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
小白轻松入门~
晚上好呀,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卫星~
今天想和你聊聊一个好用、有意思工具:比例思维。
我们常说,理财是为了过上更理想的生活。很多时候,其实是在不断调整生活中的各种比例:
花钱和存钱的比例,工作和生活的比例,现实和期望的比例……
这些看似简单的「比值」,就是生活给我们的方向盘。
01 你能留下多少钱?
《金钱心理学》里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
累积财富与你的收入或投资报酬无关,但与你的储蓄率息息相关。
储蓄率=(收入-支出)÷ 收入,是我们理财课里的起点公式。
来看个例子:
假设我和果子每月工资一样,都是 1 万元。果子的投资回报率高达 12%,我只有 8%。
但他是个「快乐月光族」,每月买买买不重样,而我能稳定存下 30%。
最后谁存得多?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所以,如果你问我理财从哪开始?不是基金、也不是选股,而是——先把钱留下来。
当你能稳定留下 20% 或 30%,再去决定放进现金池、目标池还是金鹅池,事情就开始变得清晰又有序。
02 你的钱,都花在哪了?
除了「留下钱」,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你的钱,都花在哪了?
这里有一个特别好记的预算法则:50/30/20 法则。
50%:生活必须支出(房租、吃饭、通勤) 30%:想要的快乐(旅行、兴趣、吃顿好的) 20%:投资未来(储蓄和投资)
这个比例不是死板规则,而是一种提醒:每一分钱都该有自己的角色。
预算有时候听起来像是限制,其实本质上,它带来的是自由。
当你知道自己已经为未来存好了钱,就可以更安心地享受当下。
比如你花 1000 元上舞蹈课,听起来有点奢侈,但如果它属于你「想要的 30%」,那它就是值得的。
03 你欠了多少钱?
接下来说一个关键的比例:负债比。
建议的安全线是:
房贷支出 ≤ 收入的 30% 所有债务月还款 ≤ 收入的 40%
这只是通用参考,真正的「安全线」,还包括你的情绪反应。
查理·芒格说过:「聪明人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杠杆。」
这里虽然指的是投资杠杆,但生活里的贷款,也是种心理杠杆。
债务有点像酒:一杯能让生活更轻松,太多就会让你失控。
负债有没有超标,不止看数字,还得看——你晚上能不能睡得踏实。
04 你的时间,用在哪了?
金钱固然重要,但时间一旦流走,可就真的回不来了。
你可以试试这个练习:记录时间 + 评分打分法。比如:
刷短视频:每周 10 小时,3/10 分 见朋友聊天:每周 4 小时,8/10 分 阅读或运动:每周 5 小时,9/10 分
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能不能多花点时间,在让我更有能量的事上?
如果说一份好工作,是你把时间花在喜欢的事上;那好的生活,就是你将大多数时间,花在重要的人和事上。
05 你想过怎样的生活?
最后一个比例,是我最喜欢的:满足感 = 拥有 ÷ 想要
这个公式,藏着生活的本质。
你当然可以追求更好的现实,但别忘了,还有一个变量也能动——「想要」这部分。
满足感,有两种提升方式:
一是做得更多、赚得更多,不满感成了进步的动力;
二是放下执念、降低期望,轻装上阵,反而活得更快乐。
查理·芒格说得特别透彻:
「想要幸福,第一条原则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这一点很容易做到。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一生都会过得很痛苦。」
有追求,也能欣赏当下,这是幸福的高阶版本。
我们这一生要管理的不只有钱,还有时间、情绪、能量,甚至期望本身。
希望你也能用这些比例,慢慢调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
你现在,最想调整哪个比例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们一起调频~
加入简七VIP,提升经济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