量上都有同步提升,并实现扭亏为盈,走出了一条创新突破路径,为公司生物质板块的转型奠定坚实基础。“这种模式可复制性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我们能够复制这种模式的项目范围也比较广,‘十五五’期间我们会探索更多的途径,来应对国补到期后生物质项目转型的问题。”朱福刚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在主业上开源增收以外,光大绿色环保通过多方举措控制成本,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应对持续下行的市场挑战。例如,在运营方面,针对不同危固废处置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定点帮扶及处置工作,减少低效无效资产带来的发展拖累;深耕管理效能提升,不断降低环保耗材使用量及电费成本;持续巩固“大市场、大客服”机制成效,实施极限降本措施。在财务方面,成功发行国补ABS人民币6.53亿,有效压降境内存量贷款利率水平,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6家企业入围第三届“活力·E...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上海报道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案例新鲜出炉,56家企...
海南省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 2025年8月17日10时,海南省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Ⅳ级警报(蓝色):受南海热带低压的影响,预计今...
看空税,还有一张王牌 看空税,... 原创 刘晓博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在税收方面连出新政,一些措施被老百姓理解为“看空税”。比如今年以来,一...
苏超“十三妹”赢了!笑着笑着泪... 16日晚,常州队在比赛第87分钟打入该队在“苏超”开赛以来的首粒进球。国是直通车 段修健 摄文/段修...
创五年最佳!九成FOF业绩飘红... 凭借对股基尤其医药、科技基金的重仓,公募FOF一改四年业绩困境,创下五年来最好表现。由买债基转为买股...
牛市,应该压大,还是压小? 牛... 敬请您请先阅读特别风险提醒:本文不是推荐您买股票,而是提供一种投资选股思考方式,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直击光大绿色环保半年报业绩发布...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过去几年来,随着传统基建市场逐渐饱和,...
下周,沪指将冲击“十年新高”!... 刚过去的交易周(8月11日至15日),A股保持“慢牛”节奏,主要股指继续向上突破,仅微盘股和红利指数...
汇源内斗白热化:工会与股东会“... 文 | 张佳儒股东大会的决议,工会委员会号召全体职工不要执行,职工到底听谁的?北京汇源的职工,就遇到...
从消费升级到产业跃迁 羊乳市场... 中国商报(记者 彭婷婷 文/图)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追求的日益提升,羊乳市场正经历从产品创新到渠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