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A股铜矿股集体下挫。截至收盘,江西铜业(600362.SH)、洛阳钼业(603993.SH)、铜陵有色(000630.SZ)均跌超4%,北方铜业(000737.SZ)、紫金矿业(601899.SH)分别收跌3.54%、3.38%。
铜矿股异动主要受一则关税消息影响。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例如铜管、铜线、铜棒、铜板和铜管)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例如管件、电缆、连接器和电气元件)普遍征收50%关税。铜输入材料(例如铜矿石、精矿、锍铜、阴极铜和阳极铜)和铜废料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约束。
特朗普将进口量最大的精炼铜排除在关税清单之外的决定出乎市场意料。消息发布当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主力合约(下称“美铜”)单日盘中暴跌超18%至4.63美元/磅,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同日,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主力合约(下称“伦铜”)收跌0.74%至9730美元/吨。美铜与伦铜之间的价差也从一日之前每吨约3500美元缩窄至500美元,溢价从28%大幅回落至5%左右。7月31日,美铜继续下跌,跌幅一度超过20%,回吐4月初以来全部涨幅。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铜消费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4年美国铜消费量约180万吨,其中精炼铜160万吨、废铜20万吨。精炼铜消费中,约一半来自进口。
今年初,特朗普首次暗示可能征收铜关税,导致美铜价格相对全球市场大涨,溢价“虹吸”效应引发铜大量涌入美国抢运潮。7月8日,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铜加征50%关税,税率是市场此前预期的两倍,美铜当日大涨8%并开始缓慢拉升。不过当时美国并未明晰所谓加征关税的铜产品种类。
关于此次关税政策对全球铜产品市场及贸易流向的影响,一德期货首席分析师王伟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关税政策主要是纠偏市场对美铜过高预期导致的溢价,虹吸效应不复存在,市场将按需进口。“今天伦铜、沪铜运行比较平稳,没有跟随美铜大幅下跌,也是这个原因。”
“从供应端看,参考去年进口量,当前美国精炼铜供应严重过剩。”卓创资讯铜行业分析师宋洪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上半年美国精炼铜进口量为86.4万吨,而去年同期仅为35万吨,同比增幅高达147%。因此从美铜基本面现状看,此次新策影响更多是美国国内情况。
虹吸效应消失,全球精炼铜贸易流向会否转向?我的钢铁网认为,若后续美铜与伦铜价差出现倒挂,即美铜价格低于伦铜,则前期美国囤积铜货源将大量转运出来,这将给亚太及欧洲市场带来较大库存压力,但库存转移的前提是二者价差出现倒挂,且足够覆盖转运成本。
王伟伟强调,美国精炼铜进口关税前景并未完全消失,“不是不征,只是会放缓征税节奏。”他提示道,特朗普已要求商务部长拉特尼克(Howard Lutnick)于2026年6月前递交关于美国铜市场的新评估报告,届时将考虑从2027年起对精炼铜征收15%进口关税,2028年提高至30%,美国未来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美铜在政策影响下急涨急跌,不利于企业风险管理。”王伟伟建议,企业保值市场和工具需要尽量规避美铜市场,该市场受地缘政治与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日趋严重,而非受正常经济与供需影响。
另外,新关税政策对中国铜产品出口而言,行业认为影响不大。宋洪潇表示,2024年美国铜材进口总量57.8万吨,主要品种为此次被加征50%进口关税的铜线、铜管、铜板带、铜棒等产品,其主要进口国为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周边国家,中国在其中仅占比5.2%(3万吨),因此对中国铜下游产业影响相对有限。